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遊俠索羅》彩蛋全解析:埋最硬核的梗,做最浪的走私犯

一切彩蛋、致敬、梗、原著對比, 都在這裡

說實在的, 看什麼電影啊, 看這篇就夠了

*本文由作者南方戰士授權, 轉載自星球大戰中文網

《遊俠索羅》(Solo)是《星球大戰》第二部正史外傳電影。 本文將從背景與設定、正史與傳說、花絮與彩蛋等多個角度全面介紹這部太空歌劇。

《遊俠索羅》的原創載具和兵種

與先前的《星球大戰》電影一樣, 《遊俠索羅》原創了一批載具和兵種, 包括:

A-A4B卡車陸行艇(A-A4BTruckspeeder)

M-68陸行艇(M-68landspeeder)

全地形防禦炮塔(All Terrain Defense Turret, 簡稱AT-DT)

20-T軌道履帶式通運特快列車(20-TRailcrawler conveyex transport)

Y-45裝甲步行機運輸船(Y-45armored transport hauler)

TIE/rb重型星際戰鬥機(TIE/rbheavy starfighter)

山脈士兵(Range Trooper)

《遊俠索羅》的彩蛋

以及源自其它《星球大戰》作品的元素

《遊俠索羅》提到或表現了大量源自其它《星球大戰》作品的元素。 有的很明顯, 比如漢、丘巴卡和蘭多三位主角, 銀河帝國, 義軍, 提列克人, 大部分型號的機器人, 帝國殲星艦等。 有的則容易讓人忽略, 包括:

科雷利亞

作為漢·索羅的母星和“千年隼號”的建造地, 早在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 科雷利亞就已經被提及了。 四十多年來, 科雷利亞一直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最常提及或最常表現的星球之一。 比如, 在2006年的遊戲《戰火中的帝國》(Empire at War)裡, 科雷利亞是少數擁有大型船塢的星球之一, 而在2008年的遊戲《原力釋放》(The Force Unleashed)裡, 玩家更是見證了義軍同盟在科雷利亞的誕生。 不過,

這些都是《星球大戰》傳說。 而在《星球大戰》正史中, 科雷利亞的首次亮相是在小說《餘波三部曲》(The Aftermath Trilogy)中。 《遊俠索羅》是四十多年來第一部表現科雷利亞風貌的影視作品, 基本沿用了先前的設定, 即科雷利亞是一顆造船星球, 首都寶冠城(Coronet City)。

科舍爾(Kessel)

早在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 科舍爾就已經被提及了。 四十多年來, 科舍爾一直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最常提及或最常表現的星球之一。 科舍爾的全貌在《星球大戰》正史和影視劇裡的首次亮相發生在2014年的動畫連續劇《義軍崛起》第一季首播集《星星之火》(Spark ofRebellion)裡。 值得注意的是, 科舍爾在傳說和正史裡的設定存在巨大的差異:

在傳說裡, 科舍爾是一顆不規則的小行星,

本身幾乎沒有大氣層, 而是依靠地表的工廠源源不斷地排放可呼吸氣體來維持一個勉強宜居的環境。 在科舍爾的地下有香料礦場, 由帝國直接管轄。

在正史裡, 科舍爾是一顆規則的球形行星, 地表宜居, 有完整的生態系統。 香料礦場位於南半球, 由派克人管理。 北半球居住著以亞魯巴王(King Yaruba)為首的科舍爾王室。

無底洞(The Maw)

在《遊俠索羅》裡, “無底洞”是阿卡德大漩渦(Akkadese Maelstrom)裡最大的引力阱, 一個由多個黑洞組成的黑洞團。

無底洞最早出自1994年的小說《絕地學院三部曲》(The Jedi Academy Trilogy)。 正是因為它的存在, 才導致科舍爾航線極其危險。 2012年的小說《絕地的命運:天啟》(Fate of the Jedi:Apocalypse)則進一步解釋道, 這個黑洞團是幾萬年前由克利克人(Killik)在“兒子”(Son)和“女兒”(Daughter)的指導下建造的,

其目的在於封印古老而強大的黑暗面生物阿貝洛思(Abeloth)。 當然, 這些故事現在都是《星球大戰》傳說, 不是正史。

《遊俠索羅》把無底洞黑洞團引入了正史。 在無底洞附近的太空巨型章魚狀生物被稱為蘇馬弗米諾思(summa verminoth)。 值得注意的是, 阿貝洛思的本體也是一個章魚狀生物。

科舍爾航線

早在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 科舍爾航線就已經被提及了, 即漢·索羅的經典臺詞“不到十二秒差距就跑完了科舍爾航線”(made the Kessel Run in less than twelveparsecs)。 但對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四十多年來, 不同的衍生宇宙作品給出了兩個不同版本的解釋:

《星球大戰技術雜誌》(Star Wars Technical Journal)認為, 跑科舍爾航程的飛行員必須在以固定速度飛行的貨船間放置走私的香料貨物,

因此在一次科舍爾航程中, 上述貨船跑的距離越短, 該飛行員越值得誇口。

《絕地學院三部曲》、《漢·索羅三部曲》等小說認為, 走私船必須危險地掠過“無底洞”黑洞團的邊緣, 只有通過嫺熟的駕駛技能和強大的引擎才能縮短原本至少要18秒差距的科舍爾航線。

當然, 上述兩個版本都是傳說。 而作為正史作品, 《遊俠索羅》顯然給出了第三個解釋——這個解釋更接近小說的版本。

明阪(Mimban)

行星明阪出自第一本《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小說《心靈之眼的碎片》(Splinter ofthe Mind's Eye)——它出版於1978年2月。 2008年10月, 動畫連續劇《克隆人戰爭》第一季第5集《新兵上陣》(Rookies)提到共和國大軍的泥地奇兵(Mud-Jumpers)在明阪作戰, 把明阪引入了正史。 但第一部表現明阪風貌的影視作品是《遊俠索羅》。

萬多

萬多的全稱是萬多1號行星(Vandor-1)。這顆行星的名字最早出自200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科洛桑與核心世界》(Coruscantand the Core Worlds),是科洛桑星系的第三顆行星。《遊俠索羅》將它引入了正史。但根據正史參考書《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描繪,這顆行星位於銀河系的中環,不再位於核心世界的科洛桑星系。

薩瓦林(Savareen)

行星薩瓦林最早出自199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銀河指南9:環區碎片》(Galaxy Guide 9: Fragments from the Rim)。2017年的參考書《最後的絕地:視覺圖典》把它引入了正史。薩瓦林在正史和傳說中的設定幾乎一模一樣,都以白蘭地出名。

西克拉塔星團

西克拉塔星團最早出自1995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銀河指南12:異族人——敵與友》(GalaxyGuide 12: Aliens — Enemies and Allies)。2017年的小說《加入抵抗組織》(Join the Resistance)把它引入了正史。

格利安塞爾姆(Glee Anselm)

托拜西·貝克特多次提到的“格利安塞爾姆”最早是為2002年的電影《克隆人的進攻》創作的行星,後來相關劇情被剪掉了。儘管如此,它還是被《克隆人的進攻》小說版和官方電影行銷網站“全息網”(HoloNetNews.com)所提及。2009年10月,《克隆人戰爭》第二季第10集《原力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Force)把它引入了正史。格利安塞爾姆是絕地大師基特·菲斯托(Kit Fisto)的母星。

斯卡裡夫(Scarif)

漢、琦拉、貝克特、德賴登等人在討論去哪裡獲取核芯素時一度提到“斯卡裡夫”。這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行星。義軍同盟的“俠盜一號”小隊正是從那裡偷竊到了帝國死星的設計圖,為盧克·天行者在《新的希望》裡摧毀死星打下堅實的基礎。

費盧西亞(Felucia)

蘭多提到了“費盧西亞”。費盧西亞是為2005年的電影《西斯復仇》創作的行星,克隆人戰爭的戰場之一。那裡以光怪陸離的生態圈而聞名。

卡裡達軍校(Carida Academy)

漢·索羅就讀的帝國軍校位於行星卡裡達(Carida)。卡裡達軍校最早出自1994年的小說《絕地學院三部曲》(The Jedi Academy Trilogy)。在行星卡裡達被超級武器“滅日者”(Sun Crusher)摧毀前,卡裡達軍校一直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裡最著名的軍校,沒有之一。2013年的《克隆人戰爭》第五季第13集《有進無退》(Point of No Return)把行星卡裡達引入了正史;2015年的小說《前線:黃昏連》(Battlefront: Twilight Company)把卡裡達軍校引入了正史。

桑希(Santhe)

在無底洞附近,琦拉提到三年前漢帶她飆車的地方是桑希的船廠。桑希家族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利亞納任務》(Mission to Lianna)。這個發源於行星利亞納的家族是銀河系最大的軍火商之一。2016年的參考書《政治宣傳:銀河系說服藝術史》(Propaganda: AHistory of Persuasive Art in the Galaxy)把桑希家族引入了正史。

科雷利亞工程公司(Corellia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漢對蘭多說自己的父親曾在CEC的工廠工作。CEC是“科雷利亞工程公司”的縮寫,其全名最早在1987年的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讀物《星球大戰資料集》(The Star WarsSourcebook)裡提及,2014年的《埃茲拉的賭博》(Ezra'sGamble)把這個名字引入了正史。科雷利亞工程公司是銀河系三大造船廠之一,另外兩大是誇特動力船塢(KuatDrive Yards)和西納艦隊系統(Sienar Fleet Systems)。“千年隼號”、“幽靈號”、“坦蒂夫四號”等著名飛船都是科雷利亞工程公司的產品。

沼澤士兵(Swamp trooper)

漢·索羅在明阪服役的兵種叫沼澤士兵,也叫泥地士兵(Mudtrooper)。這個兵種最早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迷霧行星》(Planet of theMists)。《遊俠索羅》把沼澤士兵引入了正史。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駐紮在明阪的沼澤士兵隸屬于第224帝國裝甲師(224th Imperial Armored Division),由《克隆人戰爭》第一季第5集《新兵上陣》裡提到的共和國第224部隊改制而來。

《蘭多·卡瑞辛歷險記》(The Lando Calrissian Adventures)

《蘭多·卡瑞辛歷險記》出版於1983年,作者L. 尼爾·史密斯。本書由三冊組成,講述了蘭多與機器人武菲·拉(Vuffi Raa)的三次奇妙冒險經歷。雖然這套小說現在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但《遊俠索羅》通過蘭多的臺詞把小說裡的三個關鍵元素引入了正史。

1、星洞星雲

星洞星雲,又稱索恩博卡星雲,最早出自《蘭多·卡瑞辛與索恩博卡星洞》(Lando Calrissian and theStarcave of ThonBoka)。裡面住著巨型智慧生物奧斯瓦夫特人(Oswaft)。他們長得像蝠鱝,體長達500到1000米,天生具備超空間航行能力。在星洞星雲,蘭多·卡瑞辛幫助奧斯瓦夫特人抵抗帝國的入侵。

2、奧塞恩小行星帶(Oseonasteroid belt)

奧塞恩小行星帶出自《蘭多·卡瑞辛與奧塞恩火焰風》(Lando Calrissianand the Flamewind of Oseon)。當地的名字是以發現者加德弗裡·奧塞恩(Gadfrey Oseon)命名的。奧塞恩星系是銀河系的旅遊勝地之一,住著很多有錢人。

