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什麼單單留了一個小小的衛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征服六國, 統一中國, 創立帝制, 當上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但是在當時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被秦始皇消滅了。 有一個小國碩果僅存, 並沒有被徹底的從地圖上抹去。 這個國家還有自己的君主, 並且保留了宗廟祭祀。

之所以留下衛國, 不是因為它強大, 而死因為它太弱小了, 西元前254年, 衛國已被魏國覆亡, 領地已成為魏國的一個封君之地。 西元前241年秦取濮陽等地, 西元前239年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縣, 衛國也就名存實亡了。 其後一直是秦國的附屬國, 沒有任何實權。 滅與不滅沒有什麼區別。

秦始皇為了感念商鞅變法, 使秦國能夠王天下, 因為衛國是商鞅的故鄉。 戰國後期各大國爭霸, 衛國日漸式微, 到了最後就只剩下了濮陽城這個彈丸之地了。 西元前242年, 秦國置東郡, 西元前241年秦取濮陽等地, 衛君角被迫遷往野王, 衛也就名存實亡了。 但是一直到西元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 衛國才徹底滅亡。 應該是西元前209年被贏胡亥給廢了的. 西元前254年魏取秦陶郡時, 順便把附秦的衛國也滅掉了, 可能還給衛君留了個名義, 比同魏國的小封君而已, 衛至此時最多是“名存”罷了。 秦二世廢的也就是這個名義。

衛國名存實亡, 讓其自然滅亡, 可彰顯大秦德行。 秦統一天下後, 不少儒生還是希望嬴政能“舉逸民, 興滅國”實行分封制。

秦始皇拒絕了分封要求, 把快要絕後的衛國保留, 衛國有商周屬性, 因此可以保存衛國名號, 堵住儒生的悠悠眾口!

衛國為了生存一直自貶身份, 依附強國。 在被魏國滅之前就自貶為君了, 在原來成侯時期, 因國勢不如諸侯, 於是自貶為侯。 秦始皇可能看其太弱小不忍心滅衛國。

雖然衛國已然不能稱之為國, 但其封地還在, 衛國就這樣苟延殘喘下來, 或許是因為商鞅、呂不韋都來自衛國, 秦國就沒有滅衛, 直到秦國滅六國統一全國也還保留了衛, 到了西元前209年, 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 衛國才正式宣告滅亡。

是因為衛國乃周宗室姬姓後裔, 留下做個樣子, 等於不毀前朝宗廟, 以塞眾人之口, 使天下歸心。 衛國和強大沾不上邊,

衛國實際上西元前254年, 已經被魏國覆亡, 是秦國滅掉衛國後, 把衛君前往野王縣, 保留了衛君的譽, 保留周室宗廟。 秦想滅他, 只是舉手之勞, 甚至無需發兵, 通知一聲, 衛國就只能放棄國號。 但秦始皇沒這麼做, 秦二世做了, 下旨去了衛的國號, 衛國君主廢為庶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