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曹操為什麼至死也不稱帝?其實原因很簡單

稱不稱帝, 對他曹操來說, 都已經無甚作用。 在很多人看來, 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皇帝, 掌握著朝廷大權, 只是缺可一件皇袍罷了。 對於那些名頭, 作為漢臣, 他已經有了, 後來被封為魏王, 加九錫。 至於代漢, 顯然他留給了世子曹丕。 曹操死後, 四百多年的大漢帝國也就宣告終結了。

曹操是漢朝的臣子, 食過漢朝的俸祿, 漢朝對他有恩, 稱帝代漢就是不仁不義。 曹操還曾經高調宣佈自己要振興漢室, 稱帝代漢就是食言。 所以, 他最終也沒有稱帝。 他的兒子曹丕就不一樣了, 他沒做漢朝的官, 沒食漢朝的俸祿,

稱帝代漢沒什麼對不起漢朝, 大臣們對他也沒什麼好苛刻的。

外部條件不允許。 曹操自己都說過:“如果沒有我, 不知道天下有幾人要稱帝稱王。 ”天底下的眼睛都盯著他, 南方的那些諸侯都在等著他曹操自己露馬腳, 特別是劉玄德——只要他敢做王, 劉備立馬就進位漢中王。 作為一直想一統天下的一位政治家, 曹操知道稱帝對他自己沒什麼好處, 反倒是能激起敵對勢力更加明目張膽的反撲, 那他稱帝還有什麼意思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 曹操這一代人, 已經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水準了, 夠本了, 到頭了, 再往前走問題就大了。 而相比於他來說, 他的兒子曹丕就沒那麼多政治包袱, 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這個使命。 因此,

把任務交代給兒子, 比他自己來做, 對曹家的好處也更多。

曹操是一個想當英雄的人物, 稱帝自立是有添上汙名的可能性, 而且弄不好命也不保住。 所以曹操對待這件事情還是蠻謹慎的, 畢竟王莽之下場也是歷歷在目的。

在東漢末年士族的力量可以使一股勢力崛起, 也可使之衰弱。 劉表、劉璋、袁術等人都是依靠當地士族力量才獨霸一方的。 從曹操起兵之日起其與士族就有一種微妙的關係, 既相互制約又相互支持。 但到曹操想進公爵時, 以荀彧為首的穎川士族首先對曹操發難, 雖然曹操最後進封魏公, 但可以看出, 就算他想要個公爵都這麼難, 更何況皇位呢?最後曹丕稱帝時, 就是答應了荀彧女婿陳群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才換得士族的支持的。

看上去是曹丕稱帝了, 實際上也是士族的勝利。

曹丕稱帝, 就不必考慮那麼多, 因為曹丕時代, 三國鼎立形勢已成, 一時半會改變不了, 而跟隨曹魏打天下的功臣宿將, 急需要封賞。 曹操威望重, 不賞也無妨, 曹丕自己當皇帝, 所有功臣也跟著進步, 功臣們得了好處, 曹丕得到了威望, 皆大歡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