3、沙魯人

沙魯人出自《蘭多·卡瑞辛與沙魯人的心靈豎琴》(Lando Calrissian andthe Mindharp of Sharu)。沙魯人在幾萬年前就已經發展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了更強大的異族文明而故意隱藏自己的城市、科技甚至智慧。後來,蘭多·卡瑞辛發現了他們的歷史記錄和心靈豎琴。而拉法星系(Rafa system)的達特斯·梅爾總督(Governor Duttes Mer)無意中啟動了這把豎琴後,整個沙魯文明重現天日。這件事一度轟動全銀河。

派克人

在科舍爾上管理香料礦場的是派克人奎·托爾賽特(Quay Tolsite)。派克人出自《克隆人戰爭》第五季,是喬治·盧卡斯開發的種族之一。他們的派克辛迪加(Pyke Syndicate)是摩爾領導的黑幫組織暗影集團(Shadow Collective)的一部分。

吉戈人(Gigoran)

“千年隼號”船員逃離科舍爾期間,可以在人群中看到一個吉戈人的背影。高大的吉戈人發源于行星吉戈(Gigor)。在外星球活動時,他們的嘴上一般會戴一個翻譯器。吉戈人出自1994年11月的《星球大戰冒險雜誌》(Star Wars Adventure Journal)第4期。2016年的《俠盜一號》把吉戈人引入了正史。

邁諾克(Mynock)

裡奧提到了“邁諾克”。邁諾克出自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當時在太空蛞蝓的嘴裡,邁諾克的突然出現嚇壞了萊婭公主。邁諾克是一種生活在太空裡的矽基動物,以星際飛船的動力為食。

班薩(Bantha)

漢和蘭多第一次賭博時提到了“班薩”。班薩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班薩原產於行星塔圖因,但在全銀河系都有養殖。班薩渾身都是寶:本身可以當役畜、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做衣服、糞便可以做燃料。

卡希克(Kashyyyk)與穆夫牛擠奶工(Moof milker)

漢在明阪的地牢裡第一次見到丘巴卡時,罵他是來自卡希克的穆夫牛擠奶工。卡希克是丘巴卡的母星,最早出自1978年的電視電影《星球大戰假日特集》,並在2005年的電影《西斯復仇》中出鏡,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出現的星球之一。“穆夫牛”最早出自1999年的漫畫《共和國》的第一個故事單元,是行星瑟裡亞(Cerea)的一種役畜,但“穆夫牛擠奶工”作為一句漢的粗話髒話則最早出自2015年的電影《原力覺醒》。

雲騎士(Cloud-Riders)

恩菲斯·内斯特(Enfys Nest)的幫派叫“雲騎士”。這個組織出自1977年到1978年出版的漫威《星球大戰》漫畫第8~10期。《遊俠索羅》把他們引入了正史。但漫畫裡的雲騎士與義軍沒什麼關係,是純粹的匪幫。

在《遊俠索羅》裡,雲騎士騎的飛梭摩托之一叫“阿羅根圖斯-X天刃-221飛梭摩托”(Arrogantus-XSkyblade-221 swoop bike):

這個名字顯然是以漫畫裡雲騎士的領導人命名的——他叫塞爾吉-X·阿羅根圖斯(Serji-X Arrogantus)。

羅迪亞人(Rodian)

在雲騎士裡,有一名成員是羅迪亞人。這個種族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被漢射殺的賞金獵人格裡多就是羅迪亞人。四十多年來,羅迪亞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異族人之一。他們發源于行星羅迪亞(Rodia),幾乎在銀河系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他們。

薩巴克(Sabacc)

薩巴克最早在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小說版裡被提及,但電影正片沒有提到它。1989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冒險書《雲城危機》(Crisis onCloud City)確定了薩巴克牌的規則。2014年的小說《新的黎明》(A New Dawn)把薩巴克牌引入了正史。

德賈裡克棋(Dejarik)原來有十枚棋子!

德賈裡克棋最早出現在1977年的《新的希望》裡,當時丘巴卡正和機器人對弈,棋盤上有八枚棋子。它們對應的名稱如下:

四十年來,《星球大戰》影迷們一直只知道德賈裡克棋有八枚棋子,但《遊俠索羅》更新了這個設定——原來德賈裡克棋可以有十枚棋子:

如上圖所示,前八枚棋子與《新的希望》裡的八枚棋子一一對應,但9號紅色棋子和10號綠色棋子是此前從未見過的。

那麼這兩枚棋子為什麼會沒有出現在《新的希望》裡呢?其實下一個鏡頭就有解釋了。憤怒的丘巴卡用手臂重重地掃過棋盤,導致這兩枚棋子損壞。首先是10號綠色棋子在一閃後消失:

然後是9號紅色棋子的全息圖像橫向扭曲後消失:

這兩枚棋子消失時,它們在棋盤側面對應的按鈕也在一閃過後變暗。所以,這兩枚棋子其實是被丘巴卡弄壞的。

而在現實世界,德賈裡克棋的設計者菲爾·蒂皮特(Phil Tippett)和喬恩·伯格(Jon Berg)曾透露,他們在四十年前確實設計了八枚以上的棋子,但喬治·盧卡斯只用了其中八枚,因為他覺得夠用了。這次,《遊俠索羅》劇組重新啟用了當年沒用的兩枚棋子,它們的概念模型如下:

目前這兩枚棋子的名字尚未被公佈。

博斯克(Bossk)

博斯克最早出自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和1983年的《絕地歸來》。他的種族是特蘭多沙人(Trandoshan);他的職業是賞金獵人。三十多年來,從傳說到正史,他一直是《星球大戰》小說、漫畫、遊戲、動畫連續劇等各類作品裡的常客。在2014年出版的正史小說《埃茲拉的賭博》(Ezra's Gamble)裡,他甚至在洛塔(Lothal)與埃茲拉合作,一同扳倒了一名腐敗的帝國官員。

紮恩人(Xan)

與博斯克一同被提到的還有“紮恩姐妹”。紮恩人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銀河系的行星,第二卷》(Planets of the Galaxy, Volume Two),是一個體型瘦小的種族。2015年的小說《餘波》把紮恩人引入了正史。

奧拉·辛(Aurra Sing)

蘭多提到托拜西·貝克特殺掉了奧拉·辛。奧拉·辛最早出自1999年的電影《幽靈的威脅》1小時01分10秒~12秒(以藍光版為准),是一名在塔圖因觀看飛梭車賽的無名觀眾。雖然只出鏡了兩秒,而且沒有臺詞,但這個角色在影迷中廣受歡迎。於是,她成為《星球大戰》小說、漫畫、遊戲、動畫連續劇等各類作品裡的常客。她是人類和不明異族的混血兒,著名賞金獵人之一。在2006年出版的小說《原力傳承:風暴》(Legacy of the Force:Tempest)裡,至少91歲高齡的她依然在當刺客。不過,這本小說現在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不是正史。

摩爾(Maul)

摩爾的出現是《遊俠索羅》的最大驚喜之一。20年前,摩爾在《幽靈的威脅》裡的驚豔亮相讓全球影迷歎為觀止。他是達斯·西迪厄斯(希夫·帕爾帕廷)的第一個徒弟,千年來絕地認識的第一位西斯尊主。在納布軍民反抗貿易聯盟入侵期間,他以炫麗的光劍技法刺死了絕地大師奎-岡·金。作為《幽靈的威脅》裡的主要反派,他在影片最後被歐比-旺·克諾比腰斬,落入萬丈深淵。

然而,他並沒有死。2011年,他拖著半截身體在正史動畫連續劇《克隆人戰爭》第三季裡強勢回歸。隨後,他的母親塔爾津(Talzin)為他裝上了機械雙腿。從此,摩爾便作為協力廠商勢力參與克隆人戰爭,組織暗影集團(Shadow Collective),糾集銀河系的黑幫同時對抗共和國與西斯。派克辛迪加、黑日、曼達洛超級突擊隊(Mandalorian super commando)等都曾是暗影集團的一部分。摩爾一度成為曼達洛的統治者,親手殺死了歐比-旺·克諾比的前女友——曼達洛人的莎廷·克裡茲女公爵(Duchess Satine Kryze)。

《遊俠索羅》之後,摩爾顯然又成了孤家寡人。因此他在正史動畫連續劇《義軍崛起》裡企圖收埃茲拉為徒。不過,在2017年的《義軍崛起》第三季第20集,摩爾在塔圖因再次遇到歐比-旺·克諾比。這一次,歐比-旺終於把摩爾劈死了——因為他是豎著劈的。

在《遊俠索羅》裡,摩爾的那把光劍似乎就是《義軍崛起》裡那把。

摩爾亮相時響起的背景音樂就是《命運決戰曲》(Duel of the Fates),即他在《幽靈的威脅》裡與奎-岡·金決鬥時的背景音樂。

摩爾所在行星達索米爾(Dathomir)就是他的母星,最早出自1994年的小說《向萊婭公主求婚》,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最常提及的星球之一,2011年被《克隆人戰爭》第三季第12集《暗夜姐妹》(Nightsisters)引入正史。

《遊俠索羅》裡的摩爾和《幽靈的威脅》裡的摩爾都由雷·派克(Ray Park)飾演。但《遊俠索羅》裡為摩爾配音的不是雷·派克,而是薩姆·威特沃(SamWitwer)。薩姆·威特沃先前為《克隆人戰爭》和《義軍崛起》裡的摩爾配音,還在《原力釋放》系列遊戲裡扮演了主角“弑星者”蓋倫·馬雷克。

威澤爾(Weazel)

除了摩爾,另一位來自《幽靈的威脅》的老角色是韋澤爾。在《幽靈的威脅》裡,他是飛梭車賽包廂裡的觀眾之一,就坐在沃圖(Watto)的邊上,時不時地會與沃圖交流。二十年後,到了《遊俠索羅》的時代,他成了恩菲斯·内斯特手下的一名雲騎士。

韋澤爾的扮演者始終是著名的《星球大戰》演員瓦立克·大衛斯(Warwick Davis)。這是瓦立克·大衛斯時隔三十年後再次參演一部由羅恩·霍華德執導的盧卡斯影業的電影。上一次是1988年的奇幻片《威洛》(Willow)。

“管子”(Tubes)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在恩菲斯·内斯特手下有一名神秘的狙擊手是托格納人(Tognath),綽號“管子”。他的裝束和綽號都非常像《俠盜一號》裡的“雙管”本西克(Benthic"Two Tubes")。托格納人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種族,來自行星亞爾托格納(Yar Togna)。在外星球,他們一般都戴著雙管呼吸面罩以處理對托格納人而言有毒的氧氣。亞爾托格納被帝國征服和佔領後,托格納人紛紛作為難民出逃。

裡奧·杜蘭特(Rio Durant)

長著四條手臂的裡奧·杜蘭特是阿登尼亞人(Ardennian)。為他配音的是著名電影人喬恩·法夫羅(Jon Favreau)。 喬恩·法夫羅先前在《克隆人戰爭》中為超凡維茲拉(Pre Vizsla)配音;《星球大戰》官方網站已經宣佈,喬恩·法夫羅是未來《星球大戰》真人電視劇的執行製片人兼編劇。

臘拉基利(Ralakili)

與L3-37發生衝突的那個人叫臘拉基利。他由《遊俠索羅》導演羅恩·霍華德的弟弟克林特·霍華德(ClintHoward)客串。

塔姆·波斯拉(Tam Posla)

漢·索羅與蘭多·卡瑞辛第一次在薩巴克賭桌上鬥嘴時,可以看見塔姆·波斯拉站在漢的背後。塔姆·波斯拉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人物,出現在了《俠盜一號》的第二段預告片裡,但並沒有在《俠盜一號》正片裡出現。他是一個來自米爾韋恩(Milvayne)的員警。他後來的故事記載在正史漫畫《阿芙拉博士》(DoctorAphra)裡。原來他是一個半機器人,全身大部分肢體和器官都被替換成了機器。他還是一個同性戀,與凱辛·柏格(Caysin Bog)是情侶。凱辛·柏格就是上面《俠盜一號》正式預告片截圖左邊的那個無頭人。

