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经典影片top9:《雪国列车》无缘前五,第一名当之无愧

在電影的長河當中, 涌現出了無數偉大的導演,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希區柯克, 黑澤明, 以及李安等等,

而隨著時間的車輪滾滾, 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其中,

而由于每一個導演成長環境的不同, 拍攝的作品自帶自己的個人特點,

大家熟悉的馮小剛的馮氏幽默, 張藝謀的大膽配色以及陳凱歌的瑰麗想象。

而在我們的鄰國, 韓國電影也有自己獨特的色調, 除了細膩的情感, 還有一系列利用光影的技術揭露社會現實的精品佳作,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的經典作品。

top9:《玉子》

今年還沒有哪部電影像《玉子》這樣,

在和觀眾見面之前, 就經歷了如此多的爭論和波折。

這部奉俊昊用以“再闖好萊塢”的新片, 由網絡電視巨頭Netflix投資5000萬美元制作, 先是5月份參加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然后6月28日在網絡平臺首播。

這首先在戛納受到了法國院線的抵制 , 因為法國影院放映的電影, 三年之內不得在網絡平臺播放。 而戛納參賽的條件之一, 就是影片必須在法國影院上映過。

這部電影有著奉俊昊目前為止獲得到的最好的拍攝資源。

奉俊昊曾經以沉穩、內斂甚至娟秀的電影風格立于國際影壇, 他影片中濃郁的韓國風情、清晰的時代感和獨特的世界觀表達, 一直是我們喜愛他的重要原因。

一個十幾歲的少女美子和一只神秘的巨大動物“玉子”在江原道山谷一起長大,

在玉子突然消失后, 美子踏上了尋找玉子的征途, 并被卷入了一場陰謀中, 經過重重磨難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中。

“轉基因”這個極富爭議的話題被奉俊昊以一頭豬的樣貌提交到公眾的面前,

它不僅是一頭六噸重的超級豬, 還是一個結合了河馬、豬、狗元素的神秘生物, 是一只靦腆內向的動物。

雖然“玉子”的銀幕形象是由CG制作出來的, 但其呈現給觀眾的視覺效果卻相當逼真。

同時, 影片通過現代化都市和江原道自然風景的強烈對比, 突顯出了現代社會中生態環境、物種的缺失, 讓人感到沉重、壓抑, 但這又并不影響影片整體明快的節奏, 導演的功力可見一斑。

top8:《三人三色》

中日韓三個短片, 要說最有畫面感的, 最像攝影作品的, 就數中國老余的這一部了!

故事卻最差, 科幻不象, 劇情不象。 老余不愧是搞攝影的, 跟了賈樟柯那么久, 故事還是要像老賈學學。

石井的這一部, 內容冗長言不由衷, 中心思想過于晦澀, 除了田園、海洋這些外景吸引了我, 這是拍過《夢幻銀河》的導演嗎?

形式和內容最貼切, 而且故事性強的還是韓國奉俊昊這一部。

用監控的視角敘述犯罪的過程可謂新穎, 犯罪確是惹事兒的方式, 當然攔路搶劫更為簡單。

在一個特定的劇情下, 國人的想象能力總感覺有局限, 如果把歌廳、外邦人以及沖突結合的好, 很有可能是個非常棒的故事。

人總有失落的時候, 也許一次旅行,

一次邂逅, 一次生離死別就能讓人大徹大悟,

片尾, 恢復了神志的女演員重新開始接演電影, 在自己花臺上, 她撫摸著花那沾滿泥土的根須,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 就在她那奇妙心靈經歷之時。

這手是女演員的還是神秘女孩的?她最終擺脫分裂了嗎?

