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同桌Y小姐自稱“都市麗人”。 她的活力每每在周末敗給“都市病”:“讓我一個人待著吧!拉上窗簾, 躺在床上抱住手機, 世界都是我的!”從她那聽多了“創造性人才都樂于獨處”之類的“理論”后, 我也翻起了資料, 想弄清楚什么是“獨處”?所謂的“我想靜靜”, 只是靜靜而已嗎?

“他們已滿足了自己愛與歸屬的需要……他們在獨處中找到樂趣。 ”

——馬斯洛

負面、病態or自我實現者的特征?

尚有爭議

在心理學家看來, “獨處”意味著隔離:

有人認為是與外界在空間和情感上的雙重隔離, “個體在意識清晰時, 處于一種與他人沒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狀態。

也有人認為, “獨處”僅僅是意識的分離, “身處人群中亦可獨處。 ”

但不論是哪種隔離, 獨處一度被主要判定為負面、病態的, 至少是有待商榷的。

在強調人際交往的社會, 它消極且不合時宜, 似乎是社交恐懼者的避難地, 任何有進取心的人都該避之唯恐不及。

在心理學的范疇, 某些病癥的表現也包括獨處。

譬如, 孤僻與自我孤立的表現之一是獨處, 而孤僻是精神分裂癥的病前特征, 自我孤立又與抑郁相關。 弗洛伊德也將獨處與焦慮掛鉤:“人們在孩提時代面對的首要恐懼便是黑暗與獨處。 ”

*有研究顯示, 過度獨處甚至可能危及身體健康, 長期不與外界接觸會導致作息紊亂, 增加肥胖、高血壓的風險

但是, 獨處的積極作用也越來越被心理學家們關注。

心理學家馬斯洛就說過, “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獨處:

“自我實現者獨處而不感到孤獨, 他們不管是與別人一起還是個人獨處都感覺放松和愜意, 因為他們已滿足了自己愛與歸屬的需要, 所以他們無需刻意讓別人陪伴, 他們在獨處中找到樂趣。 ”

看到“在獨處中找到樂趣”便突然想到, 我們問過自己為什么要獨處嗎?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 最高層次的需要即“自我實現”

獲得幸福or逃避社交?

動機

你為什么獨處?

心理學家試圖通過一系列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部分學者將焦點放在獨處是否出于“自主選擇”上, 并進一步追問:選擇獨處, 究竟是為了獲得內心的充盈幸福,

還是為了逃避社交壓力?

我們就此展開, 稍稍細說。

根據研究, 有些人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 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容易緊張、焦慮、恐懼, 因此傾向于回避甚至抑制社交。

這種前提下的獨處看似出于自主選擇, 實為一種自我防御, 因此屬于“非自我決定獨處”。

*日本的“宅”一族, 是陷入沮喪或抑郁并長期自我孤立的年輕人, 他們的“獨處”便是一種痛苦, 是需要大量心理干預才能擺脫的困境

而真正的“自我決定獨處”是進退自如的, 進則融入公共場合, 談笑自若;退則享受一人時光, 自我悅納。 只要愿意, 獨處者能隨時無障礙地重返群體。

在“自我決定獨處”中, 動機還能被進一步細分:

是出于樸素的情感需求(自在、安寧、舒適等)?

還是出于更高級的自我實現的需要(獨立思考、發現創造、自我成長等)?

因此, 在厘清動機后才能判別, 某種獨處是否健康、是否能帶來幸福感。

而積極獨處也從大而化之的獨處中脫離開來, 這種在建立了良性人際交往的同時, 為自己保留一片獨立空間的行為傾向, 是很有益處的。

積極獨處=一個人待著?

誤解

超脫于外在環境和社會交往, 與內在的那個“我”深深聯結, 才是真正的積極獨處。

在這過程中, 嘗試與己同在、與己對話:我喜歡什么、憎惡什么;我的目標是什么;對我來說,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我們深度自我掃描, 識別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也暫時放下平日里難以察覺的對外界的防御姿態。 這, 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待著。

*積極獨處并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外部刺激。 一個人聽音樂、讀書、散步、露營、遠足, 都不失為獨處的好方式

不過, 在拿起手機就幾乎能獲得任何資訊的現代社會, 真正的積極獨處更難以達成。

在弗吉尼亞州立大學的一項獨處實驗中, 1/4的女性參與者和2/3的男性參與者最終選擇擁抱各種電子設備, 而非沉浸于自我思緒中。

*反觀自身, 我也希望泡澡時有網絡陪伴呀

仔細想想, 一個人刷朋友圈、看微博算獨處嗎?如果是為了獲取訊息, 那么它似乎與閱讀并無差異。

但如果只是習慣性動作或純粹消磨時間, 那么這任憑思緒渙散、注意力漫逸的行為, 只是對當下生活的短暫逃離吧。

*相較面對面社交, 社交網絡更容易帶來“與他人和世界聯結”的幻象, 如果一個人為了逃離孤獨而過分擁抱社交網絡,TA最終得到的,恐怕是更深重的孤獨

再往深處想,不會獨處又怎樣呢?會將我們拉入困境嗎?

