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我為什麼買香港保險?

小黃人團隊有一個小姐姐, 前些年工作太拼, 今年總感覺自己身體不好。

有一種病, 叫自己覺得自己有病, 醫學還無法治癒。

還沒到五一, 小姐姐就每天嚷嚷五一要去香港買保險, 問我們要不要代購。

今天請她嘮嘮香港保險究竟咋回事, 畢竟她準備掏銀子買, 之前還是做足了功課。

為了便於理解, 以下均為第一人稱:

01

大家好, 我就是小黃人口中“自己覺得自己有病”的小姐姐(此處省略無數白眼)。

其實從16年起, 我就開始研究各類保險。

因為一直從事金融行業, 工作壓力實在太大了, 自己都能感覺到身體狀況在變差。

除了堅持健身和食療調養, 保險也是必不可少的配置。

用我們的行話來說, 健身是貸前風控, 保險是貸後風控, 兩者搭配才是完整的風控體系。

其實有了醫保, 醫療險的作用有限, 這部分風險完全可以自擔, 對我來說可買可不買吧。

意外險的話, 考慮到自己的工作環境, 用到的概率也不大, 研究後就在網上挑了一份短險。

壽險很必要, 不過保障和理賠相對簡單(掛掉就賠付), 沒花什麼心思就搞定了。

重疾險才是我研究和配置的重點, 涉及到法學、醫學、金融學, 重疾也是最需要用保險去對沖的風險。

我的第一份保險是內地弘康家的重疾險, 50萬保額保障到70歲, 保費每年也就2000來塊。

今年打算再配置一份香港保險, 15萬美金保額(目前折合約94.4萬人民幣),

有分紅功能保障至終身。

02

其實現在內地的保險已經做的很好了, 一些消費型重疾險的性價比(比如我之前買的弘康家的重疾險), 已經要比香港保險好。

補充一份香港保險, 主要考慮到以下兩點:

第一國內通貨膨脹, 保額不斷貶值, 以後來看50萬保額遠遠不夠。

而香港保險掛鉤的是美元, 大部分重疾險都是有分紅功能的。 雖然分紅不保障, 15萬美金的保額有可能增長到20萬美金。

第二內地的重疾險, 在保障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些病種賠付比較嚴格。

比如腦中風後遺症, 理賠得在確診180天后仍然留下神經系統的永久性功能障礙, 相比一些港險要求的24小時, 的確嚴格了許多。

因為工作原因,

我每年到香港出差的機會也很多, 購買上也很方便。

考慮到香港保險的保額增值理賠寬鬆, 補充一份重疾險做大保額做足保障, 我覺得挺有必要。

03

當然香港也不是啥啥都好, 一些問題也要告訴大家:

首先投保適用的法律不一樣, 香港是英美法系, 內地是大陸法系, 理賠上有很大的不同。

香港重疾險遵循的是最高誠信原則, 在如實告知上面, 要比內地嚴格。

不過我覺得, 只要你不騙保, 這點上影響不大。

畢竟香港是法治社會, 保險產業已經很成熟了。

如果你想隱瞞點啥, 將來理賠時和保險公司扯扯皮, 沒准也能成功理賠, 那就建議你在內地投保。

想和香港保險公司扯皮, 大概率是吃力不討好, 白白浪費錢。

其次要考慮到匯率問題,

畢竟香港保險以美元結算, 匯率是波動的。

現在外匯管制, 購買香港保險得開具香港帳戶, 也比內地保險繳費複雜。

不過我買香港保險, 本身就有配置美元資產的打算, 匯率就不是問題了。

繳費是複雜了些, 也都是小問題, 這些可以接受。

PS:

關於香港保險, 今天就簡單說這麼多, 大家如果有興趣, 下次我可以嘮嘮配置的具體產品。

畢竟在去香港前, 我也研究了幾百份保單, 也是很拼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