top7:《漢江怪物》

同樣是描寫災難片, 歐美電影有《2012》,

但是對于在韓國土生土長的導演, 在奉俊昊的鏡頭下面, 更多的就是細節描寫,

怪物只是一條引線, 是為了串起韓國政府的無能與不作為,

為了描述一家人為了求出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

宋康昊與奉俊昊的關系可能就相當于中國的梁朝偉與王家衛吧,

演員與導演相輔相成, 到了片場很多時候不需要溝通拍出來的效果就是兩個人的共同期望。

而不同于大家都喜歡的大團圓的結局,

基本上影史上面的經典影片都有一個讓觀眾扼腕嘆息的結局,

因為長大成人時候的觀眾都知道電影源于生活, 但是生活遠比電影更加殘忍。

大場面的場景是很難打動人心的, 你看好萊塢對于大場面的掌握可以說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但是一到感情戲基本上都是細節處理,

因為導演很清楚對于觀眾來說, 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更容易打動人,

會讓更多的觀眾產生共情的情緒。

奉俊昊的成功之處在于, 把一個融入于生化災難的主題表達得很有藝術性和社會性, 令人深省。

韓國人可以知道, 低效無能的政府往往無法令人信任, 而靠個人的努力面對越加荒誕的社會, 也只能是一種無奈和絕望。

就像里面一句臺詞:“生活就像大便,有時努力了很久,卻只是一個屁”。

top6:《雪國列車》

雖然看起來《雪國列車》無疑是奉俊昊傳播最為廣泛的一部電影,

但是在國際舞臺上面,之前積攢下來的奉俊昊的才華橫溢的理論,在這一部電影之后似乎有一些減弱的趨勢,

因為這一部電影在大場面制作上面比不過好萊塢的大片,在創意上面對于地球末日的題材幾乎都已經拍爛了,

可能奉俊昊的優勢就是善于講故事,把平淡的故事講得引人入勝。

就像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對于姜文本人嗤之以鼻的《讓子彈飛》卻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在影迷的心目中,《雪國列車》是奉俊昊的一部非常不錯的代表作。

奉俊昊與漫畫的緣分并非是從《雪國列車》開始的。

延世大學上學期間他就時常在校報上發表諷刺漫畫。

2001年帶著電影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參加溫哥華電影節時,他收到了著名的亞洲電影研究專家托尼·雷恩斯的禮物,這是一本由阿蘭·摩爾創作的描述連環兇手開膛手杰克的漫畫《來自地獄》,這部作品直接影響了奉俊昊《殺人回憶》的構思。

而在首爾大學路一家漫畫店里翻到這本《雪國列車》之后,奉俊昊給他的好友樸贊郁打去了電話,后者以制片人的身份出面買下了漫畫的改編權。

經過8年的醞釀和精心打造之后,這輛雪國列車終于落成,并將于2014年3月份駛到中國觀眾的面前。

top5:《綁架門口狗》

我其實更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譯名——《更高級的動物》,看過片子之后再來回想,這個名字本身就引人發笑,也和本片黑色幽默的喜劇風格更搭。

話雖是這樣說,但《綁架門口狗》并不僅僅只是是一部單純的喜劇電影,本片借助喜劇的外殼,講述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又猶有所感的故事。

同奉俊昊的另一部片子《殺人回憶》相比,本片不論是從題材還是表現手法來講都要輕松的多。

如果說《殺人回憶》帶給觀者的思索是一種鈍痛,那《綁架門口狗》則更像是綿里藏刀的類型,笑過之后才發現,笑聲背后其實隱藏著很多東西。

他像一部社會情景劇,人和狗就是舞臺上的主角。

奉俊昊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也是現今亞洲導演中少有的將商業和藝術融合的非常好的一位。

該片是奉俊昊的長篇電影處女作。雖然是第一部作品,但影片的鏡頭語言非常嫻熟,信息的交代和節奏都很準確到位。

影片反映出社會規則對于年輕人個體的擠壓,電影展現出荒誕感和人在精神壓力中的掙扎,帶給觀眾思考。

可以看出奉俊昊對于韓國社會現狀有著很敏感的把握。

熟悉他的影友可能非常了解他的《漢江怪物》和《殺人回憶》,不過奉俊昊對于敘事的掌控能力從第一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以“狗”為外衣,訴說的卻是“人”的故事,以個體對抗社會,從國片《卡拉是條狗》到奉俊昊《綁架門口狗》,從劇情設置到觀影感受,無疑更愛后者一些!

