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古代两军交战先要摆阵法?戚继光:没花样,乱刀砍来,乱刀还他!

(文/周帆 作者系鄭州大學文學碩士, 配圖來源于網絡)

在幾乎所有的文藝作品和電子游戲中, 騎兵都是比步兵更高級的兵種, 他們移動速度更快, 沖擊力更大, 作戰能力強悍, 好像怎么看都比單純靠雙腿的步兵更加游刃有余。 最不濟, 就連撤退的速度也比步兵快了不止一個檔次, 所以我們就自然而然地認為, 騎兵和步兵作戰幾乎就是穩贏不輸的。

然而真實的歷史和我們所想總是有很大的出入, 騎兵這種兵種在一開始, 并不是用來近距離搏殺的。 在最早將騎兵運用于戰爭的戰國時期, 騎兵的數量極其有限,

因為馬匹稀缺加上戰術不成熟, 騎兵那個時候大多是作為步兵的輔助出現。 《六韜·犬韜·武騎士》中曾寫到對于騎兵的要求:四十歲以下, 七尺五寸高, 體魄健壯, 擅長騎射, 矯捷靈便。

而對騎兵作戰的要求是:進退周旋, 敢于"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戰國時列國的騎兵通常都是配合步兵推進的, 步兵的方陣是主力軍, 騎兵就在敵軍兩翼打偷襲擾亂對方的視野和戰略部署, 一旦對方戰敗騎兵還可以趁勢追殺逃兵, 或者截取敵方糧草。 總之在騎兵誕生之初, 是不存在騎馬和敵人的步兵近距離肉搏的。

為什么騎兵早初不能和步兵近距離肉搏呢?因為最早的騎兵是沒有馬鐙的!

不要質疑小小的馬鐙帶來的質變, 沒有馬鐙之前, 騎兵坐在馬背上是非常不穩的, 一不小心可能就墜馬而亡了。 所以那個時候靠雙腿夾住馬身是無法施展身手和扎實的步兵打白刃戰的, 會被步兵直接捅成篩子。 所以騎兵早期的作戰方式只有一種, 就是騎射, 靠快速的移動和遠距離打擊來殺傷敵人。 這個時候騎兵的作用還比較有限, 利用的也僅僅是馬匹的速度, 而速度帶來的其他紅利什么都享受不到。

這一點在漢朝的時候就體現了出來, 當時漢朝的軍隊面對匈奴的游擊隊, 被打的很頭痛, 并非是軍力不濟, 而是步兵實在追不上騎兵。 匈奴人南下搶掠, 也只是圖個錢財, 搶了東西就跑, 漢朝邊關士兵也很難日夜防范。

當時匈奴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 個個都是射箭高手, 而且他們習慣了游牧的生活方式, 走到哪就吃住在哪, 這樣的作戰方式中原將士根本就吃不消。 于是漢朝開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也開始訓練騎兵。 最著名的戰例就是衛青、霍去病發明的“沖鋒戰法”, 公元前119年, 衛霍二人各帶五萬騎兵出擊, 深入敵后兩千里, 將匈奴軍隊打的潰不成軍, 大勝而歸, 名揚天下。

那為什么漢朝可以在短時間里開發出來如此勇猛的戰術呢?這就得益于當時兵器冶煉技術的發展了, 早期的騎兵都是輕騎兵, 大多沒有護甲, 僅僅使用弓箭作為武器, 輕便快捷, 行動迅速, 但是防御能力就非常差勁, 一旦遭受攻擊損失慘重。 后來又開發出了重騎兵,

瞬間就提升了騎兵的近距離作戰能力——身著厚甲, 手持矛戟, 還有漢朝發明的適合馬上作戰的環首刀。 這種刀刀脊厚而刀鋒薄, 非常適合劈砍敵人。

那么裝備有了, 可是在馬上有這么多裝備, 豈不是很笨重, 而且拿上大刀長矛行動受限, 也不好上馬, 重騎兵上馬甚至還需要別人來托舉著, 極其不便。 于是聰明的匠人們就發明了馬鐙, 馬鐙的出現讓重騎兵可以自己踩著上馬, 大大縮減的戰斗的準備時間。

這里就有一個歷史的誤區了, 在《三國演義》里, 凡是大將出戰都是腳踏馬鐙與敵方將領大戰三百回合, 刀光劍影, 你來我往。 然而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三國時期的戰場上, 還沒有出現雙側馬鐙, 那些拿著青龍偃月刀三下五除二就劈死幾個人的描述完全是一種意淫和夸大。