無顱骨人(Decraniated)

在德賴登·沃斯的飛船上,可以看見“無顱骨人”服務員。他們最早出現在2016年《俠盜一號》裡的傑達街頭,大都是被非法切除大腦的傷患或殘疾人。他們的大腦被替換成了機器,導致他們成為沒有思想的、任人擺佈的半機器人。

曼達洛盔甲(Mandalorian Armor)

德賴登·沃斯有一套曼達洛人的盔甲。《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裡的詹戈·費特和《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裡的波巴·費特就穿著曼達洛人的盔甲。四十多年來,在大多數《星球大戰》作品裡都能看到曼達洛人的影子;曼達洛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群體之一。曼達洛人主要生活在曼達洛星區(Mandalore sector),有著尚武的傳統,對銀河系的歷史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西斯全息記錄儀(Sith holocron)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德賴登·沃斯收藏著一個改造過的西斯全息記錄儀。他打算把這個西斯全息記錄儀送給合適的資助者。西斯全息記錄儀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漫畫《絕地傳奇》(Tales of the Jedi)。《義軍崛起》將其引入了正史。

邁塔格水晶(Mytag crystal)頭骨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德賴登·沃斯收藏著一個暴君希姆(Xim theDespot)邁塔格水晶頭骨。暴君希姆和邁塔格水晶頭骨出自1980年的小說《漢·索羅與失落的遺產》(Han Solo and the Lost Legacy),現在都已被引入正史。暴君希姆是舊共和國建立前的一位史前征服者。

經典臺詞

“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是《星球大戰》第二著名的臺詞,僅次於“願原力與你同在。”這句幾乎在每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都會出現。但從《最後的絕地》開始,這句臺詞的出現方式變了。在《最後的絕地》裡,機器人BB-8用二進位語說了這句話;在《遊俠索羅》裡,“bad”變成了“good”。

“Punch it!”也是《星球大戰》經典臺詞。漢·索羅在加速“千年隼號”時都會喊這句。另外,凱西安·安多在《俠盜一號》裡加速U翼、波·達默龍和康尼克斯中尉在《最後的絕地》裡加速X翼和U-55軌道起重船時,都喊過“Punchit!”

蘭多對漢說:“我恨你(I hate you)!”漢回答:“我知道(I know)。”這段對話顯然是向《帝國反擊戰》裡萊婭對漢的表白致敬。當時漢即將被碳凝,萊婭說:“我愛你(I love you)!”漢回答:“我知道(I know)。”

L3-37向蘭多·卡瑞辛抱怨說:“They don't even serve our kind here.”這句話顯然是向《新的希望》裡的一句經典臺詞致敬。當時C-3PO和R2-D2跟隨盧克·天行者走進莫斯艾斯利小酒館,結果酒保伍爾(Wuher)說:“We don't serve their kind here.”暗示他對機器人的歧視。

丘巴卡的年齡

200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終極異族人集》(Ultimate Alien Anthology)裡,伍基人的生命週期大致如下:

12歲到18歲,少年期;

18歲到300歲,青年期;

300歲到350歲,中年期;

350歲以上,老年期。

所以,190多歲的丘巴卡依然是年輕人。

漢的姓

在《遊俠索羅》裡,漢的姓“索羅”是帝國徵兵官德羅德·蒙布林(Drawd Munbrin)隨便取的。但在《星球大戰》傳說裡,漢很有可能是科雷利亞落魄的皇室後裔。按照1994年的小說《向萊婭公主求婚》(The Courtship of PrincessLeia)的記載,整個科雷利亞星區曾經由科雷利亞帝國統治。銀河帝國成立前293年,科雷利亞帝國國王貝雷思龍·伊·索羅(Berethron eSolo)實行了民主改革,終結了科雷利亞星區的絕對君主制。漢·索羅很有可能就是貝雷思龍的後裔,但到漢·索羅這一代,索羅家族早就沒有了貴族特權,淪落為底層平民。當然,這些都不是正史。在《星球大戰》正史裡,漢的姓氏來源以《遊俠索羅》為准。

DL-44重型爆能手槍

托拜西·貝克特扔給漢的那把DL-44重型爆能手槍後來被漢用了一輩子,在電影正傳三部曲和《原力覺醒》裡都出現了。

漢·索羅的骰子

漢·索羅的骰子先前出現在《新的希望》54分55秒~58秒(以藍光版為准)和《最後的絕地》。

“千年隼號”的頭部

在先前的《星球大戰》電影裡,“千年隼號”的頭部都是分叉的結構。在《遊俠索羅》中,我們知道在分叉結構的前部原來有一個可分離的逃生艙。而根據2011年的參考書《千年隼號完全圖解》(Millennium FalconOwner's Workshop Manual)的設定,這種YT-1300輕型貨船的前部分叉結構中間可以對接一艘貨物裝卸外用機動艇(Freight-loading external rover,簡稱F-LER)。肯納曾計畫發售F-LER的玩具:

後來肯納取消了這款玩具。不管是這本參考書還是這款未發售的玩具,現在都是傳說,不是正史。在正史裡,“千年隼號”的頭部設定以《遊俠索羅》為准。

科雷利亞VCX-100

漢初識蘭多時,謊稱自己有一艘“科雷利亞VCX-100飛船”可以作為賭注。在2014年開播的動畫連續劇《義軍崛起》裡,主角團隊乘坐的“幽靈號”(Ghost)就是一艘VCX-100輕型貨船。

AV-21

漢提到自己小時候偷竊過AV-21。AV-21最早出自2003年開服、2011年關服的《星球大戰》網遊《星系》(Galaxies),是一種昂貴的高性能陸行艇。《遊俠索羅》把AV-21陸行艇引入了正史。

T-15

在明阪的戰壕裡,帝國士兵在閒聊時提到T-15。而在2016年的《俠盜一號》裡,也有兩名帝國衝鋒隊員在斯卡裡夫閒聊時提到T-15。目前尚不清楚電影裡的T-15到底是什麼東西。

“塔姆特爾·斯克裡奇(Tamtel Skreej)的盔甲”

托拜西·貝克特抵達科舍爾時,穿的盔甲與蘭多在《絕地歸來》裡營救漢·索羅時的盔甲幾乎一模一樣。當時,蘭多以“塔姆特爾·斯克裡奇”的假名潛伏在赫特人賈巴的宮殿裡。

抑制螺栓(restraining bolt)

在科舍爾的香料礦裡,L3-37撬掉了機器人身上的抑制螺栓才解放機器人。抑制螺栓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是一種確保機器人服從的設備,在《星球大戰》作品裡非常常見。

塔克(Tak)

在科舍爾香料礦暴動場景裡,丘巴卡和伍基人奴隸“薩格瓦”(Sagwa)碰頭道別時,鏡頭切換至一個人類奴隸在大喊: “Sagwa! This way!”這個人類奴隸叫“塔克”,由安東尼·丹尼爾斯(AnthonyDaniels)飾演。

安東尼·丹尼爾斯是目前唯一一位參演了所有《星球大戰》電影的演員。他在先前的《星球大戰》電影裡飾演機器人C-3PO。《遊俠索羅》是第一部沒有C-3PO和R2-D2出鏡的《星球大戰》電影,但安東尼·丹尼爾斯依然亮相了。

另一方面,“塔克”這個角色本身是以傳奇電影人藤本隆(Takashi Fujimoto)命名的。藤本隆是《沉默的羔羊》的電影攝影師,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球大戰》劇組裡擔任第二攝製組攝影師。

漢與蘭多的擁抱

第二次打牌前,漢與蘭多的擁抱方式跟《帝國反擊戰》裡漢與蘭多在貝斯平雲城的擁抱方式簡直一模一樣。

蘭多是如何把“千年隼號”輸給漢的

在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裡,漢提到他光明正大地從蘭多手裡贏得了“千年隼號”。在1998年的小說《義軍黎明》(Rebel Dawn)裡,這場薩巴克牌賽發生在貝斯平的雲城。不過這是傳說,已經不是正史了。

鐵手功

琦拉練的“鐵手功”最早出自1996年的《帝國陰影》小說,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徒手格鬥技藝。1997年,盧卡斯藝界甚至在PlayStation平臺發行了一款《星球大戰》格鬥遊戲,就叫《鐵手功大師》(Masters of Teräs Käsi)。2015年的手機遊戲《起義》(Uprising)把鐵手功引入了正史。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正史參考書《最後的絕地:視覺圖典》提到,鐵手功是斯努克的精銳近衛隊練習的武術之一。

科洛爪魚(Colo claw fish)

德賴登·沃斯提出請漢吃“科洛爪魚”。科洛爪魚最早出自1999年的《幽靈的威脅》。當時奎-岡·金、歐比-旺·克諾比和加·加·賓克斯正乘坐一艘岡根人的邦戈潛艇(bongo sub)在納布的水下穿行,在那一幕經典的“大魚吃小魚”片段中,科洛爪魚就是攻擊他們的水下生物之一。

梵弦琴(Valachord)

托拜西·貝克特提到他想學“梵弦琴”。梵弦琴出自正史小說《餘波三部曲》。《原力覺醒》裡的“響指”韋克斯利(Snap Wexley)就很擅長彈奏這種樂器。

“漢先開了槍!”(Han Shot First!)

漢沒等托拜西·貝克特把話說完就開槍射殺了他。這一幕呼應了漢在《新的希望》裡開槍射殺了格裡多(Greedo)。這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經典老梗。

簡單來說,1977年的《新的希望》裡,漢·索羅直接開槍把格裡多殺死了,但在1997年的《新的希望》特別版裡,喬治·盧卡斯把這一幕改成格裡多先開槍,但射偏了,然後漢·索羅反擊,打死了格裡多。(當時出版的配套小說和漫畫對這一幕都模糊處理,因此受影響的只有電影。)

這一修改被很多忠於原版的星戰迷詬病:

1、原版更能突顯漢·索羅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特別版把漢·索羅改成一個自衛反擊的英雄實在沒必要。

2、格裡多又不是帝國衝鋒隊,在這麼近的距離,他不可能射偏。

為了平息民憤,在2004年的DVD版裡,喬治·盧卡斯把這一幕改成了漢·索羅和格裡多同時開槍,只不過格裡多略微射早了零點幾秒而已。這樣就能說明漢·索洛確實早起殺意。

至於格裡多為什麼會近距離射偏,有一種解釋認為格裡多當時本不想開槍,而是他的槍走火了。

從此以後,“漢先開了槍!”(Han Shot First!)就成為在《星球大戰》影迷和主創人員中間廣為流傳的經典老梗,出現在不計其數的作品和活動中。甚至連喬治·盧卡斯本人都會穿印有這句話的衣服自嘲:

另外,“Han Shot First”這句話本身的直接出處是1979年4月出版的《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小說《漢·索羅在星海盡頭》(Han Solo at Stars' End)。在小說裡,漢·索羅有句經典臺詞:“I happen to like to shoot first,Rekkon. As opposed to shooting second.”

