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人体冷冻技术将有希望,科学家从这两种生物身上找到最关键的实验步骤

大多數的動物都是不喜歡寒冷。 當冬天來臨之際,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鳥類會遷徙到溫度較為溫暖的地方, 而一些要進行冬眠的動物也早早選好了睡覺的地方, 此外, 還有一些動物也早已備好過冬所需要的糧食。 這樣看來, 好像動物都對冬天沒有多大的興趣一般。

但在自然界中, 有些動物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它們常年居住在寒冷地區, 即使身處零下溫度, 依然能夠存活。 我們知道, 水一旦低于0℃就很容易結成冰, 若動物細胞內自由流動的水結冰的話, 那么就會發生體積膨脹, 最后會因身體脹大而死亡。

但因這些動物有著自己的抗凍技巧, 故而能安然無若的度過整個寒冷的冬天。 而在這之中就有一種名為“北極地松鼠”的動物, 目前它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忍耐零度以下溫度的哺乳動物, 冬眠時其體溫可長期保持在—3℃。 為此, 科學家們對北極地松鼠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 但最終都沒有發現北極地松鼠體內有任何“低溫保護”的物質, 至今都還是一個謎團。

因此, 科學家猜測到, 北極地松鼠可能是通過預防結冰來提升自身的耐寒能力。 在冬眠前, 它們的體內會產生一種叫“掩蔽劑”的物質, 而這一物質會將北極地松鼠體內任何能結冰的物質清理掉。 此外, 北極地松鼠因體內缺乏冰核, 因而無法觸發冰晶的形成, 所以它們體內的水也就無法結冰了。

在寒冷的南極, 還有一種抗凍的昆蟲, 其名為“南極蠓”。 它是一種生活南極半島的沒有翅膀的蚊子, 研究人員發現該昆蟲能忍受—20℃的溫度, 但它們體內卻沒有任何能抗凍的物質。 為了能進一步了解南極蠓的抗凍技巧, 研究人員對它們觀測了一段時間, 發現它們的方法竟是將自己身體內的水分排出體外。

大部分昆蟲最多只能失去體內20%到30%的水, 但南極蠓在冬天失去70%的水后仍能存活。 此外, 失去水之后的南極蠓, 其新陳代謝也會停止。 看上去就像死去了一般, 但若給它加一點水, 它便很快就會“復活”過來。

對于這些動物的抗凍技巧, 研究人員目前還在研究中, 若能解開其中奧秘, 將不僅有助于解決人體器官在冷凍移植中的受損問題,

同時還能幫助科學家發展人體冷凍技術, 延長人類的平均壽命。

筆者:三體—小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