在一本名為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Identity, Conflict, and Trauma in HigherEducation的書中,作者說道:

“對獨處的輕視恐怕會導向一個更加‘人以群分’的社會。我們將更依賴意見領袖、某一團體、所屬圈層來幫助自己定義‘我是誰’。簡單地說,在身份認同這件事上,如果不能求諸己,就只好求諸人。”

如果你覺得相對獨立而清晰的身份認同是個抽象概念,不夠與己相關,那么不妨繼續看看積極獨處的作用,你會感受到它的美妙。

認知、療愈、創造

作用

各種心理學實驗已經表明,非自我決定的獨處與焦慮、回避親密關系體驗相關,對情緒和心理有消極的影響。

而積極獨處所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包括:

客觀觀察環境、認知自我;

情緒更新、療愈受挫心靈;

克服恐懼和壓力;

導向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提升關注度;

培養創造力;

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

……

為什么積極獨處有這些好處?這與前文提到的、獨處時的“求諸己”相關。

美國社會學家Jack Fong說:

“處于生活動蕩期的人們,會本能地向外界尋求幫助。但是,人生某階段的危機不僅僅意味著親歷者自身出現了問題,也意味著TA融入社會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此時,懂得獨處的人至少會在某個節點自覺地進入獨處狀態,自問、自省、更新自我認知。然后,TA也許會醍醐灌頂般地將環 繞于四周的種種不利因素一一拔除。”

換句話說,當人們得以從所在的社會環境中稍稍抽身觀照,就能更清晰得認識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以及自身正如何被周邊環境所塑造,也就擁有了更寬廣的視野。

*深度閱讀所需的專注力、體驗自然之美時所需的感受力, 都有賴于獨處

心理學家們研究積極獨處的歷史并不長,我們還無法對它進行非常精準的量化描述,譬如每天最理想的獨處時間該是多少。

但如前文提到的,獲得積極獨處習慣的方式多種多樣,一頓晚餐、幾首樂曲、一段山海行游,無需刻意,它本就日常。

獨處時,當一些思維的碎片或閃念浮現,不必對抗,讓它們平靜而自然地來去。

積極獨處是需要體力的,對于極少進入這一狀態的人而言,它不夠舒適,甚至令人苦惱。可一旦養成了積極獨處的習慣,便收獲了一段最重要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

編輯自The Virtues of Isolation、What is Solitude、《積極獨處及其心理學意義》等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一個人為了逃離孤獨而過分擁抱社交網絡,TA最終得到的,恐怕是更深重的孤獨

再往深處想,不會獨處又怎樣呢?會將我們拉入困境嗎?

在一本名為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Identity, Conflict, and Trauma in HigherEducation的書中,作者說道:

“對獨處的輕視恐怕會導向一個更加‘人以群分’的社會。我們將更依賴意見領袖、某一團體、所屬圈層來幫助自己定義‘我是誰’。簡單地說,在身份認同這件事上,如果不能求諸己,就只好求諸人。”

如果你覺得相對獨立而清晰的身份認同是個抽象概念,不夠與己相關,那么不妨繼續看看積極獨處的作用,你會感受到它的美妙。

認知、療愈、創造

作用

各種心理學實驗已經表明,非自我決定的獨處與焦慮、回避親密關系體驗相關,對情緒和心理有消極的影響。

而積極獨處所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包括:

客觀觀察環境、認知自我;

情緒更新、療愈受挫心靈;

克服恐懼和壓力;

導向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提升關注度;

培養創造力;

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

……

為什么積極獨處有這些好處?這與前文提到的、獨處時的“求諸己”相關。

美國社會學家Jack Fong說:

“處于生活動蕩期的人們,會本能地向外界尋求幫助。但是,人生某階段的危機不僅僅意味著親歷者自身出現了問題,也意味著TA融入社會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此時,懂得獨處的人至少會在某個節點自覺地進入獨處狀態,自問、自省、更新自我認知。然后,TA也許會醍醐灌頂般地將環 繞于四周的種種不利因素一一拔除。”

換句話說,當人們得以從所在的社會環境中稍稍抽身觀照,就能更清晰得認識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以及自身正如何被周邊環境所塑造,也就擁有了更寬廣的視野。

*深度閱讀所需的專注力、體驗自然之美時所需的感受力, 都有賴于獨處

心理學家們研究積極獨處的歷史并不長,我們還無法對它進行非常精準的量化描述,譬如每天最理想的獨處時間該是多少。

但如前文提到的,獲得積極獨處習慣的方式多種多樣,一頓晚餐、幾首樂曲、一段山海行游,無需刻意,它本就日常。

獨處時,當一些思維的碎片或閃念浮現,不必對抗,讓它們平靜而自然地來去。

積極獨處是需要體力的,對于極少進入這一狀態的人而言,它不夠舒適,甚至令人苦惱。可一旦養成了積極獨處的習慣,便收獲了一段最重要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

編輯自The Virtues of Isolation、What is Solitude、《積極獨處及其心理學意義》等

圖片來自網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