《銀河邊緣》(Galaxy's Edge)

《銀河邊緣》是迪士尼正在建設的《星球大戰》主題公園,將從2019年開始陸續在美國和法國的三個迪士尼樂園裡開園。《遊俠索羅》提到了兩個與《銀河邊緣》相關的彩蛋:

1、黑峰站(Black SpireOutpo st)

L3-37向蘭多提到了“黑峰站”。黑峰站是外環行星巴圖的一個哨站。巴圖曾是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然而,隨著超空間旅行的興起,巴圖掉隊了,它的聲望逐漸被更熱門貿易航路上的行星所超越。今天,巴圖的黑峰站吸引著那些更喜歡遠離主流社會的人,成為一個繁忙的港口,充斥著走私者、流浪行商和在邊疆與未勘測空域間往來的探險家。

2、多克-昂達(Dok-Ondar)

琦拉提到“多克-昂達”在德賴登·沃斯的遊艇上。多克-昂達是一個伊索人(Ithorian)收藏家,專門收藏各類寶藏。

動力機器人(Power droid)

動力機器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機器人之一,早在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就出現了。在先前的作品裡,動力機器人都是人畜無害的移動充電器,這次在《遊俠索羅》裡,一個叫WG-22的動力機器人被改造成了具有破壞力的角鬥士!

科雷利亞街頭的流浪兒

在《遊俠索羅》開頭,毗羲夫人(Lady Proxima)招募了很多科雷利亞街頭的流浪兒行竊,漢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設定顯然源自1997年的小說《天堂陷阱》(The Paradise Snare)。在這本《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小說裡,一個叫加里斯·施賴克(Garris Shrike)的海盜也在科雷利亞街頭招募流浪兒行竊,漢·索羅也是其中之一。當然,《天堂陷阱》顯然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不是正史。在正史裡,漢的早年經歷以《遊俠索羅》為准。

用熱能榴彈恐嚇黑幫

在《遊俠索羅》開頭,漢用一顆熱能榴彈恐嚇毗羲夫人。這一招後來萊婭公主也用了。在1983年的《絕地歸來》中,偽裝成賞金獵人博什的萊婭公主也用一顆熱能榴彈恐嚇赫特人賈巴。

丘巴卡“手撕鬼子”

在《新的希望》中,漢提到丘巴卡在發怒時會扯掉別人的胳臂。其實,在《原力覺醒》裡,本來就有丘巴卡在瑪茲的城堡裡扯掉昂卡·普拉特胳臂的鏡頭,但這段被剪掉了,沒有進入正片。這次,在《遊俠索羅》裡,丘巴卡終於不負眾望地在電梯裡扯掉了一名科舍爾香料礦衛兵的胳臂。

塔圖因與赫特人

在《遊俠索羅》的最後,漢提到要去塔圖因為大老闆服務。這顯然指的就是赫特人賈巴——他是琦拉提到的“赫特卡特爾”(Hutt Cartel)的最高領導人 ,呼應了《新的希望》裡漢與丘巴卡一開始的境遇。正是日後在塔圖因的經歷改變了漢的一生,讓他逐漸成長為推翻銀河帝國的起義軍大英雄之一。

《漢·索羅三部曲》小說概述

《漢·索羅三部曲》由盧卡斯影業授權矮腳雞圖書出版於1997年和1998年,作者是已故科幻作家安·卡蘿爾·克裡斯平。在2014年4月《星球大戰》新正史建立前,這套小說被認為是介紹漢·索羅在正傳三部曲電影之前生平的最重要作品。現在,這套小說屬於《星球大戰》傳說。從某種意義上,它可以被認為是《遊俠索羅》的“原著”或主要創作靈感來源。

《天堂陷阱》

野蠻的海盜加里斯·施賴克嚴格管理著他的飛船“行商之幸號”。在他的非法勾當中,有一項就是招募街頭流浪兒,讓他們為他乞討和偷竊。9歲的漢·索羅就是這樣被他第一次帶上“行商之幸號”的。後來,漢表現出了其它才能,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魯莽而嫺熟地駕駛飛梭摩托。在“行商之幸號”上,漢主要是被伍基人廚師杜蘭娜帶大的。她讓漢感受到了溫暖,還教會了他伍基人的語言。漢19歲那年,杜蘭娜為了保護他免受施賴克的傷害而犧牲。這迫使漢逃離了“行商之幸號”。他偷偷溜上氧氣勉強夠用的自動貨船“伊萊西亞夢號”,健康完好地來到熱帶行星伊萊西亞。

伊萊西亞是一個由特蘭達蒂爾人祭司掌管的宗教聖所。全銀河系的朝聖者來這裡體驗“狂喜”——一種由亞音速和聲喚起的愉悅狀態,這種和聲正是由特蘭達蒂爾人吟唱。其實,特蘭達蒂爾人的和聲很像一種致幻劑,而這種宗教是邪教。上癮的信徒被迫在香料加工廠裡做苦工,為赫特人的貝薩迪氏族創造利潤。

漢·索羅見證了香料加工廠苦工沉迷於“狂喜”。

漢的駕駛技能令特蘭達蒂爾人高級祭司特倫紮十分滿意,因此他被特蘭達蒂爾人雇傭為香料貨船駕駛員。漢不願透露真名,遂化名“維克·德拉戈”。在周遊伊萊西亞各殖民地的過程中,漢迷上了“朝聖者921號”——她原名布裡婭·撒倫,也來自科雷利亞,後來沉迷於“狂喜”。漢試圖向她證明“狂喜”只是一場騙局。布裡婭雖然願意相信漢的話,但無法戒掉“狂喜”的癮。漢利用他在特倫紮組織裡的影響,把布裡婭從較為難受的工作轉為檔案館員,專門管理特蘭達蒂爾人的大量藝術和古玩收藏品。

漢意識到他愛上了布裡婭,想和她一起逃離伊萊西亞。漢洗劫了特倫紮的財寶,還在香料加工廠裡縱火轉移別人的注意力,從而趁亂與布裡婭偷走特倫紮的星際飛船“護身符號”逃跑。

賣掉特倫紮的財物後,漢和布裡婭發了筆財。他們希望以此一起開始新的生活。漢來到科洛桑,報名加入帝國軍校,回到住處後卻心碎地發現布裡婭留給他一張紙條。原來,布裡婭一直無法擺脫“狂喜”的癮,被迫離開了他。禍不單行,漢還遭到宿敵的伏擊——復仇心切的加里斯·施賴克對漢大打出手,差點打敗他。結果這名老海盜卻被一名追捕漢的賞金獵人殺死。這名賞金獵人又反過來被漢殺死。漢給這具匿名的屍體穿上自己的衣服,賦予“維克·德拉戈”的假身份,還燒毀了他的臉。從此,他恢復漢·索羅之名,身份是帝國軍校學員。

《赫特人開局》

23歲時,漢·索羅以優異的成績從卡裡達的帝國軍校畢業,獲得中尉軍銜。一年後,他為了解救一個叫丘巴卡的伍基人奴隸而擊暈帝國軍官普特·奈克拉斯。

漢從普特·奈克拉斯手裡解救了丘巴卡。

漢雖然被趕出了帝國軍隊,但從此獲得了追隨他一生的朋友——因為丘巴卡欠了漢的“生命債”。在軍校老同學馬科·斯平斯的幫助下,漢在走私圈聲名鵲起,人人都知道他是無與倫比的飛行員。多次以極短的距離飛躍科舍爾航線後,漢引起了赫特人賈巴的注意。

從伊萊西亞逃跑導致漢的頭上依然有巨額賞金,因此他被賞金獵人波巴·費特盯上了。費特向漢射了一支毒鏢,暫時麻痹了他。但一名年輕的賭徒救了這名走私者。他就是蘭多·卡瑞辛。蘭多用同一支毒鏢對付費特,反敗為勝。漢與蘭多都不是殘忍的殺手,所以沒有殺死毫無反抗能力的費特,而是饒了他一命。

蘭多想雇傭最優秀的飛行員。他自己也想成為一名飛行員。於是,他送給漢一艘新飛船,換取漢教自己開飛船。漢把這艘新飛船命名為“布裡婭號”。

無法無天的赫特空間日益成為帝國安全與秩序上的污點。多年來,星區總督薩恩·希爾德收受赫特人的賄賂,對觸目驚心的貪贓枉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皇帝親自要求他進行內部整頓後,他計畫背叛金主,對臭名昭著的“走私者之月”納沙達實施嚴打。赫特人急於阻止任何影響他們生意的帝國行動,遂派了一名人類使者去科洛桑會見希爾德。這名使者就是26歲的漢·索羅。

漢震驚地發現他的前女友布裡婭·撒倫現在似乎是希爾德總督的情婦。這一變故使漢心煩意亂,沒能勸阻希爾德。但漢瞭解到溫斯特爾·格裡蘭克斯將軍將指揮帝國特遣隊進攻納沙達。於是,赫特人轉而賄賂格裡蘭克斯將軍,讓他洩露進攻計畫,從而使赫特人能組織走私者艦隊實施有針對性的防禦策略。漢的“布裡婭號”和蘭多的“千年隼號”都作為走私者艦隊的一部分參加了這場戰鬥。帝國戰敗後,希爾德總督自殺,漢見證了格裡蘭克斯將軍被達斯·維達掐死。

《義軍黎明》

當漢·索羅還在證明自己是無與倫比的飛行員兼走私者時,布裡婭為建立早期義軍基層組織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雲城,她與奧德朗抵抗運動領袖會晤,敦促他們成立義軍同盟。她還與卡希克的伍基人地下組織會面。她甚至領導了幾次對伊萊西亞奴隸營地的進攻,儘管她依然在克服“狂喜”癮導致的精神傷害。

漢·索羅從蘭多·卡瑞辛手裡贏得“千年隼號”。

漢在此期間經歷了很多事。27歲時,在激烈的雲城薩巴克巡迴賽中,他從蘭多·卡瑞辛手裡贏得了“千年隼號”。隨後,他們趕往卡希克,漢驚訝地獲悉198歲的丘巴卡居然與一名叫馬拉托巴克的伍基人女子結婚了。另外,他們的雇主赫特人賈巴在黑社會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初創的起義運動需要資金來維持運營。布裡婭決定求助於赫特人的德西利吉克氏族,讓他們資助起義者打擊敵對的貝薩迪氏族在伊萊西亞的生意。在開往納沙達的星際航班“帝國女王號”上,布裡婭遇到蘭多·卡瑞辛,發現他是漢的朋友之一。還沒等她向蘭多詢問漢的近況,波巴·費特就出現俘虜了他倆。幸虧蘭多的前女友德雷婭·倫塔爾帶著一群海盜登船,布裡婭和蘭多才逃過一劫。布裡婭欽佩這群黑道人士的足智多謀,意識到在打擊帝國和伊萊西亞的行動中,他們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布裡婭·撒倫

布裡婭找到十年前的戀人、現已29歲的漢,請求他招募走私者參加她的任務。布裡婭承諾,事成之後會給走私者們豐厚的報酬。漢隨即把蘭多勸誘進任務。在短暫的團聚中,漢與布裡婭愛火重燃,如膠似漆。不料,伊萊西亞的邪教被鏟平後,義軍沒收了全部戰利品,因為他們正準備對帝國發動一場大型軍事行動,急需資金。一無所獲的蘭多和其他走私者覺得漢騙了他們,與漢大吵一架後不歡而散。而漢也覺得布裡婭背叛了他。

漢·索羅投棄賈巴的貨物。

掙錢心切的漢為賈巴接了一個飛躍科舍爾航線的危險運輸任務。結果,意外出現的帝國巡邏隊迫使漢投棄了他的貨物。這導致他欠了賈巴一大筆錢。儘管如此,漢和丘巴卡還是在這次任務中創造了在12秒差距內完成科舍爾航線的記錄。

