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中原大战,张学良一封电报只有2个字,却结束了140万军阀混战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叫“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是指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成敗, 都是出于蕭何一人之手。 這句諺語在現代表示的意思是,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都是由同一個人造成的。

借鑒這句諺語, 有一種說法是“成也張學良, 敗也張學良”。 這句話是針對蔣介石的, 意思是蔣介石一生的成與敗, 張學良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什么這么說呢?

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 最終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當然了這個統一有可能只是形式上的, 但是它的確結束了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的時代。

1911年辛亥革命一聲炮響,

大清滅亡了。 1912年, 清廢帝溥儀退位, 民國建立, 中國開始出現了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之中。 軍閥混戰, 深受其害的是中國老百姓。

其中規模最大、耗時最長、參戰人數最多的軍閥混戰是中原大戰。 所謂的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5月至10月, 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有60萬兵力, 反蔣軍有80萬兵力。 反蔣軍主要包括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軍閥, 在兵力人數上, 蔣介石是占弱勢的。 其實當時可以說是三足鼎立, 東北的奉系軍閥是另一方勢力。

所以蔣介石和反蔣軍開戰的時候, 東北的奉系軍閥的態度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當時東北的奉系軍閥是張學良當家的, 張學良當時年僅29歲。 張學良決定幫助蔣介石, 他發了一封只有2個字的電報, 歷史上稱之為《巧電》,

在代碼中, 數字“18”代表了“巧”。 東北軍的加入, 蔣介石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取得了勝利, 結束了140萬的軍閥混戰。

張學良的東北易幟, 是蔣介石完成全國統一的關鍵, 所以可以說“成也張學良”。 蔣介石對張學良非常信任, 任命他為海陸空大元帥, 并且與他拜把子, 結成異姓兄弟。

但是“敗也張學良”又是指什么呢?1936年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 綁架了蔣介石, 逼迫蔣介石放棄了現有的計劃, 讓他接受“停止內戰, 聯共抗日”的主張。

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 雖然對蔣介石不利, 但是功在千秋, 利在新中國, 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你同意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