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引人爭議的大清貳臣洪承疇

洪承疇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安縣, 和很多明朝士大夫不同, 他的家庭出身並不顯赫, 甚至相當貧窮, 小時候需要賣豆干貼補家用而被迫輟學。 因為有人賞識其才華予以資助, 他才得以繼續學業。

洪承疇雖是書生, 卻以知兵著稱, 多次以相當老辣的手法絞殺農民起義, 他統領的軍隊名氣也越來越大, 被明廷稱作“洪兵”。 崇禎三年, 洪承疇被破格提拔為延綏巡撫, 次年, 升任陝西三邊總督, 七年, 加兵部尚書銜兼管三邊軍務, 升官的速度在同僚中簡直像坐上了火箭一樣, 不過洪承疇可是有真本事的。 崇禎十一年,

洪承疇在潼關南原設伏, 大破李自成部農民軍, 慘敗的李自成僅率百餘人逃入商洛山中。 南園之戰是明末政府軍對農民軍的唯一一次大捷, 也是最後一次。

洪承疇為明朝大臣, 深受崇禎皇帝寵倖, 他自己也得意洋洋, 曾在廳堂掛出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 臣節重如山。 ”後來洪承疇在松山戰役失敗後降清, 於是有狹齪士人將他這副對聯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洪承疇歸清後, 賣力的鎮壓屠殺江南抗清義軍, 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駡和譴責。 清吃了秤砣鐵了心, 而清廷對待這位大功臣卻是相當吝嗇的。 所謂“大功不賞”, 洪承疇辛勞多年, 順治皇帝原來答應的“不吝封王之賞”也不兌現, 直到順治皇帝臨死前洪承疇才得到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准予世襲四次。 這個爵位在清代編制中排在倒數第四, 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沒有進去。 洪承疇在南京的日子就過的十分憋屈, 身邊監視他的八旗將領巴山多次捕風捉影的向順治皇帝和攝政王多爾袞打小報告, 搞得洪經略苦不堪言, 如履薄冰。

康熙四年, 鞠躬盡瘁的洪承疇病死。 朝廷給予的喪葬規格相當一般, 悼詞中還語多譏諷。 到了乾隆年間, 清廷編撰《清史列傳》, 乾隆皇帝竟下令:洪承疇大節有虧, 列為貳臣, 永為後世警戒。 這實際上是告誡大家侍奉朝廷都要忠心, 不要向那個名聲極壞的洪承疇學習。

洪承疇文武雙全謀略過人, 在明末的大臣中是不可多得的良才。

然而在氣節方面的表現實在差勁, 至今人們仍對他罵聲不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