與此同時,布裡婭和她的血手中隊截獲了送往托普拉瓦的死星圖表。然後,他們將這份設計圖發送給奧德朗領事船“坦蒂夫四號”上的萊婭·奧迦納公主。帝國軍隊包圍了布裡婭和她手下的義軍間諜。布裡婭知道被俘後一定會遭到嚴刑拷打,於是在帝國軍抓住她之前服毒自盡。

在莫斯艾斯利小酒館遇到歐比-旺·克諾比和盧克·天行者的前一天,漢得悉了布裡婭的死訊。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是波巴·費特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的。

比較電影《遊俠索羅》和小說《漢·索羅三部曲》

作為漢的老闆兼導師,小說裡的加里斯·施賴克顯然被拆分成了電影裡的毗羲夫人和托拜西·貝克特兩個角色。毗羲夫人像加里斯·施賴克一樣,收養流浪兒,讓他們去街頭行竊。當然,加里斯·施賴克是遨遊太空的人類,而毗羲夫人是躲在地下的格林達利德人(Grindalid)。托拜西·貝克特則像加里斯·施賴克一樣,讓漢·索羅看到了黑道的殘酷,最後被漢·索羅親手殺死。

小說裡的布裡婭·撒倫被拆分成了最近兩部《星球大戰》外傳電影裡的兩位女主角,即琴·厄索和琦拉。琴·厄索像布裡婭·撒倫一樣把死星設計圖傳給萊婭公主,最後英勇就義;琦拉與布裡婭·撒倫一樣是漢·索羅的初戀情人,但在漢加入卡裡達的帝國軍校前與他分別,後來成為反派的情婦,在漢加入黑道後與漢偶遇。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裡,這個反派的上級是帕爾帕廷皇帝,而在電影裡,這個反派的上級是摩爾。

在小說裡,漢解救丘巴卡是他成為逃兵的直接原因。但在電影裡,漢則是在成為逃兵的過程中救了丘巴卡。兩部作品裡的因果關係正好相反。

在小說裡,漢與蘭多的相遇是因為波巴·費特。而在電影裡,漢與蘭多的相遇與波巴·費特完全無關,波巴·費特也沒有在電影裡被提及。

漢駕駛“千年隼號”在12秒差距內跑完科舍爾航線的過程在小說和電影裡基本一致,只不過電影裡多了巨型觸手怪蘇馬弗米諾思。但在小說裡,漢在科舍爾航線上因為遇到帝國巡邏隊而拋棄了賈巴的貨物,這成為他欠賈巴錢的直接原因。在電影裡,這一切與賈巴都沒什麼關係,因為電影劇情發生在漢遇到賈巴之前。

漢從蘭多手裡贏得“千年隼號”的牌局在小說和電影裡也基本一致,只不過小說裡的這場牌局發生在貝斯平的雲城,而電影裡的這場牌局似乎與雲城無關。

| 作者 | 南方戰士,星球大戰中文網站長,業餘生活全獻給星戰了。


萬多

萬多的全稱是萬多1號行星(Vandor-1)。這顆行星的名字最早出自200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科洛桑與核心世界》(Coruscantand the Core Worlds),是科洛桑星系的第三顆行星。《遊俠索羅》將它引入了正史。但根據正史參考書《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描繪,這顆行星位於銀河系的中環,不再位於核心世界的科洛桑星系。

薩瓦林(Savareen)

行星薩瓦林最早出自199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銀河指南9:環區碎片》(Galaxy Guide 9: Fragments from the Rim)。2017年的參考書《最後的絕地:視覺圖典》把它引入了正史。薩瓦林在正史和傳說中的設定幾乎一模一樣,都以白蘭地出名。

西克拉塔星團

西克拉塔星團最早出自1995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銀河指南12:異族人——敵與友》(GalaxyGuide 12: Aliens — Enemies and Allies)。2017年的小說《加入抵抗組織》(Join the Resistance)把它引入了正史。

格利安塞爾姆(Glee Anselm)

托拜西·貝克特多次提到的“格利安塞爾姆”最早是為2002年的電影《克隆人的進攻》創作的行星,後來相關劇情被剪掉了。儘管如此,它還是被《克隆人的進攻》小說版和官方電影行銷網站“全息網”(HoloNetNews.com)所提及。2009年10月,《克隆人戰爭》第二季第10集《原力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Force)把它引入了正史。格利安塞爾姆是絕地大師基特·菲斯托(Kit Fisto)的母星。

斯卡裡夫(Scarif)

漢、琦拉、貝克特、德賴登等人在討論去哪裡獲取核芯素時一度提到“斯卡裡夫”。這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行星。義軍同盟的“俠盜一號”小隊正是從那裡偷竊到了帝國死星的設計圖,為盧克·天行者在《新的希望》裡摧毀死星打下堅實的基礎。

費盧西亞(Felucia)

蘭多提到了“費盧西亞”。費盧西亞是為2005年的電影《西斯復仇》創作的行星,克隆人戰爭的戰場之一。那裡以光怪陸離的生態圈而聞名。

卡裡達軍校(Carida Academy)

漢·索羅就讀的帝國軍校位於行星卡裡達(Carida)。卡裡達軍校最早出自1994年的小說《絕地學院三部曲》(The Jedi Academy Trilogy)。在行星卡裡達被超級武器“滅日者”(Sun Crusher)摧毀前,卡裡達軍校一直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裡最著名的軍校,沒有之一。2013年的《克隆人戰爭》第五季第13集《有進無退》(Point of No Return)把行星卡裡達引入了正史;2015年的小說《前線:黃昏連》(Battlefront: Twilight Company)把卡裡達軍校引入了正史。

桑希(Santhe)

在無底洞附近,琦拉提到三年前漢帶她飆車的地方是桑希的船廠。桑希家族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利亞納任務》(Mission to Lianna)。這個發源於行星利亞納的家族是銀河系最大的軍火商之一。2016年的參考書《政治宣傳:銀河系說服藝術史》(Propaganda: AHistory of Persuasive Art in the Galaxy)把桑希家族引入了正史。

科雷利亞工程公司(Corellia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漢對蘭多說自己的父親曾在CEC的工廠工作。CEC是“科雷利亞工程公司”的縮寫,其全名最早在1987年的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讀物《星球大戰資料集》(The Star WarsSourcebook)裡提及,2014年的《埃茲拉的賭博》(Ezra'sGamble)把這個名字引入了正史。科雷利亞工程公司是銀河系三大造船廠之一,另外兩大是誇特動力船塢(KuatDrive Yards)和西納艦隊系統(Sienar Fleet Systems)。“千年隼號”、“幽靈號”、“坦蒂夫四號”等著名飛船都是科雷利亞工程公司的產品。

沼澤士兵(Swamp trooper)

漢·索羅在明阪服役的兵種叫沼澤士兵,也叫泥地士兵(Mudtrooper)。這個兵種最早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迷霧行星》(Planet of theMists)。《遊俠索羅》把沼澤士兵引入了正史。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駐紮在明阪的沼澤士兵隸屬于第224帝國裝甲師(224th Imperial Armored Division),由《克隆人戰爭》第一季第5集《新兵上陣》裡提到的共和國第224部隊改制而來。

《蘭多·卡瑞辛歷險記》(The Lando Calrissian Adventures)

《蘭多·卡瑞辛歷險記》出版於1983年,作者L. 尼爾·史密斯。本書由三冊組成,講述了蘭多與機器人武菲·拉(Vuffi Raa)的三次奇妙冒險經歷。雖然這套小說現在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但《遊俠索羅》通過蘭多的臺詞把小說裡的三個關鍵元素引入了正史。

1、星洞星雲

星洞星雲,又稱索恩博卡星雲,最早出自《蘭多·卡瑞辛與索恩博卡星洞》(Lando Calrissian and theStarcave of ThonBoka)。裡面住著巨型智慧生物奧斯瓦夫特人(Oswaft)。他們長得像蝠鱝,體長達500到1000米,天生具備超空間航行能力。在星洞星雲,蘭多·卡瑞辛幫助奧斯瓦夫特人抵抗帝國的入侵。

2、奧塞恩小行星帶(Oseonasteroid belt)

奧塞恩小行星帶出自《蘭多·卡瑞辛與奧塞恩火焰風》(Lando Calrissianand the Flamewind of Oseon)。當地的名字是以發現者加德弗裡·奧塞恩(Gadfrey Oseon)命名的。奧塞恩星系是銀河系的旅遊勝地之一,住著很多有錢人。

3、沙魯人

沙魯人出自《蘭多·卡瑞辛與沙魯人的心靈豎琴》(Lando Calrissian andthe Mindharp of Sharu)。沙魯人在幾萬年前就已經發展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了更強大的異族文明而故意隱藏自己的城市、科技甚至智慧。後來,蘭多·卡瑞辛發現了他們的歷史記錄和心靈豎琴。而拉法星系(Rafa system)的達特斯·梅爾總督(Governor Duttes Mer)無意中啟動了這把豎琴後,整個沙魯文明重現天日。這件事一度轟動全銀河。

派克人

在科舍爾上管理香料礦場的是派克人奎·托爾賽特(Quay Tolsite)。派克人出自《克隆人戰爭》第五季,是喬治·盧卡斯開發的種族之一。他們的派克辛迪加(Pyke Syndicate)是摩爾領導的黑幫組織暗影集團(Shadow Collective)的一部分。

吉戈人(Gigoran)

“千年隼號”船員逃離科舍爾期間,可以在人群中看到一個吉戈人的背影。高大的吉戈人發源于行星吉戈(Gigor)。在外星球活動時,他們的嘴上一般會戴一個翻譯器。吉戈人出自1994年11月的《星球大戰冒險雜誌》(Star Wars Adventure Journal)第4期。2016年的《俠盜一號》把吉戈人引入了正史。

邁諾克(Mynock)

裡奧提到了“邁諾克”。邁諾克出自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當時在太空蛞蝓的嘴裡,邁諾克的突然出現嚇壞了萊婭公主。邁諾克是一種生活在太空裡的矽基動物,以星際飛船的動力為食。

班薩(Bantha)

漢和蘭多第一次賭博時提到了“班薩”。班薩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班薩原產於行星塔圖因,但在全銀河系都有養殖。班薩渾身都是寶:本身可以當役畜、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做衣服、糞便可以做燃料。

卡希克(Kashyyyk)與穆夫牛擠奶工(Moof milker)

漢在明阪的地牢裡第一次見到丘巴卡時,罵他是來自卡希克的穆夫牛擠奶工。卡希克是丘巴卡的母星,最早出自1978年的電視電影《星球大戰假日特集》,並在2005年的電影《西斯復仇》中出鏡,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出現的星球之一。“穆夫牛”最早出自1999年的漫畫《共和國》的第一個故事單元,是行星瑟裡亞(Cerea)的一種役畜,但“穆夫牛擠奶工”作為一句漢的粗話髒話則最早出自2015年的電影《原力覺醒》。

雲騎士(Cloud-Riders)

恩菲斯·内斯特(Enfys Nest)的幫派叫“雲騎士”。這個組織出自1977年到1978年出版的漫威《星球大戰》漫畫第8~10期。《遊俠索羅》把他們引入了正史。但漫畫裡的雲騎士與義軍沒什麼關係,是純粹的匪幫。

在《遊俠索羅》裡,雲騎士騎的飛梭摩托之一叫“阿羅根圖斯-X天刃-221飛梭摩托”(Arrogantus-XSkyblade-221 swoop bike):

這個名字顯然是以漫畫裡雲騎士的領導人命名的——他叫塞爾吉-X·阿羅根圖斯(Serji-X Arrogantus)。

羅迪亞人(Rodian)

在雲騎士裡,有一名成員是羅迪亞人。這個種族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被漢射殺的賞金獵人格裡多就是羅迪亞人。四十多年來,羅迪亞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異族人之一。他們發源于行星羅迪亞(Rodia),幾乎在銀河系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他們。

薩巴克(Sabacc)

薩巴克最早在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小說版裡被提及,但電影正片沒有提到它。1989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冒險書《雲城危機》(Crisis onCloud City)確定了薩巴克牌的規則。2014年的小說《新的黎明》(A New Dawn)把薩巴克牌引入了正史。

德賈裡克棋(Dejarik)原來有十枚棋子!

