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苏57沦为鸡肋的又一力证!俄战机技术或将被中美彻底甩开

8月17日, 在俄羅斯盧霍維齊舉行的一次紀念活動上, 一架蘇-57(T-50)戰斗機原型機正在進行飛行展示。 不同以往的是, 這架蘇-57的左側進氣道下方掛載了一個全新的觀瞄吊艙。


蘇-57第5架原型機, 編號T-50-5R, 機身號碼055

這是蘇-57第一次掛載觀瞄吊艙。 從外觀上看, 該吊艙采用尖楔形頭部, 看起來與美國著名的“狙擊手”吊艙比較類似。 根據俄方在2015年公開的資料可知, 該吊艙正是俄方專門為了蘇-57戰斗機而研制的101KS-N光電觀瞄吊艙, 用于對空和對地搜索、跟蹤和目標指引, 增強戰機的態勢感知能力。


注意近期道下的光電吊艙, 這是蘇-57第一次曝光攜帶光電吊艙

作為俄羅斯空天軍的新一代戰斗機, 蘇-57機載設備也集合了俄羅斯能拿的出手的最先進技術。 101KS-N吊艙并不是一個獨立的部件, 實際上只是101KS機載光電搜索與跟蹤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 這套系統還包括101KS-V光電雷達系統、101KS-O激光定向紅外對抗系統、101KS-U紫外導彈逼近告警器等等。


蘇-57雷達和光電傳感器分布圖


2015年俄羅斯展出的101KS-N機載光電吊艙, 當時還是模型

這套101KS-N吊艙是蘇聯/俄羅斯第三代機載光電吊艙, 首次采用了單孔多通道技術, 成功應用了650×512規模的紅外焦平面陣列, 并且集成了夜視和激光瞄準等多種功能。 如今101KS-N成功裝上蘇-57戰斗機, 標志著俄羅斯終于成功突破了先進機載光電吊艙技術的諸多難關,

達到了美國在該領域20年前的水平。


美國“狙擊手”系列吊艙性能先進, 戰斗機、轟炸機、攻擊機都能裝備

坦率地講, 俄羅斯101KS-N吊艙與美國及其盟國廣泛裝備“狙擊手”吊艙之間仍然存在性能差距, 并不是多么值得貶低的事情。 事實上, 中國也同樣在努力追趕差距, 直到2016年珠海航展, 與“狙擊手”架構和功能相當的“鷹隼3”系列吊艙才首次公開, 并開始裝備殲-16和殲-10C等四代半戰斗機。


“鷹隼3”根據口徑分為3個型號, 采用模塊化設計, 總體性能基本達到美軍“狙擊手”吊艙的水平


殲-16攜帶“鷹隼3-330”型光電吊艙

但是, 畢竟殲-16是與F-15E相當的多用途戰斗機, 使用外掛吊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按照第五代戰斗機的眼光來看, 蘇-57在設計之初就定位采用這種外掛式吊艙,

是完全不合格的。

蘇-57原本就采用跟蘇-27類似的寬間距布局, 超音速飛行阻力較大;進氣道下方掛載額外的吊艙, 勢必會進一步加大阻力, 惡化、甚至喪失超音速巡航的能力。 更悲劇的是, 101KS-N吊艙并沒有采用任何低雷達截面設計, 口蓋、縫隙、鉚釘完全裸露在外;掛載該吊艙后, 蘇-57原本就一團糟的雷達隱身性將進一步嚴重惡化, 從“半吊子”隱身徹底淪為根本不隱身。


可以看到101KS-N外觀粗糙, 尾部的冷卻進氣口凸出, 完全談不上隱身

原本用于輔助執行高風險對地精確打擊任務的吊艙, 卻會導致完全失去超巡和隱身性能, 堪稱南轅北轍。 出現這樣的性能方面的矛盾, 并不能完全用經費拮據、技術短板等理由來解釋。

歸根結底, 在方案設計之初, 就對蘇-57/T-50功能定位不夠清晰、性能取舍不夠果斷, 是如今蘇-57不斷出現性能爭議的根本原因。


技術過于妥協, 是T-50/蘇-57揮之不去的夢魘

對比之下, 盡管中國航空工業在高精密光電領域同樣落后歐美, 但是殲-20整套機載光電系統的研發卻看起來頗為順利。 一方面, 殲-20總體設計起點高、考慮充分, 合理吸收了美國F-35的部分設計思路, 預留了足夠的機內空間、軟件架構、供電及熱管理余度, 等待國產EODAS等子系統發展完善再逐步裝機。 另一方面, 始終圍繞爭奪制空權這一首要目標, 對一些不是很有必要的功能也做出適當“精簡”, 確保子系統研制符合自身目前的技術實力, 不過多耽誤進度。


殲-20機頭下方的并不是EOTS,

而是類似IRST, 只有前半部分是透明的

例如, 殲-20機鼻下方設置有一個“鉆石”形的光學窗口, 似乎是“山寨”F-35的設計。 F-35的這套裝置叫做“光電瞄準系統(EOTS)”, 集成了對空和對地功能, 由7塊鍍膜的高精度藍寶石玻璃覆蓋, 不需要額外吊艙就能實現360度對地探測。

但是殲-20暫時不需要像F-35強調對地打擊能力, 因而只需集成前視紅外成像(FLIR)、紅外搜索和跟蹤(IRST)等對空探測功能, 范圍覆蓋前半球即可, 無需對地360度無死角成像和激光測距等功能。 如此一來, 殲-20的這套光電系統的研發難度相比于F-35的EOTS大大簡化, 但對空光學探測能力卻不受絲毫影響, 氣動阻力和隱身性影響又微乎其微。


F-35機頭下方的是EOTS, 前后各個方向都是透明的

正因為殲-20從論證到立項, 始終瞄準與強敵爭奪制空權的核心目標,所有子系統的性能取舍都十分明確,必須有的功能哪怕暫時跟不上也要留好空間。反觀T-10/蘇-57,依然沒有完全吸取米格1.44和蘇-47的教訓,沒有把握好隱身、氣動、機載設備之間的取舍關系,還在蘇-27的底子上兜圈子。

或許這么做,確實符合俄羅斯近年來經濟不佳、軍費拮據的實際情況;但是技術應用過分妥協的后果,卻很可能是俄羅斯人在戰斗機技術領域再次耽誤十年;最終在2025年后第六代戰斗機逐漸成型時,徹底喪失與中美兩國同臺競技的機會。(文/妹子楊)


如果始終擺脫不了蘇-27的設計思想,那么蘇-57也只不過是“加強版蘇-35”而已。

始終瞄準與強敵爭奪制空權的核心目標,所有子系統的性能取舍都十分明確,必須有的功能哪怕暫時跟不上也要留好空間。反觀T-10/蘇-57,依然沒有完全吸取米格1.44和蘇-47的教訓,沒有把握好隱身、氣動、機載設備之間的取舍關系,還在蘇-27的底子上兜圈子。

或許這么做,確實符合俄羅斯近年來經濟不佳、軍費拮據的實際情況;但是技術應用過分妥協的后果,卻很可能是俄羅斯人在戰斗機技術領域再次耽誤十年;最終在2025年后第六代戰斗機逐漸成型時,徹底喪失與中美兩國同臺競技的機會。(文/妹子楊)


如果始終擺脫不了蘇-27的設計思想,那么蘇-57也只不過是“加強版蘇-35”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