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jpg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幸福是人們樂於談論的話題。 雖然每個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

亞里斯多德說過,幸福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人類生存的終極目標。 對幸福的追求,超越了種族和地域的限制。 幸福是什麼?沒有絕對的定義,它是一種感覺,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質的東西。

有人說“成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現在人們都非常渴望功成名就,書店裡成功學的書籍放在顯著位置,且持續保持熱銷。 成功可以帶來財富、榮譽、尊重等,但不一定帶來幸福。 成功是客觀的,幸福是主觀的。

成功的人往往看上去志得意滿,得意洋洋,但是否幸福,外人是看不出來的。

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一個幸福的公式,即:幸福指數=先天遺傳素質+後天的環境+可控制的心理力量。 幸福指數是指你的較為穩定的幸福感。 公式的前兩項都是個人難以掌控的,你唯有控制自己的心理變數,這個變數就看你能否改變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

幸福就是我們生命存在的理由。 為什麼要接受高等教育,擁有寬敞的居住空間,知心的伴侶,成功的事業,核心就是尋找幸福。 成功只是把幸福的指標做了簡單的物化和量化。

楊瀾提出了自己的幸福公式:幸福=獲得-期待;當下快樂+未來快樂=幸福。 她給出了這樣的解答:當你的期待無限制擴大,獲得有限時,就會失去幸福。

一個幸福的人,既不會不顧當下的感受,也不能完全沒有未來的方向,這是一種有機結合。

著名作家畢淑敏也有自己獨特的幸福理論。 她認為,中國人對待幸福的態度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飲鴆止渴型,比如毒癮、網癮、腐敗等。 第二種是黃連團子型。 用黃連磨成粉當作皮,把一個美好的理想當成餡包起來。 持這種觀點的人終日奔波勞碌,圖的將來有一天苦盡甘來。 第三種是餿餡餅型。 就是皮和餡都壞了還要吃。 這種人最消極,對生命採取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心中沒有熱情和希望。 第四種有個好聽的名字—幸福的包子。 包子皮是當下的歡快,包子餡相當於長遠的理想。 比較這四種類型,人們一定都願意選擇那薄皮大餡,味道鮮美,冒著熱氣的包子—活在當下,眺望未來。

而現實是當今社會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物質豐盛卻精神迷茫的時代,很多人看似什麼都有了,卻並不快樂,不幸福。

每個人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而不是由他人決定幸福的綱領和步驟。 這是我們人生的終極功課,可惜很多人都陷入原始本能的圈子裡,為生活所淹沒。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它是衡量生命品質的標準,是人生最終的業績。 追求幸福的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 追求幸福最大的障礙,其實是來自內心。 如果生命常消耗在瑣碎之事上,以為自己和幸福絕緣,是一種自我貶低。 幸福就在門外,就看你是否願意推開門。

幸福生活的精髓,就是你在瞭解了幸福的真相之後,如何構建自己的幸福體系。

這個幸福體系只有自己才能建立。 建立前提是客觀認識自我,不高看也不低估。 接受完整的自我,相信自己、愛自己。 有意義的快樂,就是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