德賈裡克棋最早出現在1977年的《新的希望》裡,當時丘巴卡正和機器人對弈,棋盤上有八枚棋子。它們對應的名稱如下:

四十年來,《星球大戰》影迷們一直只知道德賈裡克棋有八枚棋子,但《遊俠索羅》更新了這個設定——原來德賈裡克棋可以有十枚棋子:

如上圖所示,前八枚棋子與《新的希望》裡的八枚棋子一一對應,但9號紅色棋子和10號綠色棋子是此前從未見過的。

那麼這兩枚棋子為什麼會沒有出現在《新的希望》裡呢?其實下一個鏡頭就有解釋了。憤怒的丘巴卡用手臂重重地掃過棋盤,導致這兩枚棋子損壞。首先是10號綠色棋子在一閃後消失:

然後是9號紅色棋子的全息圖像橫向扭曲後消失:

這兩枚棋子消失時,它們在棋盤側面對應的按鈕也在一閃過後變暗。所以,這兩枚棋子其實是被丘巴卡弄壞的。

而在現實世界,德賈裡克棋的設計者菲爾·蒂皮特(Phil Tippett)和喬恩·伯格(Jon Berg)曾透露,他們在四十年前確實設計了八枚以上的棋子,但喬治·盧卡斯只用了其中八枚,因為他覺得夠用了。這次,《遊俠索羅》劇組重新啟用了當年沒用的兩枚棋子,它們的概念模型如下:

目前這兩枚棋子的名字尚未被公佈。

博斯克(Bossk)

博斯克最早出自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和1983年的《絕地歸來》。他的種族是特蘭多沙人(Trandoshan);他的職業是賞金獵人。三十多年來,從傳說到正史,他一直是《星球大戰》小說、漫畫、遊戲、動畫連續劇等各類作品裡的常客。在2014年出版的正史小說《埃茲拉的賭博》(Ezra's Gamble)裡,他甚至在洛塔(Lothal)與埃茲拉合作,一同扳倒了一名腐敗的帝國官員。

紮恩人(Xan)

與博斯克一同被提到的還有“紮恩姐妹”。紮恩人出自1992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資料集《銀河系的行星,第二卷》(Planets of the Galaxy, Volume Two),是一個體型瘦小的種族。2015年的小說《餘波》把紮恩人引入了正史。

奧拉·辛(Aurra Sing)

蘭多提到托拜西·貝克特殺掉了奧拉·辛。奧拉·辛最早出自1999年的電影《幽靈的威脅》1小時01分10秒~12秒(以藍光版為准),是一名在塔圖因觀看飛梭車賽的無名觀眾。雖然只出鏡了兩秒,而且沒有臺詞,但這個角色在影迷中廣受歡迎。於是,她成為《星球大戰》小說、漫畫、遊戲、動畫連續劇等各類作品裡的常客。她是人類和不明異族的混血兒,著名賞金獵人之一。在2006年出版的小說《原力傳承:風暴》(Legacy of the Force:Tempest)裡,至少91歲高齡的她依然在當刺客。不過,這本小說現在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不是正史。

摩爾(Maul)

摩爾的出現是《遊俠索羅》的最大驚喜之一。20年前,摩爾在《幽靈的威脅》裡的驚豔亮相讓全球影迷歎為觀止。他是達斯·西迪厄斯(希夫·帕爾帕廷)的第一個徒弟,千年來絕地認識的第一位西斯尊主。在納布軍民反抗貿易聯盟入侵期間,他以炫麗的光劍技法刺死了絕地大師奎-岡·金。作為《幽靈的威脅》裡的主要反派,他在影片最後被歐比-旺·克諾比腰斬,落入萬丈深淵。

然而,他並沒有死。2011年,他拖著半截身體在正史動畫連續劇《克隆人戰爭》第三季裡強勢回歸。隨後,他的母親塔爾津(Talzin)為他裝上了機械雙腿。從此,摩爾便作為協力廠商勢力參與克隆人戰爭,組織暗影集團(Shadow Collective),糾集銀河系的黑幫同時對抗共和國與西斯。派克辛迪加、黑日、曼達洛超級突擊隊(Mandalorian super commando)等都曾是暗影集團的一部分。摩爾一度成為曼達洛的統治者,親手殺死了歐比-旺·克諾比的前女友——曼達洛人的莎廷·克裡茲女公爵(Duchess Satine Kryze)。

《遊俠索羅》之後,摩爾顯然又成了孤家寡人。因此他在正史動畫連續劇《義軍崛起》裡企圖收埃茲拉為徒。不過,在2017年的《義軍崛起》第三季第20集,摩爾在塔圖因再次遇到歐比-旺·克諾比。這一次,歐比-旺終於把摩爾劈死了——因為他是豎著劈的。

在《遊俠索羅》裡,摩爾的那把光劍似乎就是《義軍崛起》裡那把。

摩爾亮相時響起的背景音樂就是《命運決戰曲》(Duel of the Fates),即他在《幽靈的威脅》裡與奎-岡·金決鬥時的背景音樂。

摩爾所在行星達索米爾(Dathomir)就是他的母星,最早出自1994年的小說《向萊婭公主求婚》,是《星球大戰》衍生宇宙最常提及的星球之一,2011年被《克隆人戰爭》第三季第12集《暗夜姐妹》(Nightsisters)引入正史。

《遊俠索羅》裡的摩爾和《幽靈的威脅》裡的摩爾都由雷·派克(Ray Park)飾演。但《遊俠索羅》裡為摩爾配音的不是雷·派克,而是薩姆·威特沃(SamWitwer)。薩姆·威特沃先前為《克隆人戰爭》和《義軍崛起》裡的摩爾配音,還在《原力釋放》系列遊戲裡扮演了主角“弑星者”蓋倫·馬雷克。

威澤爾(Weazel)

除了摩爾,另一位來自《幽靈的威脅》的老角色是韋澤爾。在《幽靈的威脅》裡,他是飛梭車賽包廂裡的觀眾之一,就坐在沃圖(Watto)的邊上,時不時地會與沃圖交流。二十年後,到了《遊俠索羅》的時代,他成了恩菲斯·内斯特手下的一名雲騎士。

韋澤爾的扮演者始終是著名的《星球大戰》演員瓦立克·大衛斯(Warwick Davis)。這是瓦立克·大衛斯時隔三十年後再次參演一部由羅恩·霍華德執導的盧卡斯影業的電影。上一次是1988年的奇幻片《威洛》(Willow)。

“管子”(Tubes)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在恩菲斯·内斯特手下有一名神秘的狙擊手是托格納人(Tognath),綽號“管子”。他的裝束和綽號都非常像《俠盜一號》裡的“雙管”本西克(Benthic"Two Tubes")。托格納人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種族,來自行星亞爾托格納(Yar Togna)。在外星球,他們一般都戴著雙管呼吸面罩以處理對托格納人而言有毒的氧氣。亞爾托格納被帝國征服和佔領後,托格納人紛紛作為難民出逃。

裡奧·杜蘭特(Rio Durant)

長著四條手臂的裡奧·杜蘭特是阿登尼亞人(Ardennian)。為他配音的是著名電影人喬恩·法夫羅(Jon Favreau)。 喬恩·法夫羅先前在《克隆人戰爭》中為超凡維茲拉(Pre Vizsla)配音;《星球大戰》官方網站已經宣佈,喬恩·法夫羅是未來《星球大戰》真人電視劇的執行製片人兼編劇。

臘拉基利(Ralakili)

與L3-37發生衝突的那個人叫臘拉基利。他由《遊俠索羅》導演羅恩·霍華德的弟弟克林特·霍華德(ClintHoward)客串。

塔姆·波斯拉(Tam Posla)

漢·索羅與蘭多·卡瑞辛第一次在薩巴克賭桌上鬥嘴時,可以看見塔姆·波斯拉站在漢的背後。塔姆·波斯拉是為2016年的《俠盜一號》創作的人物,出現在了《俠盜一號》的第二段預告片裡,但並沒有在《俠盜一號》正片裡出現。他是一個來自米爾韋恩(Milvayne)的員警。他後來的故事記載在正史漫畫《阿芙拉博士》(DoctorAphra)裡。原來他是一個半機器人,全身大部分肢體和器官都被替換成了機器。他還是一個同性戀,與凱辛·柏格(Caysin Bog)是情侶。凱辛·柏格就是上面《俠盜一號》正式預告片截圖左邊的那個無頭人。

無顱骨人(Decraniated)

在德賴登·沃斯的飛船上,可以看見“無顱骨人”服務員。他們最早出現在2016年《俠盜一號》裡的傑達街頭,大都是被非法切除大腦的傷患或殘疾人。他們的大腦被替換成了機器,導致他們成為沒有思想的、任人擺佈的半機器人。

曼達洛盔甲(Mandalorian Armor)

德賴登·沃斯有一套曼達洛人的盔甲。《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裡的詹戈·費特和《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裡的波巴·費特就穿著曼達洛人的盔甲。四十多年來,在大多數《星球大戰》作品裡都能看到曼達洛人的影子;曼達洛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群體之一。曼達洛人主要生活在曼達洛星區(Mandalore sector),有著尚武的傳統,對銀河系的歷史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西斯全息記錄儀(Sith holocron)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德賴登·沃斯收藏著一個改造過的西斯全息記錄儀。他打算把這個西斯全息記錄儀送給合適的資助者。西斯全息記錄儀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漫畫《絕地傳奇》(Tales of the Jedi)。《義軍崛起》將其引入了正史。

邁塔格水晶(Mytag crystal)頭骨

按照《遊俠索羅官方指南》的設定,德賴登·沃斯收藏著一個暴君希姆(Xim theDespot)邁塔格水晶頭骨。暴君希姆和邁塔格水晶頭骨出自1980年的小說《漢·索羅與失落的遺產》(Han Solo and the Lost Legacy),現在都已被引入正史。暴君希姆是舊共和國建立前的一位史前征服者。

經典臺詞

“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是《星球大戰》第二著名的臺詞,僅次於“願原力與你同在。”這句幾乎在每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都會出現。但從《最後的絕地》開始,這句臺詞的出現方式變了。在《最後的絕地》裡,機器人BB-8用二進位語說了這句話;在《遊俠索羅》裡,“bad”變成了“good”。

“Punch it!”也是《星球大戰》經典臺詞。漢·索羅在加速“千年隼號”時都會喊這句。另外,凱西安·安多在《俠盜一號》裡加速U翼、波·達默龍和康尼克斯中尉在《最後的絕地》裡加速X翼和U-55軌道起重船時,都喊過“Punchit!”

