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內向自卑、不喜社交?家長培養好孩子這個習慣,會有大改善

文|文兒

現代社會很重視人的交往合作能力, 因此那些孩子內向的家庭就不免有些發愁。 雖然說內向性格也有很多優勢, 但我們還是希望孩子能再外向一些, 積極一些。 畢竟開朗熱情的人在這個社會更吃得開。

仔細想想, 我們希望孩子外向, 並不是指望他愛說話就行了, 我們還希望他自信、大方、跟人交往時不卑不亢、在有活動時也能露露臉, 不是默默無聞的隱形人。 其實要做到這些並不難, 你需要的只是給孩子培養一個運動的習慣。 培養運動習慣的好處可不容小看。

運動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力

自信就是恰當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而自卑就是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 在體育運動中, 孩子不免要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 當他想方設法克服難關時, 就會給他帶來一定的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讓他覺得“我能行”, 慢慢地, 成就感越來越多, 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 在自信提高的同時, 他的抗挫力也在提高。

運動有利於促進社交能力的培養

提起運動的好處,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在一本書上看到的。 那本書的作者高中就去國外讀書了。 在異國他鄉求學, 除了語言關, 最難跨的是融入群體這一關。 好在這個男孩籃球不錯, 通過籃球他迅速跟同班的白人同學打成一片。 可見, 在言語不通的異國他鄉, 運動是最好的社交語言。

內向的孩子可以通過參加團體運動, 跟隊伍裡的小夥伴建立良好的感情, 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

運動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 使孩子更合群, 不受欺

我們總會在活動中看到不合群的孩子, 這些孩子如果成績不好, 在學校往往會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鼓勵孩子多參加籃球、足球等團體活動。 這種團體活動需要通過角色定位以及團體協作才能完成。 通過不同孩子的不同任務分工, 教會孩子團結合作, 並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 孩子身處集體, 為集體做出貢獻並被認可, 會生出極大的安全感, 同時也會為了集體利益而更加努力。 這種良性迴圈會讓孩子更充分地融入集體, 不至於不合群。

你家孩子愛運動嗎?

----------------------

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親近怎麼辦?孩子愛打人是因為什麼?孩子脾氣特別大是怎麼了?孩子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該如何引導?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企鵝號:【小屁孩兒】。 只為成為孩子更喜歡的媽媽!

世界上沒有哪所學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媽媽的閱讀更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