top4:《東京》

《Tokyo!》是一部讓人看了會眼前一亮的電影,很多奇妙的想法,

三個導演把對東京的感覺和印象分別以三個故事表現出來,

很多看過的人會講,很難看出這三個故事彼此之間有多大的聯系,其實這部片子應從宏觀來看,就像要用廣角鏡來拍一幅有很大場景的片子一樣,對事物對城市對住在里面的人來講,認識可以是很多方面的,眾多紛雜的角度只能選擇幾種去表現,這本身就具有局限性。

這樣一部電影,奇妙想法背后是引人深思的日本現實,以及更多我們個人生活的折射,

不需要美國勵志影片的明朗和積極向上,也不需要一些其他文藝片頹靡的暗示,這是些很有靈光的小故事,真實而又荒誕,奇異,詭異,干凈,很享受的思維模式后面是我們不得不要正視面對的現實。

同樣是以城市為背景和主題的命題作文電影,短篇電影集《東京!》比起在全球知名大熱的“城市之愛系列”來說,要顯得獨特另類很多。

城市本身的魅力被削弱表現,城市下人群的生活狀態被放大,不僅僅表現情感,更多的表現出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米歇爾·岡瑞、萊奧·卡拉克斯、奉俊昊,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韓國人眼中的東京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如果說,“城市之愛系列”這個命題作文的框框條條還太多,那么短篇電影集《東京!》則完全沒有任何限制了,這三個導演(以米歇爾·岡瑞為首的,大多活躍在獨立電影界)都是不可小看的牛人呢,在他們看來,東京只是一個特定的地點,拍一個獨特另類的故事才是王道。

top3:《潮流自殺》

一些觀眾對于奉俊昊比較熟悉,看這一部電影的名字就已經很感興趣了,

2000年的張秋連,徘徊在漢江大橋邊往橋下看,街邊的監控拍下了這幕。

2002年,小張在努力工作,作為一個粘合劑的推銷員,卻在地鐵的廁所表演。之后又被保安人員轟出去了。

空間的勾連,用并置的監視器完成。

無家可歸的小張在路邊撿剩菜剩飯吃,路過一個人掉了一把刀,這把刀開啟了小張的邪念,也預示了之后小張的結局。

先從搶錢開始,搶劫、打人,本想搶銀行卻莫名其妙被銀行表彰,卻在取錢的時候再次搶劫殺了人。

人一旦起妄念,路西法效應就緊隨而來。

監視器視角,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視角?

它是一個物性的視角,告訴觀看者這是個“記錄”,是“真實發生”的。

單一角度,沒有了美化,甚至人物變形,因為美感的缺席,真實感增加。

這也是奉俊昊在《潮流自殺》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人物的“表演性”會從自身瓦解“監視器視角”這個形式,而變得不可信。這就好像我個人一直很反對許鞍華在《明月幾時有》中用演員來表演口述歷史這個形式,因為這是個偽形式,究竟是要我們信以為真呢,還是信以為假呢?

但換個角度,此片中的監控視角,正是一種修辭,告訴我們這樣的惡與暴力會處處發生,因此此種視角是具有社會批判的。

top2:《母親》

母親,永遠都是光影交錯下的主角,阿莫多瓦早在十年前就匠心獨運拍出了不可逾越的《關于我母親的一切》,

相同題材下,又有山田洋次在《母親》中返璞歸真地描構出吉永小百合中藏匿了母親年輕與老年時的容顏交疊,

《母親的城堡》中普羅旺斯花團錦簇中溫情的拂煦,當然也有像《欲海情魔》那樣刻畫出舐犢情深極致到犧牲自我的克勞馥。

如果,你抱著早已演繹過的軌道期待奉俊昊的《母親》,你就大錯特錯了,

奉俊昊娓娓道來,一出暮靄重重卻母愛失調的悲劇。

奉俊昊的《母親》非常不一般,表面上是要展示一個離奇詭譎的小鎮謀殺案,但實際上,它在講述的過程中延宕了開來,關注了更多、更廣的東西,更不是把視角僅僅停留在既定思維大小的狹隘視野里。

