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学会定义自己的人生

學會定義自己的人生

1

大二那年,為了雜誌的新年特刊,我採訪過一個伯伯。 他是做金融的,我們聊得很投緣,於是一直保持著很好的朋友關係。

有一次我到伯伯家裡吃飯,恰好碰到他的侄子來看他。 他侄子的皮膚黝黑,但個子很高,笑起來的時候露一圈白牙。 我看過那麼多人的笑容,但只有他的笑容,讓人感受到由內而外的自信。

伯伯給我們相互介紹,我得知對方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專欄作者。

“那些雜誌上的照片就是你們拍的?”我驚訝地問他。

他點點頭表示肯定,然後從包裡拿出幾張照片送給伯伯:“這是這趟出去拍得比較滿意的幾張。

我湊過腦袋去看。 伯伯看得出我眼神裡的喜歡,挑了一張茶卡鹽湖的照片送給我,隨後他請我到另一個房間裡參觀。 那是一個很小的屋子,但推開門的那一刻我驚呆了,小房間的四面牆上貼滿了照片,各種人物、各種風景,我站在中間,仰著頭目不轉睛地看,好像置身於全世界一樣。

伯伯拿來膠水,把他侄子新帶來的照片找了個空隙一一貼上。 我看著滿屋子的照片問伯伯:“這些都是他拍的嗎?”我邊說著,一邊用手指了指站在我們旁邊的伯伯的侄子。

“一部分是,還有一部分是我女兒和另一個侄子拍的。 ”伯伯彎著腰很認真地將照片貼好,然後站在我身邊講關於這些照片的故事,語氣裡透著自豪。

2

伯伯的女兒現在是一名大學的哲學老師,從她上大學的時候開始,伯伯就讓她每年假期先去玩一個地方再回青島。 伯伯說,只有出去見世面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放心,但伯伯知道很多時候必須把女兒推出去,如果給孩子太多的牽掛,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伯伯的女兒玩了許多地方後,回家突然對伯伯說,自己想轉專業,學哲學,因為她見了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突然意識到只有內心的平靜才是所有人永恆追求的目標,她想追求來自知識的滋養和力量,也想花更多的心力讓自己踩在穩定而堅實的土地上。

伯伯的女兒從小喜愛畫畫,大學就讀的是建築學,女兒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伯伯也曾不解,因為在伯伯看來,哲學似乎不怎麼利於今後的發展。

伯伯像朋友一樣對女兒說出了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見解,但最後的決定權,伯伯交由女兒,他不會干涉。

伯伯告訴我,他養女兒就一個觀點—放養,沒有限制。 從小她喜歡畫畫,就去畫好了;後來她喜歡哲學,就去讀好了,就憑她自己的愛好去培養。

他們家裡人對小孩的教育都是這樣的,所以才會三個後輩裡,一個是大學哲學老師,一個是央視記者,一個是《中國國家地理》專欄作者,任何一個頭銜都會讓他人露出豔羨的目光我順帶問了一句:“你們都是怎麼培養的啊?”

“永遠都不要對孩子刻意要求什麼,那樣就限制了他們的思維,而是要讓他們自由發展。

伯伯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和他侄子在一旁細細地聽,我偷偷觀察他侄子的目光,看到他的眼中對伯伯滿是尊重和感恩。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這樣的放養觀念,讓小輩們都在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小輩們有所成就,同長輩的關係融洽親密。

這樣看來,往往很多家庭矛盾和悲劇都是因為父母干涉太多,以愛的名義去捆綁和束縛彼此。

3

“你父母對你也是放養吧?我覺得你和我女兒挺像的,思維活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感覺也是從小沒有被限制很多的孩子。 ”伯伯突然把話題扯到我的身上,我一時錯愕,反應過來後才笑著點了點頭。

我想起我的母親在我一、二年級代表家長講話的時候,特別犯愁,老師讓母親講講她的教育經驗,她講不出來,因為她對我是接近放養的範疇,無非就是我想聽故事的時候給我講幾個故事,我想畫畫的時候陪我畫畫,我學習的時候給我出幾套卷子。

母親從來都沒有刻意地去做過什麼,她說看到孩子快樂的笑,應該是作為父母最幸福的時刻。 我的父母,他們對我唯的期待就是我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關於其他的,他們從未給過我任何壓力。

所以小的時候,我只要完成了作業就可以隨便玩,和其他小夥伴在外面玩過家家,和鄰居一起玩手柄遊戲,和同學一起跳皮筋,母親從來沒有限制過我任何玩耍的時間。 相反,她總是很熱情地邀請我的同學到家裡來做客,她說週末就是應該用來玩耍的。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的童年很快樂。

但父母對我真的是百分之百放養嗎?其實又不是。

父母給我養成的是良好的作息習慣,母親告訴我:“很多小孩子都是白天睡覺,晚上玩耍,但長此以往哪行啊?我就白天讓你使勁兒玩,你晚上困了,自然就睡了。”

