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何让孩子减少批判的内在声音

如何讓孩子減少批判的內在聲音

場景一:

“這件衣服怎麼樣?”

“不行,不行。 你腿太粗了,不能穿這麼短的裙子。 ”

“那這件吧,可以遮住腿。 ”

“嗯,勉強吧。 你真是太胖了,好醜。 ”

“還好沒扔掉這條裙子,今晚就穿這件吧。 ”

“天哪,你脖子上怎麼這麼多皺紋,醜死了!戴條圍巾裹起來吧。 你為什麼沒生活在阿拉伯,這樣你就可以把全身遮住,不被別人看見。 ”

場景二:

“他為什麼會愛上那個女人?”

“因為你老了,男人都喜歡年輕的女人。 ”

“我們在一起那麼多年,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他怎麼能那麼狠心?”

“他根本就不喜歡那兩個孩子,他嫌她們不夠聰明,和你一樣。

“可我還愛他。 ”

“他早就不愛你了!你配不上他,你沒吸引力了!沒人會愛你!”

場景三:

“我又說傻話了!天哪,我怎麼會在會議上說那種話?”

“我就知道你會把事情搞砸,你一直都是這樣的!”

“我真的準備了很久,怎麼還是搞成這樣?”

“你覺得你能做成什麼事情嗎?就憑你?”

場景四:

“我放棄了這個機會,最近太累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 ”

“累?哈哈,別開玩笑了。 承認吧,你知道自己沒這個能力!你怕別人看出來,你就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

場景五:

“他身邊沒人,或許我該主動和他打個招呼?”

“算了吧,別丟人現眼了。 ”

“很難碰到這樣的機會了。 ”

“打完招呼說什麼?傻乎乎地站在那裡嗎?別人看見了會說你什麼?巴結領導……”

如果有人對你說這些話,你是不是覺得很刺耳、很傷自尊?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總是這樣和你對話,你大概早就和他斷絕關係了。

但是,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這樣一個人,會是誰呢?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上面幾個場景中的對話,都發生在一個人的頭腦中,這樣的對話,被稱為“批判的內在聲音”。

批判的內在聲音其實是內在的一種自我對抗,是人格中的自我防禦。 這種聲音總是由一些負面的想法、信念和態度組成,它反對人們的興趣,阻礙人朝著新的領域發展,最重要的是,它會降低人的自尊感。 嚴重的時候,它還會引發自我挫敗和自我毀滅的行為。 這種充滿敵意的、批判性的聲音還會引起當事人對他人的負面感覺,讓他們對別人更加挑剔和憤怒,也會讓當事人對生活和這個世界更加悲觀。

·批判的內在聲音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 生命早期接觸到的態度、信念和行為方式,可能會變成一種內在對話,影響著人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這些早期的態度、信念和行為大多來源於我們的原生家庭,還有一些來源於老師和同齡夥伴。

在父母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到愛、接納和關懷,他的自我就會被這種正面的情感所滋養,從而對自己產生良好的感覺。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承受著外界的苛責與批判,他人格中的消極一面就會得到滋養,不斷壯大,這一面被稱為“反自我”。

早期經歷中那些被外界拒絕和傷害的經歷,會影響孩子剛剛萌芽的自我感知,並漸漸影響他對其他人和世界的看法。 這個“反自我”將出現自己的聲音,在一個人的頭腦中和他展開對話。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批判的內在聲音的形成

在孩子能完全獨立生活之前,他們必須依靠父母才能生存,因此他們會和父母的情緒高度同頻。 他們會受到父母情緒和自我價值感極大的影響。

幾乎每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都是愛恨交加的,並且會將這種情感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當父母對自己感覺好的時候,這種積極的感受會延伸到孩子身上。 父母和孩子能夠一起進行各種活動,彼此連接,孩子能從父母那裡獲得積極的能量,這些能量能夠增強他的自信心。