于是,可以說,《母親》這部片子厚度驚人,并成了一個屬于現代的、東方的、“社會性”的隱喻。

泛泛來說,這種隱喻,關于人的不信任,承受與極限,關于機制的冷酷,關于畸零人的生存,關于真相的殘酷和不可知,也關于記憶的恐怖和遺忘的必須……

這種種問題,其實,滲入到了影片中的個體命運和宏大敘事中。

top1:《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看電影》雜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韓國電影排名第一。

對于類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偽精品。

慶幸的是,《殺人回憶》對得起網絡上如出一轍的好評,雖然零缺點的美譽還是略顯夸張。

結尾再回到10多年后的金黃色稻田,還是湛藍的晴空,還是那條水溝。

樸探員和小女孩對話后,鏡頭對著他頓有所悟卻茫然的臉。

黑幕。音樂。陰晴幻化的天空。

奉俊昊本意也并非指出誰是兇手,更不會為了制造結局打自己一記耳光。

《殺人回憶》是依據一起真實的連環殺人命案改編,而且至今依然是遺留多年的懸案。

并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要在最后揭曉答案,即使你百般追問、尋思閃回也不得其解。

正如《殺人回憶》沒有把更多細節投入在高智商罪犯如何與幾個警察較量上,因為罪犯的作案手段早早就被說是完美無暇了。故事進展是如此從容不迫,甚至最后幾次警察們都能預見命案發生,但是造化弄人,兇手始終逍遙法外。

無助的疼痛,真實的無力。

再回到電影片名“殺人回憶”,全片采用暗淡到近乎黑白的色彩,非常契合陰暗,壓抑的氣氛。

但影片沒有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在開頭和結尾的兩個場景中,用了鮮艷的彩色。

金黃的稻田,碧藍的天空。

前后呼應,讓中間暗淡色調為主的影片具有了一種回憶的感覺。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同為亞洲人,但是對于韓國導演卻有臉盲的傾向。

總感覺好像幾個人都長得差不多,

不像中國導演當中也有姜文這樣能導能演的,

似乎韓國導演多數就是不修邊幅的,

可能這也是另外的一種匠人精神,

什么時候看到匠人是那種穿西服打領帶的呢?

作品就已經是自己最好的包裝了。

也只能是一種無奈和絕望。

就像里面一句臺詞:“生活就像大便,有時努力了很久,卻只是一個屁”。

top6:《雪國列車》

雖然看起來《雪國列車》無疑是奉俊昊傳播最為廣泛的一部電影,

但是在國際舞臺上面,之前積攢下來的奉俊昊的才華橫溢的理論,在這一部電影之后似乎有一些減弱的趨勢,

因為這一部電影在大場面制作上面比不過好萊塢的大片,在創意上面對于地球末日的題材幾乎都已經拍爛了,

可能奉俊昊的優勢就是善于講故事,把平淡的故事講得引人入勝。

就像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對于姜文本人嗤之以鼻的《讓子彈飛》卻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在影迷的心目中,《雪國列車》是奉俊昊的一部非常不錯的代表作。

奉俊昊與漫畫的緣分并非是從《雪國列車》開始的。

延世大學上學期間他就時常在校報上發表諷刺漫畫。

2001年帶著電影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參加溫哥華電影節時,他收到了著名的亞洲電影研究專家托尼·雷恩斯的禮物,這是一本由阿蘭·摩爾創作的描述連環兇手開膛手杰克的漫畫《來自地獄》,這部作品直接影響了奉俊昊《殺人回憶》的構思。

而在首爾大學路一家漫畫店里翻到這本《雪國列車》之后,奉俊昊給他的好友樸贊郁打去了電話,后者以制片人的身份出面買下了漫畫的改編權。

經過8年的醞釀和精心打造之后,這輛雪國列車終于落成,并將于2014年3月份駛到中國觀眾的面前。

top5:《綁架門口狗》

我其實更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譯名——《更高級的動物》,看過片子之后再來回想,這個名字本身就引人發笑,也和本片黑色幽默的喜劇風格更搭。