蘭多對漢說:“我恨你(I hate you)!”漢回答:“我知道(I know)。”這段對話顯然是向《帝國反擊戰》裡萊婭對漢的表白致敬。當時漢即將被碳凝,萊婭說:“我愛你(I love you)!”漢回答:“我知道(I know)。”

L3-37向蘭多·卡瑞辛抱怨說:“They don't even serve our kind here.”這句話顯然是向《新的希望》裡的一句經典臺詞致敬。當時C-3PO和R2-D2跟隨盧克·天行者走進莫斯艾斯利小酒館,結果酒保伍爾(Wuher)說:“We don't serve their kind here.”暗示他對機器人的歧視。

丘巴卡的年齡

2003年的《星球大戰》桌面角色扮演遊戲補充資料集《終極異族人集》(Ultimate Alien Anthology)裡,伍基人的生命週期大致如下:

12歲到18歲,少年期;

18歲到300歲,青年期;

300歲到350歲,中年期;

350歲以上,老年期。

所以,190多歲的丘巴卡依然是年輕人。

漢的姓

在《遊俠索羅》裡,漢的姓“索羅”是帝國徵兵官德羅德·蒙布林(Drawd Munbrin)隨便取的。但在《星球大戰》傳說裡,漢很有可能是科雷利亞落魄的皇室後裔。按照1994年的小說《向萊婭公主求婚》(The Courtship of PrincessLeia)的記載,整個科雷利亞星區曾經由科雷利亞帝國統治。銀河帝國成立前293年,科雷利亞帝國國王貝雷思龍·伊·索羅(Berethron eSolo)實行了民主改革,終結了科雷利亞星區的絕對君主制。漢·索羅很有可能就是貝雷思龍的後裔,但到漢·索羅這一代,索羅家族早就沒有了貴族特權,淪落為底層平民。當然,這些都不是正史。在《星球大戰》正史裡,漢的姓氏來源以《遊俠索羅》為准。

DL-44重型爆能手槍

托拜西·貝克特扔給漢的那把DL-44重型爆能手槍後來被漢用了一輩子,在電影正傳三部曲和《原力覺醒》裡都出現了。

漢·索羅的骰子

漢·索羅的骰子先前出現在《新的希望》54分55秒~58秒(以藍光版為准)和《最後的絕地》。

“千年隼號”的頭部

在先前的《星球大戰》電影裡,“千年隼號”的頭部都是分叉的結構。在《遊俠索羅》中,我們知道在分叉結構的前部原來有一個可分離的逃生艙。而根據2011年的參考書《千年隼號完全圖解》(Millennium FalconOwner's Workshop Manual)的設定,這種YT-1300輕型貨船的前部分叉結構中間可以對接一艘貨物裝卸外用機動艇(Freight-loading external rover,簡稱F-LER)。肯納曾計畫發售F-LER的玩具:

後來肯納取消了這款玩具。不管是這本參考書還是這款未發售的玩具,現在都是傳說,不是正史。在正史裡,“千年隼號”的頭部設定以《遊俠索羅》為准。

科雷利亞VCX-100

漢初識蘭多時,謊稱自己有一艘“科雷利亞VCX-100飛船”可以作為賭注。在2014年開播的動畫連續劇《義軍崛起》裡,主角團隊乘坐的“幽靈號”(Ghost)就是一艘VCX-100輕型貨船。

AV-21

漢提到自己小時候偷竊過AV-21。AV-21最早出自2003年開服、2011年關服的《星球大戰》網遊《星系》(Galaxies),是一種昂貴的高性能陸行艇。《遊俠索羅》把AV-21陸行艇引入了正史。

T-15

在明阪的戰壕裡,帝國士兵在閒聊時提到T-15。而在2016年的《俠盜一號》裡,也有兩名帝國衝鋒隊員在斯卡裡夫閒聊時提到T-15。目前尚不清楚電影裡的T-15到底是什麼東西。

“塔姆特爾·斯克裡奇(Tamtel Skreej)的盔甲”

托拜西·貝克特抵達科舍爾時,穿的盔甲與蘭多在《絕地歸來》裡營救漢·索羅時的盔甲幾乎一模一樣。當時,蘭多以“塔姆特爾·斯克裡奇”的假名潛伏在赫特人賈巴的宮殿裡。

抑制螺栓(restraining bolt)

在科舍爾的香料礦裡,L3-37撬掉了機器人身上的抑制螺栓才解放機器人。抑制螺栓出自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是一種確保機器人服從的設備,在《星球大戰》作品裡非常常見。

塔克(Tak)

在科舍爾香料礦暴動場景裡,丘巴卡和伍基人奴隸“薩格瓦”(Sagwa)碰頭道別時,鏡頭切換至一個人類奴隸在大喊: “Sagwa! This way!”這個人類奴隸叫“塔克”,由安東尼·丹尼爾斯(AnthonyDaniels)飾演。

安東尼·丹尼爾斯是目前唯一一位參演了所有《星球大戰》電影的演員。他在先前的《星球大戰》電影裡飾演機器人C-3PO。《遊俠索羅》是第一部沒有C-3PO和R2-D2出鏡的《星球大戰》電影,但安東尼·丹尼爾斯依然亮相了。

另一方面,“塔克”這個角色本身是以傳奇電影人藤本隆(Takashi Fujimoto)命名的。藤本隆是《沉默的羔羊》的電影攝影師,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球大戰》劇組裡擔任第二攝製組攝影師。

漢與蘭多的擁抱

第二次打牌前,漢與蘭多的擁抱方式跟《帝國反擊戰》裡漢與蘭多在貝斯平雲城的擁抱方式簡直一模一樣。

蘭多是如何把“千年隼號”輸給漢的

在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裡,漢提到他光明正大地從蘭多手裡贏得了“千年隼號”。在1998年的小說《義軍黎明》(Rebel Dawn)裡,這場薩巴克牌賽發生在貝斯平的雲城。不過這是傳說,已經不是正史了。

鐵手功

琦拉練的“鐵手功”最早出自1996年的《帝國陰影》小說,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徒手格鬥技藝。1997年,盧卡斯藝界甚至在PlayStation平臺發行了一款《星球大戰》格鬥遊戲,就叫《鐵手功大師》(Masters of Teräs Käsi)。2015年的手機遊戲《起義》(Uprising)把鐵手功引入了正史。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正史參考書《最後的絕地:視覺圖典》提到,鐵手功是斯努克的精銳近衛隊練習的武術之一。

科洛爪魚(Colo claw fish)

德賴登·沃斯提出請漢吃“科洛爪魚”。科洛爪魚最早出自1999年的《幽靈的威脅》。當時奎-岡·金、歐比-旺·克諾比和加·加·賓克斯正乘坐一艘岡根人的邦戈潛艇(bongo sub)在納布的水下穿行,在那一幕經典的“大魚吃小魚”片段中,科洛爪魚就是攻擊他們的水下生物之一。

梵弦琴(Valachord)

托拜西·貝克特提到他想學“梵弦琴”。梵弦琴出自正史小說《餘波三部曲》。《原力覺醒》裡的“響指”韋克斯利(Snap Wexley)就很擅長彈奏這種樂器。

“漢先開了槍!”(Han Shot First!)

漢沒等托拜西·貝克特把話說完就開槍射殺了他。這一幕呼應了漢在《新的希望》裡開槍射殺了格裡多(Greedo)。這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經典老梗。

簡單來說,1977年的《新的希望》裡,漢·索羅直接開槍把格裡多殺死了,但在1997年的《新的希望》特別版裡,喬治·盧卡斯把這一幕改成格裡多先開槍,但射偏了,然後漢·索羅反擊,打死了格裡多。(當時出版的配套小說和漫畫對這一幕都模糊處理,因此受影響的只有電影。)

這一修改被很多忠於原版的星戰迷詬病:

1、原版更能突顯漢·索羅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特別版把漢·索羅改成一個自衛反擊的英雄實在沒必要。

2、格裡多又不是帝國衝鋒隊,在這麼近的距離,他不可能射偏。

為了平息民憤,在2004年的DVD版裡,喬治·盧卡斯把這一幕改成了漢·索羅和格裡多同時開槍,只不過格裡多略微射早了零點幾秒而已。這樣就能說明漢·索洛確實早起殺意。

至於格裡多為什麼會近距離射偏,有一種解釋認為格裡多當時本不想開槍,而是他的槍走火了。

從此以後,“漢先開了槍!”(Han Shot First!)就成為在《星球大戰》影迷和主創人員中間廣為流傳的經典老梗,出現在不計其數的作品和活動中。甚至連喬治·盧卡斯本人都會穿印有這句話的衣服自嘲:

另外,“Han Shot First”這句話本身的直接出處是1979年4月出版的《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小說《漢·索羅在星海盡頭》(Han Solo at Stars' End)。在小說裡,漢·索羅有句經典臺詞:“I happen to like to shoot first,Rekkon. As opposed to shooting second.”

《銀河邊緣》(Galaxy's Edge)

《銀河邊緣》是迪士尼正在建設的《星球大戰》主題公園,將從2019年開始陸續在美國和法國的三個迪士尼樂園裡開園。《遊俠索羅》提到了兩個與《銀河邊緣》相關的彩蛋:

1、黑峰站(Black SpireOutpo st)

L3-37向蘭多提到了“黑峰站”。黑峰站是外環行星巴圖的一個哨站。巴圖曾是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然而,隨著超空間旅行的興起,巴圖掉隊了,它的聲望逐漸被更熱門貿易航路上的行星所超越。今天,巴圖的黑峰站吸引著那些更喜歡遠離主流社會的人,成為一個繁忙的港口,充斥著走私者、流浪行商和在邊疆與未勘測空域間往來的探險家。

2、多克-昂達(Dok-Ondar)

琦拉提到“多克-昂達”在德賴登·沃斯的遊艇上。多克-昂達是一個伊索人(Ithorian)收藏家,專門收藏各類寶藏。

動力機器人(Power droid)

動力機器人是《星球大戰》作品裡最常見的機器人之一,早在1976年12月的第一本《星球大戰》小說和1977年5月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裡就出現了。在先前的作品裡,動力機器人都是人畜無害的移動充電器,這次在《遊俠索羅》裡,一個叫WG-22的動力機器人被改造成了具有破壞力的角鬥士!

科雷利亞街頭的流浪兒

在《遊俠索羅》開頭,毗羲夫人(Lady Proxima)招募了很多科雷利亞街頭的流浪兒行竊,漢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設定顯然源自1997年的小說《天堂陷阱》(The Paradise Snare)。在這本《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小說裡,一個叫加里斯·施賴克(Garris Shrike)的海盜也在科雷利亞街頭招募流浪兒行竊,漢·索羅也是其中之一。當然,《天堂陷阱》顯然屬於《星球大戰》傳說,不是正史。在正史裡,漢的早年經歷以《遊俠索羅》為准。

用熱能榴彈恐嚇黑幫

在《遊俠索羅》開頭,漢用一顆熱能榴彈恐嚇毗羲夫人。這一招後來萊婭公主也用了。在1983年的《絕地歸來》中,偽裝成賞金獵人博什的萊婭公主也用一顆熱能榴彈恐嚇赫特人賈巴。

丘巴卡“手撕鬼子”

在《新的希望》中,漢提到丘巴卡在發怒時會扯掉別人的胳臂。其實,在《原力覺醒》裡,本來就有丘巴卡在瑪茲的城堡裡扯掉昂卡·普拉特胳臂的鏡頭,但這段被剪掉了,沒有進入正片。這次,在《遊俠索羅》裡,丘巴卡終於不負眾望地在電梯裡扯掉了一名科舍爾香料礦衛兵的胳臂。

塔圖因與赫特人

在《遊俠索羅》的最後,漢提到要去塔圖因為大老闆服務。這顯然指的就是赫特人賈巴——他是琦拉提到的“赫特卡特爾”(Hutt Cartel)的最高領導人 ,呼應了《新的希望》裡漢與丘巴卡一開始的境遇。正是日後在塔圖因的經歷改變了漢的一生,讓他逐漸成長為推翻銀河帝國的起義軍大英雄之一。