當父母頭腦中較少有批判的內在聲音時,他們也會較少受到外界的干擾,沒有過度的憂慮,從而能夠更好地給予孩子全然的關注,無私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相反,如果父母對自己感覺消極、負面,他們也很容易將這種感覺延伸到孩子身上。 父母對自己心懷負面想法,可能會導致撫養上的拒絕、忽視和敵意。 他們會像批判自己一樣批判孩子,他們的低自尊感也會給孩子樹立消極的榜樣。 低自尊感的父母很難培養出高自尊感的孩子,但他們卻可能對孩子心存極高的期待,而這種期待很可能是他們曾經沒有實現的目標。

有些孩子總在成長過程中聽到父母這樣的責怪—你為什麼這麼懶你能不能有點兒什麼事情是做對了的?你讓我很崩潰!你怎麼不能在學校表現好點兒?你就不能和好孩子做朋友嗎?……

當孩子將這些負面態度融入自我覺察中時,他們就會發展出苛責的內在聲音—你很笨,你很煩人,你不夠好,你不會成功,沒人喜歡你,等等。當孩子長大以後,通常會呈現出父母的消極自我感覺,時常進行自我攻擊。

如果家長將自己的孩子看成累贅,或者總認為孩子不夠好,這種態度就會被內化進孩子的自尊感中,和其他一些影響因素(比如事故、疾病、焦慮等)一起作用,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內在聲音。批判的內在聲音就像一個內化的父母,提醒著他們的缺點,警告他們別採取某些行動,指示他們如何觀察這個世界。父母對孩子那些傷人的態度、偏見以及不合理的期待,都是形成這些自我攻擊的基礎。

·怎樣可以減少孩子批判的內在聲音

沒有父母是完美的,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必然會受到父母優點和缺點的雙重影響。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吸收父母情緒最多的人,如果父母總是感到備受壓力或者煩躁不安,孩子也很難放鬆下來。如果父母情緒穩定,總能保持鎮定,孩子就會感覺到安全、平靜,對父母充滿信任。

所以,父母內在的平衡才是對孩子撫養品質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頭腦裡總是充斥著批判的內在聲音,這種聲音就會影響他的生活,影響他對孩子的撫養,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會將父母看成自己的榜樣。如果父母心裡總是出現“我不夠好”“我不配”“人人都不喜歡我”之類的自我評價,這種聲音對父母的影響最終也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所以,撫養孩子的關鍵是,父母要足夠瞭解自己,減少心中那些批判的內在聲音。當一個人內心平衡、情緒穩定,有足夠的自尊感,就更容易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自尊感足夠的人。

當孩子將這些負面態度融入自我覺察中時,他們就會發展出苛責的內在聲音—你很笨,你很煩人,你不夠好,你不會成功,沒人喜歡你,等等。當孩子長大以後,通常會呈現出父母的消極自我感覺,時常進行自我攻擊。

如果家長將自己的孩子看成累贅,或者總認為孩子不夠好,這種態度就會被內化進孩子的自尊感中,和其他一些影響因素(比如事故、疾病、焦慮等)一起作用,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內在聲音。批判的內在聲音就像一個內化的父母,提醒著他們的缺點,警告他們別採取某些行動,指示他們如何觀察這個世界。父母對孩子那些傷人的態度、偏見以及不合理的期待,都是形成這些自我攻擊的基礎。

·怎樣可以減少孩子批判的內在聲音

沒有父母是完美的,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必然會受到父母優點和缺點的雙重影響。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吸收父母情緒最多的人,如果父母總是感到備受壓力或者煩躁不安,孩子也很難放鬆下來。如果父母情緒穩定,總能保持鎮定,孩子就會感覺到安全、平靜,對父母充滿信任。

所以,父母內在的平衡才是對孩子撫養品質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頭腦裡總是充斥著批判的內在聲音,這種聲音就會影響他的生活,影響他對孩子的撫養,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會將父母看成自己的榜樣。如果父母心裡總是出現“我不夠好”“我不配”“人人都不喜歡我”之類的自我評價,這種聲音對父母的影響最終也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所以,撫養孩子的關鍵是,父母要足夠瞭解自己,減少心中那些批判的內在聲音。當一個人內心平衡、情緒穩定,有足夠的自尊感,就更容易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自尊感足夠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