試想幾十斤的兵器捏在手里, 雙腳無處借力, 純憑腰力運刀如飛還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劈砍同樣受過訓練的敵方將領, 且不說需要多高的肌肉力量, 單是這樣的擊殺速度就要比對方高出多少個數量級的力量都很難說。

而且在《三國演義》中還有一個天大的誤區, 就是兵器的使用。 除了歷史年代對不上號的青龍偃月刀以外, 呂布所使的方天畫戟也存在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馬上作戰毫無用武之地。 因為人在馬上使用兵器更多的是借用馬匹向前奔跑的沖力, 而很少做出劈砍動作, 方天畫戟偏偏就是刀刃在兩側, 如果你真的在馬上橫向揮舞兵器劈砍敵人, 非但不容易命中,反而還可能被人家直接扯下馬來,結果是自己先送了命。

所以馬鐙的發明是古代騎兵演化歷史上的重要節點,它解決了騎兵單一用途的問題,而且同時還解決了一個難題,就是鞍橋。在沒有雙馬鐙前,騎兵的鞍橋非常高,上馬特別費勁,好像翻山一樣,而馬鐙的出現讓鞍橋恢復了原來的高度,既方便上馬又提高了舒適性,某種程度上說很大地提升了戰斗能力。

剛才我們說到了,騎兵的作戰方式更多的是采用沖刺,也就是衛霍二人發明的“沖鋒戰法”的精髓,所謂“沖鋒陷陣”,就是騎兵以方陣沖殺敵軍步兵陣隊,打亂敵方陣型。古時候作戰陣型非常重要,一旦陣型散亂,一來戰斗力銳減,二來無法得到明確的指揮信號,大家瞎打一氣,搞不好還會把自己人給傷了。所以騎兵在經過數次改良以后,戰斗力確實大大加強,成為戰場上的主流。

最后還要糾正一個謬誤,咱們以前總在書中看到一些陣法,什么一字長蛇陣啊,二龍出水陣啊,五行八卦陣啊等等……以為騎兵在列隊沖鋒前進的時候還真能瞬間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陣型,實際上真實的戰斗中根本不存在這些陣型,就是大家排成密集的陣型沖鋒,然后互相沖刺拿矛戈互戳。戚繼光曾經就對文學作品中的戰爭場面描寫很反感,他說,打仗哪里有那么多花樣?不過就是“亂刀砍來,亂刀還他”而已。

歷史上真實的騎兵或許沒有你想象中那么華麗而高傲,迅猛而瀟灑,但是它在戰爭史上的革命性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非但不容易命中,反而還可能被人家直接扯下馬來,結果是自己先送了命。

所以馬鐙的發明是古代騎兵演化歷史上的重要節點,它解決了騎兵單一用途的問題,而且同時還解決了一個難題,就是鞍橋。在沒有雙馬鐙前,騎兵的鞍橋非常高,上馬特別費勁,好像翻山一樣,而馬鐙的出現讓鞍橋恢復了原來的高度,既方便上馬又提高了舒適性,某種程度上說很大地提升了戰斗能力。

剛才我們說到了,騎兵的作戰方式更多的是采用沖刺,也就是衛霍二人發明的“沖鋒戰法”的精髓,所謂“沖鋒陷陣”,就是騎兵以方陣沖殺敵軍步兵陣隊,打亂敵方陣型。古時候作戰陣型非常重要,一旦陣型散亂,一來戰斗力銳減,二來無法得到明確的指揮信號,大家瞎打一氣,搞不好還會把自己人給傷了。所以騎兵在經過數次改良以后,戰斗力確實大大加強,成為戰場上的主流。

最后還要糾正一個謬誤,咱們以前總在書中看到一些陣法,什么一字長蛇陣啊,二龍出水陣啊,五行八卦陣啊等等……以為騎兵在列隊沖鋒前進的時候還真能瞬間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陣型,實際上真實的戰斗中根本不存在這些陣型,就是大家排成密集的陣型沖鋒,然后互相沖刺拿矛戈互戳。戚繼光曾經就對文學作品中的戰爭場面描寫很反感,他說,打仗哪里有那么多花樣?不過就是“亂刀砍來,亂刀還他”而已。

歷史上真實的騎兵或許沒有你想象中那么華麗而高傲,迅猛而瀟灑,但是它在戰爭史上的革命性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