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民族英雄江姐犧牲前,曾叮囑兒子報效祖國,為何他卻定居美國?

在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 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危, 為了人民的利益, 甘願犧牲自己和家人。 他們不求別的, 只求祖國能夠和平百姓能夠安康。 他們犧牲小我, 成全大我。 其中江竹筠這是一個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名字, 她是中國的人人心中的“女神”, 儘管她現在已經伴隨著革命的煙火逝去, 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時刻保留著她的位置, 很多人都知道江姐, 卻不知道她到底做了什麼英雄事蹟。

江姐小時候因為家境貧苦, 上不起學, 最後沒有辦法, 特別懂事的她, 只好出來打童工, 這樣來養活自己, 為家裡減輕負擔。

辛苦的工作使她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在工作之餘她把自己的時間全部用來學習, 攢下的錢也都買了很多的書籍, 嘗盡了人間心酸冷暖。 1939年19歲的江竹筠加入了共產黨, 她十分嚮往延安革命聖地, 但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 黨讓她留在了重慶, 並學習會計作為工作掩護。

1945年, 江姐與重慶地下党負責人彭詠梧結婚。 第二年, 他們唯一的兒子彭雲就出生了。 由於地下工作的特殊性, 他們決定把兒子託付給彭詠梧前妻譚正倫代為照顧一段時間, 1948年, 彭詠梧在對敵鬥爭中不幸中彈犧牲, 江姐在悲痛中接替了丈夫生前的工作。 然而由於叛徒的出賣, 江姐被捕關在了渣滓洞監獄,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死亡考驗,

她堅貞不屈, 1949年11月在重慶解放前夕, 江姐遇害, 年僅29歲。

江姐犧牲時, 兒子才僅僅3歲, 而江姐最大的遺願就是希望兒子能接替她完成任務, 希望兒子能夠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奉獻一生。 要報效祖國, 之後江姐的事蹟開始漸漸被世人遺忘, 而江姐的孩子沒有辜負江姐的期望, 他十分的努力, 1965年, 彭雲考上了哈軍工, 後來中國開始恢復高考, 彭雲經過自己努力考上了研究生。 然後又被派往美國留學。

之後他就一直定居在了美國。 這一舉動使得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這個時候, 她的兒子彭雲只說了五個字“我已經老了。 ”短短5個字透露出些許的無奈, 但是彭雲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 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尊重。 江姐在遺書中曾希望兒子能夠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他可能也是為自己未能完成母親的遺願而感到遺憾吧。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軌跡, 儘管他身居國外, 但並不影響他愛國的情懷, 如今中國也在迅速發展, 我們要說的就是只要他心中時刻裝著祖國, 不要忘本, 就足夠了, 在祖國有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 絕不懦弱!絕不做叛國者!那麼, 住在哪裡又有什麼關係呢?關於江姐的故事您還有更多的瞭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