話雖是這樣說,但《綁架門口狗》并不僅僅只是是一部單純的喜劇電影,本片借助喜劇的外殼,講述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又猶有所感的故事。

同奉俊昊的另一部片子《殺人回憶》相比,本片不論是從題材還是表現手法來講都要輕松的多。

如果說《殺人回憶》帶給觀者的思索是一種鈍痛,那《綁架門口狗》則更像是綿里藏刀的類型,笑過之后才發現,笑聲背后其實隱藏著很多東西。

他像一部社會情景劇,人和狗就是舞臺上的主角。

奉俊昊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也是現今亞洲導演中少有的將商業和藝術融合的非常好的一位。

該片是奉俊昊的長篇電影處女作。雖然是第一部作品,但影片的鏡頭語言非常嫻熟,信息的交代和節奏都很準確到位。

影片反映出社會規則對于年輕人個體的擠壓,電影展現出荒誕感和人在精神壓力中的掙扎,帶給觀眾思考。

可以看出奉俊昊對于韓國社會現狀有著很敏感的把握。

熟悉他的影友可能非常了解他的《漢江怪物》和《殺人回憶》,不過奉俊昊對于敘事的掌控能力從第一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以“狗”為外衣,訴說的卻是“人”的故事,以個體對抗社會,從國片《卡拉是條狗》到奉俊昊《綁架門口狗》,從劇情設置到觀影感受,無疑更愛后者一些!

top4:《東京》

《Tokyo!》是一部讓人看了會眼前一亮的電影,很多奇妙的想法,

三個導演把對東京的感覺和印象分別以三個故事表現出來,

很多看過的人會講,很難看出這三個故事彼此之間有多大的聯系,其實這部片子應從宏觀來看,就像要用廣角鏡來拍一幅有很大場景的片子一樣,對事物對城市對住在里面的人來講,認識可以是很多方面的,眾多紛雜的角度只能選擇幾種去表現,這本身就具有局限性。

這樣一部電影,奇妙想法背后是引人深思的日本現實,以及更多我們個人生活的折射,

不需要美國勵志影片的明朗和積極向上,也不需要一些其他文藝片頹靡的暗示,這是些很有靈光的小故事,真實而又荒誕,奇異,詭異,干凈,很享受的思維模式后面是我們不得不要正視面對的現實。

同樣是以城市為背景和主題的命題作文電影,短篇電影集《東京!》比起在全球知名大熱的“城市之愛系列”來說,要顯得獨特另類很多。

城市本身的魅力被削弱表現,城市下人群的生活狀態被放大,不僅僅表現情感,更多的表現出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米歇爾·岡瑞、萊奧·卡拉克斯、奉俊昊,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韓國人眼中的東京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如果說,“城市之愛系列”這個命題作文的框框條條還太多,那么短篇電影集《東京!》則完全沒有任何限制了,這三個導演(以米歇爾·岡瑞為首的,大多活躍在獨立電影界)都是不可小看的牛人呢,在他們看來,東京只是一個特定的地點,拍一個獨特另類的故事才是王道。

top3:《潮流自殺》

一些觀眾對于奉俊昊比較熟悉,看這一部電影的名字就已經很感興趣了,

2000年的張秋連,徘徊在漢江大橋邊往橋下看,街邊的監控拍下了這幕。

2002年,小張在努力工作,作為一個粘合劑的推銷員,卻在地鐵的廁所表演。之后又被保安人員轟出去了。

空間的勾連,用并置的監視器完成。

無家可歸的小張在路邊撿剩菜剩飯吃,路過一個人掉了一把刀,這把刀開啟了小張的邪念,也預示了之后小張的結局。

先從搶錢開始,搶劫、打人,本想搶銀行卻莫名其妙被銀行表彰,卻在取錢的時候再次搶劫殺了人。

人一旦起妄念,路西法效應就緊隨而來。

監視器視角,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視角?

