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过分赞美的样子并不好看.jpg

你過分讚美的樣子並不好看

心理學家將此歸因於諂媚效應,即人們通常會願意相信讓自己看起來充滿正能量的事情。 在我們與人們打交道的過程中,無論是共事,還是吃飯、聊天,比起消極的人,我們更願意和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這也是由於諂媚效應。

所謂正能量,除了自己要努力拼搏,也包括不吝於對他人讚美。 讚美,是對一個人的鼓勵與期望,可以使一個脆弱的夢想在即將毀滅的瞬間重新獲得飛翔的能量。 有時候,我們清醒地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完美,卻仍然可以因為一句讚美的話而開心不已。

每當這種時候,我總願意相信,如果這個世界上當真存在守護者,那麼守護者一定是懂得讚美的人。

可惜,時光奔流,人來人往,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懂得讚美的人卻不多。

同事A膚白貌美且有大長腿,根據“好看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的定理,她在公司人緣也很好。 但是,她並沒有一個可以敞開心扉痛快說話的朋友。

究其原因,我想大概就是因為她不懂得讚美吧—不是吝嗇讚美,而是過分讚美。 她讚美人的時候,既有《甄嬛傳》裡祺嬪對皇后百般討好的模樣,也有母親和鄰居誇讚自己家孩子時的表情,一點也不好看。

對於這樣的讚美,大家心知肚明,並不說破。 然而,有時她的讚美實在令人覺得難堪。

同事B歎息,說甲方讓她改專案策劃方案,這已經是第N版了,她故作吃驚,說開會的時候,你做的方案闡述很好呀!根本就用不著修改。 然而專案組的同事都清清楚楚地記得,當時的方案闡述是臨時抱佛腳的成果,紕漏實在是多。

同事C設計了一版宣傳海報,發給大家看,請大家提出修改建議。 有人說顏色太顯眼,logo看上去不那麼醒目,有人說風格不適合甲方的品牌定位,A看了看,說,“哎呀!簡直太棒了”。 我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接話—A自己本身也是設計出身,她不會看不出這一版的紕漏,更何況,前幾天她剛剛吐槽C的設計風格太花哨。

我們當然願意相信A是出於好意,她想以讚美的方式去鼓勵每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但是,如果一個人有好意,就應當不要讓這份好意被浪費,甚至於被他人曲解,否則再多的好意也是白搭。

一個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的小姑娘,總是低著頭走在路上。 天,她鼓起勇氣到商場去買了一個蝴蝶結髮夾。 導購幫她梳好頭髮,別上新買的蝴蝶結髮夾,說“你的頭髮又長又柔順,戴上這款髮夾可真好看”。 小姑娘大吃一驚,很高興,這是她從小到大第一次聽到有人誇她好看。

小朋友總是樂於炫耀自己,希望得到更多的誇獎。 從商場回家的路上,小姑娘抬起頭蹦蹦跳跳,試圖吸引路人的注意。 回到家,她連忙跑到媽媽面前,讓媽媽看她有沒有什麼變化。 媽媽仔細看了看,並沒有發現什麼。 她有一點著急,讓媽媽再仔細看看,還把媽媽拉到了鏡子前。

媽媽看了看鏡子裡的女兒,又看了看站在她面前的女兒,仍然沒有發現什麼變化。 小姑娘沮喪地說“我剛剛到商場買了一個蝴蝶結髮夾啊!導購阿姨給我別在頭髮上了,她還說好看。 我一路蹦蹦跳跳地回了家,覺得路人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呢!”媽媽看了看女兒的頭髮,和平常並沒有什麼區別。 她想,大概是女兒回家的時候太開心,蝴蝶結被甩掉了,便說:“是啊,媽媽沒有發現,今天你比平常更漂亮了呢!”小姑娘心裡歡喜,笑著去摸頭髮,想把蝴蝶結取下來給媽媽戴上卻發現蝴蝶結已經不在自己的頭上了。

結果可想而知,小姑娘傷心地哭了很久。 你看,過分的讚美比欺騙更讓人難過。 然而,更讓我覺得難過的是,很多時候,人們可以分辨出哪句話是過度的讚美,哪句話是由衷的讚美,但為了融入到某個團隊或者環境中,不得不去對不值得讚美的人和事情說那些自己都險些信以為真的恭維話。

從諂媚效應來看,讚美的確可以拉近我們與一個人的距離。 由衷誇讚一個人的時候,人類的語言仿佛成了靈丹妙藥,讓人們感受到來自另一個人心中的正能量,從而重新鼓起勇氣或者更加有信心面對以後的生活,還可以迅速拉近兩個人的距離。

這個世界已經足夠喧嘩,只有當我們安靜下來,才會懂得讚美應當怎樣說出口。 讚美不是阿諛奉承、不是過度吹捧,更不是我們放低姿態假意對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示好的方式。 對喜歡的人說讚美的話,是女性展現自身修養的美麗途徑,對不值得稱讚的人說讚美的話,則會讓女性十分難堪,失去應有的體面與尊嚴。

無須用力讚美,我們如此努力地適應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去稱頌,而是為了被愛、被厚待。

無須用力讚美,我們如此努力地適應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去稱頌,而是為了被愛、被厚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