所以我從小時候就晚上很早睡覺,早晨很早起床,這樣的作息更利於我的學習和生活。一直到現在,我也必須保證午睡,並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堅決不會熬夜。

父母讓我養成了自覺的習慣,他們不限制我的玩耍,但有個條件是,我必須完成當日的課業才能夠玩耍。養成這樣的認知,讓我從小就知道應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也讓我明白學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玩的時候就應該徹底放鬆,這才是真正的勞逸結合。

父母還給我做了好榜樣,我學習的時候,他們也不玩,父親一般看看書、練練毛筆字,母親一般是做家務,縫縫補補之類的。他們這樣的舉動讓我覺得我們都是平等的,也能讓我更安下心來去學習。等我寫完作業,我們三個人再一起看電視,或者打牌。

父母對我的教育還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我覺得這些都對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首先教會我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讓我養成很多好的習慣:其次還教會我該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讓我學會自己去選擇、去解決。

4

我有許多同學從小就羡慕我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有很多家長也羡慕我父母有我這麼聽話的小孩。其實,並不是我們其中一方的角色扮演有多好,這個過程是相互的,我們願意為了成為更好的我們,一同去努力。

就像假如我的父母也逼迫我去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情,我也會反抗;反之,如果我做了觸犯道德底線的事情,我的父母定也會大發雷霆。但我們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溝通交流後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每個小孩的出生都是一張潔白的紙,是父母在上面寫下了第一個字,而我們後來遇到的染缸奠定了我們一生的顏色。

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我覺得我的父母和伯伯的教育方式是讓我們最舒服的,我們像一顆種子,父母負責種下我們,負責給我們澆水施肥,看我們漸漸長大,但當這顆種子的根能夠自己吸收土地裡的營養時,父母就該停止施肥了,從此,開枝散葉是我們應該獨自完成的事情。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我們何為堅毅和善良,何為體諒和分擔,何為溝通和分享,何為尊重和謙讓,而不需要教我們何為悲傷和快樂,何為喜歡和厭惡,何為適合和舒適。對事物的這些感受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就算身為父母,也不能同我們感同身受。父母喜歡的不一定就是我們喜歡的,父母期望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所期望的,父母想要的一生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情緒化的東西還是由我們自己來定義吧。

只要這顆種子的根基夠穩,又何必擔心它之後的成長。

這是我對放養的認知,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而孩子需要自己選擇之後的人生。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的童年很快樂。

但父母對我真的是百分之百放養嗎?其實又不是。

父母給我養成的是良好的作息習慣,母親告訴我:“很多小孩子都是白天睡覺,晚上玩耍,但長此以往哪行啊?我就白天讓你使勁兒玩,你晚上困了,自然就睡了。”

所以我從小時候就晚上很早睡覺,早晨很早起床,這樣的作息更利於我的學習和生活。一直到現在,我也必須保證午睡,並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堅決不會熬夜。

父母讓我養成了自覺的習慣,他們不限制我的玩耍,但有個條件是,我必須完成當日的課業才能夠玩耍。養成這樣的認知,讓我從小就知道應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也讓我明白學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玩的時候就應該徹底放鬆,這才是真正的勞逸結合。

父母還給我做了好榜樣,我學習的時候,他們也不玩,父親一般看看書、練練毛筆字,母親一般是做家務,縫縫補補之類的。他們這樣的舉動讓我覺得我們都是平等的,也能讓我更安下心來去學習。等我寫完作業,我們三個人再一起看電視,或者打牌。

父母對我的教育還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我覺得這些都對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首先教會我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讓我養成很多好的習慣:其次還教會我該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讓我學會自己去選擇、去解決。

4

我有許多同學從小就羡慕我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有很多家長也羡慕我父母有我這麼聽話的小孩。其實,並不是我們其中一方的角色扮演有多好,這個過程是相互的,我們願意為了成為更好的我們,一同去努力。

就像假如我的父母也逼迫我去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情,我也會反抗;反之,如果我做了觸犯道德底線的事情,我的父母定也會大發雷霆。但我們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溝通交流後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每個小孩的出生都是一張潔白的紙,是父母在上面寫下了第一個字,而我們後來遇到的染缸奠定了我們一生的顏色。

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我覺得我的父母和伯伯的教育方式是讓我們最舒服的,我們像一顆種子,父母負責種下我們,負責給我們澆水施肥,看我們漸漸長大,但當這顆種子的根能夠自己吸收土地裡的營養時,父母就該停止施肥了,從此,開枝散葉是我們應該獨自完成的事情。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我們何為堅毅和善良,何為體諒和分擔,何為溝通和分享,何為尊重和謙讓,而不需要教我們何為悲傷和快樂,何為喜歡和厭惡,何為適合和舒適。對事物的這些感受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就算身為父母,也不能同我們感同身受。父母喜歡的不一定就是我們喜歡的,父母期望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所期望的,父母想要的一生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情緒化的東西還是由我們自己來定義吧。

只要這顆種子的根基夠穩,又何必擔心它之後的成長。

這是我對放養的認知,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而孩子需要自己選擇之後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