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中國美食一項源遠流長, 除了八大菜系以外, 各個地方菜各有特色, 還有一些民間流傳的小吃也是讓人津津樂道, 而且這些美食背后很多都跟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有所關聯, 或凄美、或者壯烈, 或者其技藝手法獨特而被現代人稱奇, 其中就有很多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來保護。 但是當很多朋友懷揣著朝圣的心態去品嘗這些美味時卻經常失望而歸, 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古代人認為好吃, 現代人不一定這么認為。 就像南北之間關于甜咸豆腐腦之間的爭端,

北方人不能理解世界上怎么會有甜豆腐腦這種詭異的東西, 就像南方人不能理解北方人怎么會喜歡吃咸豆腐腦這種“反人類”的食物。 同時代的人口味差異都可以這么大, 更何況相隔數百甚至千年的人呢?

這主要是因為則是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 人們用于調味的東西遠沒有今天這么豐富, 不同于現代人接受過各種層出不窮的調味料洗禮, 古人的口味相對像比現代人清淡很多。

再來則是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不一定就是因為它好吃,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從美食中經常可以看出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 當時的文化、風俗等東西, 這是美味所不能彌補的, 所以更多時候我們去品嘗這些美食是為了去感受一個時代某地不一樣的文化,

而非僅僅為了滿足味蕾。

像是在元朝時, 蒙古人規定漢人十戶漢人只能功用一把刀, 所以才有了褲帶面、抿尖、貓耳朵等面食。

最后則是一些美食背后藏著的一些故事, 這些故事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像是宋代蘇軾親自率領徐州人民戰勝洪水, 慶祝期間起手一道黃州豬肉上桌, 眾人大贊, 為了紀念蘇軾而把這道菜命名為“東坡肉”, 這類的故事數不勝數。

所以我們在外出游吃到某地非常出名的某道菜, 甚至可能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食依然味道一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