《漢·索羅三部曲》小說概述

《漢·索羅三部曲》由盧卡斯影業授權矮腳雞圖書出版於1997年和1998年,作者是已故科幻作家安·卡蘿爾·克裡斯平。在2014年4月《星球大戰》新正史建立前,這套小說被認為是介紹漢·索羅在正傳三部曲電影之前生平的最重要作品。現在,這套小說屬於《星球大戰》傳說。從某種意義上,它可以被認為是《遊俠索羅》的“原著”或主要創作靈感來源。

《天堂陷阱》

野蠻的海盜加里斯·施賴克嚴格管理著他的飛船“行商之幸號”。在他的非法勾當中,有一項就是招募街頭流浪兒,讓他們為他乞討和偷竊。9歲的漢·索羅就是這樣被他第一次帶上“行商之幸號”的。後來,漢表現出了其它才能,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魯莽而嫺熟地駕駛飛梭摩托。在“行商之幸號”上,漢主要是被伍基人廚師杜蘭娜帶大的。她讓漢感受到了溫暖,還教會了他伍基人的語言。漢19歲那年,杜蘭娜為了保護他免受施賴克的傷害而犧牲。這迫使漢逃離了“行商之幸號”。他偷偷溜上氧氣勉強夠用的自動貨船“伊萊西亞夢號”,健康完好地來到熱帶行星伊萊西亞。

伊萊西亞是一個由特蘭達蒂爾人祭司掌管的宗教聖所。全銀河系的朝聖者來這裡體驗“狂喜”——一種由亞音速和聲喚起的愉悅狀態,這種和聲正是由特蘭達蒂爾人吟唱。其實,特蘭達蒂爾人的和聲很像一種致幻劑,而這種宗教是邪教。上癮的信徒被迫在香料加工廠裡做苦工,為赫特人的貝薩迪氏族創造利潤。

漢·索羅見證了香料加工廠苦工沉迷於“狂喜”。

漢的駕駛技能令特蘭達蒂爾人高級祭司特倫紮十分滿意,因此他被特蘭達蒂爾人雇傭為香料貨船駕駛員。漢不願透露真名,遂化名“維克·德拉戈”。在周遊伊萊西亞各殖民地的過程中,漢迷上了“朝聖者921號”——她原名布裡婭·撒倫,也來自科雷利亞,後來沉迷於“狂喜”。漢試圖向她證明“狂喜”只是一場騙局。布裡婭雖然願意相信漢的話,但無法戒掉“狂喜”的癮。漢利用他在特倫紮組織裡的影響,把布裡婭從較為難受的工作轉為檔案館員,專門管理特蘭達蒂爾人的大量藝術和古玩收藏品。

漢意識到他愛上了布裡婭,想和她一起逃離伊萊西亞。漢洗劫了特倫紮的財寶,還在香料加工廠裡縱火轉移別人的注意力,從而趁亂與布裡婭偷走特倫紮的星際飛船“護身符號”逃跑。

賣掉特倫紮的財物後,漢和布裡婭發了筆財。他們希望以此一起開始新的生活。漢來到科洛桑,報名加入帝國軍校,回到住處後卻心碎地發現布裡婭留給他一張紙條。原來,布裡婭一直無法擺脫“狂喜”的癮,被迫離開了他。禍不單行,漢還遭到宿敵的伏擊——復仇心切的加里斯·施賴克對漢大打出手,差點打敗他。結果這名老海盜卻被一名追捕漢的賞金獵人殺死。這名賞金獵人又反過來被漢殺死。漢給這具匿名的屍體穿上自己的衣服,賦予“維克·德拉戈”的假身份,還燒毀了他的臉。從此,他恢復漢·索羅之名,身份是帝國軍校學員。

《赫特人開局》

23歲時,漢·索羅以優異的成績從卡裡達的帝國軍校畢業,獲得中尉軍銜。一年後,他為了解救一個叫丘巴卡的伍基人奴隸而擊暈帝國軍官普特·奈克拉斯。

漢從普特·奈克拉斯手裡解救了丘巴卡。

漢雖然被趕出了帝國軍隊,但從此獲得了追隨他一生的朋友——因為丘巴卡欠了漢的“生命債”。在軍校老同學馬科·斯平斯的幫助下,漢在走私圈聲名鵲起,人人都知道他是無與倫比的飛行員。多次以極短的距離飛躍科舍爾航線後,漢引起了赫特人賈巴的注意。

從伊萊西亞逃跑導致漢的頭上依然有巨額賞金,因此他被賞金獵人波巴·費特盯上了。費特向漢射了一支毒鏢,暫時麻痹了他。但一名年輕的賭徒救了這名走私者。他就是蘭多·卡瑞辛。蘭多用同一支毒鏢對付費特,反敗為勝。漢與蘭多都不是殘忍的殺手,所以沒有殺死毫無反抗能力的費特,而是饒了他一命。

蘭多想雇傭最優秀的飛行員。他自己也想成為一名飛行員。於是,他送給漢一艘新飛船,換取漢教自己開飛船。漢把這艘新飛船命名為“布裡婭號”。

無法無天的赫特空間日益成為帝國安全與秩序上的污點。多年來,星區總督薩恩·希爾德收受赫特人的賄賂,對觸目驚心的貪贓枉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皇帝親自要求他進行內部整頓後,他計畫背叛金主,對臭名昭著的“走私者之月”納沙達實施嚴打。赫特人急於阻止任何影響他們生意的帝國行動,遂派了一名人類使者去科洛桑會見希爾德。這名使者就是26歲的漢·索羅。

漢震驚地發現他的前女友布裡婭·撒倫現在似乎是希爾德總督的情婦。這一變故使漢心煩意亂,沒能勸阻希爾德。但漢瞭解到溫斯特爾·格裡蘭克斯將軍將指揮帝國特遣隊進攻納沙達。於是,赫特人轉而賄賂格裡蘭克斯將軍,讓他洩露進攻計畫,從而使赫特人能組織走私者艦隊實施有針對性的防禦策略。漢的“布裡婭號”和蘭多的“千年隼號”都作為走私者艦隊的一部分參加了這場戰鬥。帝國戰敗後,希爾德總督自殺,漢見證了格裡蘭克斯將軍被達斯·維達掐死。

《義軍黎明》

當漢·索羅還在證明自己是無與倫比的飛行員兼走私者時,布裡婭為建立早期義軍基層組織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雲城,她與奧德朗抵抗運動領袖會晤,敦促他們成立義軍同盟。她還與卡希克的伍基人地下組織會面。她甚至領導了幾次對伊萊西亞奴隸營地的進攻,儘管她依然在克服“狂喜”癮導致的精神傷害。

漢·索羅從蘭多·卡瑞辛手裡贏得“千年隼號”。

漢在此期間經歷了很多事。27歲時,在激烈的雲城薩巴克巡迴賽中,他從蘭多·卡瑞辛手裡贏得了“千年隼號”。隨後,他們趕往卡希克,漢驚訝地獲悉198歲的丘巴卡居然與一名叫馬拉托巴克的伍基人女子結婚了。另外,他們的雇主赫特人賈巴在黑社會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初創的起義運動需要資金來維持運營。布裡婭決定求助於赫特人的德西利吉克氏族,讓他們資助起義者打擊敵對的貝薩迪氏族在伊萊西亞的生意。在開往納沙達的星際航班“帝國女王號”上,布裡婭遇到蘭多·卡瑞辛,發現他是漢的朋友之一。還沒等她向蘭多詢問漢的近況,波巴·費特就出現俘虜了他倆。幸虧蘭多的前女友德雷婭·倫塔爾帶著一群海盜登船,布裡婭和蘭多才逃過一劫。布裡婭欽佩這群黑道人士的足智多謀,意識到在打擊帝國和伊萊西亞的行動中,他們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布裡婭·撒倫

布裡婭找到十年前的戀人、現已29歲的漢,請求他招募走私者參加她的任務。布裡婭承諾,事成之後會給走私者們豐厚的報酬。漢隨即把蘭多勸誘進任務。在短暫的團聚中,漢與布裡婭愛火重燃,如膠似漆。不料,伊萊西亞的邪教被鏟平後,義軍沒收了全部戰利品,因為他們正準備對帝國發動一場大型軍事行動,急需資金。一無所獲的蘭多和其他走私者覺得漢騙了他們,與漢大吵一架後不歡而散。而漢也覺得布裡婭背叛了他。

漢·索羅投棄賈巴的貨物。

掙錢心切的漢為賈巴接了一個飛躍科舍爾航線的危險運輸任務。結果,意外出現的帝國巡邏隊迫使漢投棄了他的貨物。這導致他欠了賈巴一大筆錢。儘管如此,漢和丘巴卡還是在這次任務中創造了在12秒差距內完成科舍爾航線的記錄。

與此同時,布裡婭和她的血手中隊截獲了送往托普拉瓦的死星圖表。然後,他們將這份設計圖發送給奧德朗領事船“坦蒂夫四號”上的萊婭·奧迦納公主。帝國軍隊包圍了布裡婭和她手下的義軍間諜。布裡婭知道被俘後一定會遭到嚴刑拷打,於是在帝國軍抓住她之前服毒自盡。

在莫斯艾斯利小酒館遇到歐比-旺·克諾比和盧克·天行者的前一天,漢得悉了布裡婭的死訊。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是波巴·費特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的。

比較電影《遊俠索羅》和小說《漢·索羅三部曲》

作為漢的老闆兼導師,小說裡的加里斯·施賴克顯然被拆分成了電影裡的毗羲夫人和托拜西·貝克特兩個角色。毗羲夫人像加里斯·施賴克一樣,收養流浪兒,讓他們去街頭行竊。當然,加里斯·施賴克是遨遊太空的人類,而毗羲夫人是躲在地下的格林達利德人(Grindalid)。托拜西·貝克特則像加里斯·施賴克一樣,讓漢·索羅看到了黑道的殘酷,最後被漢·索羅親手殺死。

小說裡的布裡婭·撒倫被拆分成了最近兩部《星球大戰》外傳電影裡的兩位女主角,即琴·厄索和琦拉。琴·厄索像布裡婭·撒倫一樣把死星設計圖傳給萊婭公主,最後英勇就義;琦拉與布裡婭·撒倫一樣是漢·索羅的初戀情人,但在漢加入卡裡達的帝國軍校前與他分別,後來成為反派的情婦,在漢加入黑道後與漢偶遇。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裡,這個反派的上級是帕爾帕廷皇帝,而在電影裡,這個反派的上級是摩爾。

在小說裡,漢解救丘巴卡是他成為逃兵的直接原因。但在電影裡,漢則是在成為逃兵的過程中救了丘巴卡。兩部作品裡的因果關係正好相反。

在小說裡,漢與蘭多的相遇是因為波巴·費特。而在電影裡,漢與蘭多的相遇與波巴·費特完全無關,波巴·費特也沒有在電影裡被提及。

漢駕駛“千年隼號”在12秒差距內跑完科舍爾航線的過程在小說和電影裡基本一致,只不過電影裡多了巨型觸手怪蘇馬弗米諾思。但在小說裡,漢在科舍爾航線上因為遇到帝國巡邏隊而拋棄了賈巴的貨物,這成為他欠賈巴錢的直接原因。在電影裡,這一切與賈巴都沒什麼關係,因為電影劇情發生在漢遇到賈巴之前。

漢從蘭多手裡贏得“千年隼號”的牌局在小說和電影裡也基本一致,只不過小說裡的這場牌局發生在貝斯平的雲城,而電影裡的這場牌局似乎與雲城無關。

| 作者 | 南方戰士,星球大戰中文網站長,業餘生活全獻給星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