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咸丰帝竟想躲到西安去?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英法聯軍撤退的前后, 京城內的官員以奕帶頭, 紛紛上奏, 請求咸豐帝回京, 咸豐帝以“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即暗指親遞國書有傷國體為由, 予以拒絕。 其中兵部尚書沈兆霖的奏折, 言詞直截了當:“其親遞國書一節, 臣雖未知停止與否, 私心揣度, 即必須親遞國書, 亦盡可姑允所請。 撫慰數言, 總期不損國體, 不拂夷情, 斷無意外之患。 竊思夷人雖蠢爾海邦, 果能示以誠信, 尚易羈縻……危至于擁兵入城尚不足慮, 此后豈有再重于此乎?”

咸豐帝畫像

恭親王奕

沈兆霖的意見, 當時屬駭世之論。 咸豐帝對此根本不理,

沒有朱批, 沒有諭令。 而在眾多且無休的要求回京的奏折攻勢下, 他最后僅是表了個態, 等到明年春天再降旨回鑾。

而在這一時期, 咸豐帝另有一個大計劃。 先是10月28日, 即咸豐帝得知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已簽、《天津條約》已換的當日, 下發一道密諭給奕和山西巡撫英桂等人, 表示將移駕西安, 讓他們商辦。 奕等商議后, 于11月23日上奏, 言詞極為晦澀。 他們雖沒有反對, 甚至也稱有此必要, 但在奏折的附單中提出了十項需辦之事:一、修行宮;二、清御道;三、沿途駐蹕處加防;四、御道守衛;五、經費銀120萬兩;六、準備糧食;七、簡派隨行官員;八、隨行官兵分批行走;九、保護陵寢;十、北京留重兵駐守。 很顯然, 他們企圖用技術手段來阻止此行。 11月25日,

咸豐帝收到此折, 讓在熱河的親信大臣“密議”, 并旨命陜甘總督樂斌、署陜西巡撫譚廷襄、山西巡撫英桂操辦此事。 就在此道諭旨中, 透露出咸豐帝內心中的恐懼:“夷人現雖盡退, 明歲尚來駐京, 能否相安, 實難預定, 自宜預擇一巡幸之地, 以期有備無患。 ”這里所稱的“能否相安”, 在當時的語匯中即為“親遞國書”。 英桂上奏:“安設行宮、預備尖宿處及籌餉設防諸務, 在在均關緊要”, 表示將與樂斌、譚廷襄“函商一切事宜, 其中有無窒礙及一切未能詳盡之處, 悉心會籌。 ”樂斌上奏, 稱將與譚廷襄相商后, 再報情況。 譚廷襄的奏折中卻強調了種種困難。 咸豐帝對此并沒有退縮, 于12月16日在該折尾朱批:“俟樂斌抵秦, 會商一切, 再為詳細具奏。 ”樂斌、譚廷襄會商后再次上奏,
指出“工程之巨、經費之繁”等種種困難。 咸豐帝于1861年1月3日收到此折, 又得知北京的局勢大已穩定, 天津、大沽一帶的英法聯軍只剩下小部兵力, 終于讓步, 朱批道:“西巡之說, 不過姑存其說, 建極馭外, 究不如燕京, 況撫局有成, 不宜自召疑釁, 預籌各項不必行。 ”為了回避英國等國使節的“親遞國書”, 咸豐帝一度竟打算躲到西安去。

大沽炮臺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托宣傳

( 茅海建:《當代學人精品:茅海建卷》,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 )

( 編輯:南京師范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