它是一個物性的視角,告訴觀看者這是個“記錄”,是“真實發生”的。

單一角度,沒有了美化,甚至人物變形,因為美感的缺席,真實感增加。

這也是奉俊昊在《潮流自殺》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人物的“表演性”會從自身瓦解“監視器視角”這個形式,而變得不可信。這就好像我個人一直很反對許鞍華在《明月幾時有》中用演員來表演口述歷史這個形式,因為這是個偽形式,究竟是要我們信以為真呢,還是信以為假呢?

但換個角度,此片中的監控視角,正是一種修辭,告訴我們這樣的惡與暴力會處處發生,因此此種視角是具有社會批判的。

top2:《母親》

母親,永遠都是光影交錯下的主角,阿莫多瓦早在十年前就匠心獨運拍出了不可逾越的《關于我母親的一切》,

相同題材下,又有山田洋次在《母親》中返璞歸真地描構出吉永小百合中藏匿了母親年輕與老年時的容顏交疊,

《母親的城堡》中普羅旺斯花團錦簇中溫情的拂煦,當然也有像《欲海情魔》那樣刻畫出舐犢情深極致到犧牲自我的克勞馥。

如果,你抱著早已演繹過的軌道期待奉俊昊的《母親》,你就大錯特錯了,

奉俊昊娓娓道來,一出暮靄重重卻母愛失調的悲劇。

奉俊昊的《母親》非常不一般,表面上是要展示一個離奇詭譎的小鎮謀殺案,但實際上,它在講述的過程中延宕了開來,關注了更多、更廣的東西,更不是把視角僅僅停留在既定思維大小的狹隘視野里。

于是,可以說,《母親》這部片子厚度驚人,并成了一個屬于現代的、東方的、“社會性”的隱喻。

泛泛來說,這種隱喻,關于人的不信任,承受與極限,關于機制的冷酷,關于畸零人的生存,關于真相的殘酷和不可知,也關于記憶的恐怖和遺忘的必須……

這種種問題,其實,滲入到了影片中的個體命運和宏大敘事中。

top1:《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看電影》雜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韓國電影排名第一。

對于類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偽精品。

慶幸的是,《殺人回憶》對得起網絡上如出一轍的好評,雖然零缺點的美譽還是略顯夸張。

結尾再回到10多年后的金黃色稻田,還是湛藍的晴空,還是那條水溝。

樸探員和小女孩對話后,鏡頭對著他頓有所悟卻茫然的臉。

黑幕。音樂。陰晴幻化的天空。

奉俊昊本意也并非指出誰是兇手,更不會為了制造結局打自己一記耳光。

《殺人回憶》是依據一起真實的連環殺人命案改編,而且至今依然是遺留多年的懸案。

并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要在最后揭曉答案,即使你百般追問、尋思閃回也不得其解。

正如《殺人回憶》沒有把更多細節投入在高智商罪犯如何與幾個警察較量上,因為罪犯的作案手段早早就被說是完美無暇了。故事進展是如此從容不迫,甚至最后幾次警察們都能預見命案發生,但是造化弄人,兇手始終逍遙法外。

無助的疼痛,真實的無力。

再回到電影片名“殺人回憶”,全片采用暗淡到近乎黑白的色彩,非常契合陰暗,壓抑的氣氛。

但影片沒有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在開頭和結尾的兩個場景中,用了鮮艷的彩色。

金黃的稻田,碧藍的天空。

前后呼應,讓中間暗淡色調為主的影片具有了一種回憶的感覺。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同為亞洲人,但是對于韓國導演卻有臉盲的傾向。

總感覺好像幾個人都長得差不多,

不像中國導演當中也有姜文這樣能導能演的,

似乎韓國導演多數就是不修邊幅的,

可能這也是另外的一種匠人精神,

什么時候看到匠人是那種穿西服打領帶的呢?

作品就已經是自己最好的包裝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