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生育基金真能鼓励生育?一个被忽略的核心问题:敢不敢生?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2000多年的倫理傳統正在被國內一些“頂尖”的學者建議成每個人的法律義務, 一家歷史悠久的主流黨媒竟然提出了“提高生育率應成為中國新時期的任務, 每個人應強制繳納生育基金”。 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后啊, 你要像繳納社會醫療保險那樣繳納生育基金, 不生孩子這些錢就不給取出來了……

無獨有偶, 想把生孩子列入“中國新時期任務”的還有一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他說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 還要對丁克家庭征收“社會撫養稅”!在公眾場合如此倡議,

可謂輿論嘩然一片(如下), 令那些單身人士、丁克家庭以及不能生育家庭如何理解“生育基金”?

其實, 從倫理傳統(傳宗接代)和國家大任務來說, 生孩子當作新任務, 表面看起來是正確的;但細究起來, 卻是荒唐可笑的。

首先, 放眼全球,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法律來逼迫國民生孩子, 只有用法律和物資支持、鼓勵人們生孩子。

其次, 試圖通過扣押人們的薪資來達到生育目的, 實際上是變相消費人們的自主分配權;務實(經濟學家)的專家馬光遠稱這種行為是:“(強制繳納生育基金)是又蠢又壞無下限”。

第三, 那些因生理問題而不能有效生育的家庭, 如何證明自己不用繳納生育基金呢?難道要站在集團辦公室領導同事面前大聲:“我不能生小孩,

因為我生不了”?國之學者, 想問題、發表言論, 就應該考慮到這些細節, 考慮到這些可能存在的尷尬;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就像小孩過家家, 跟沒念過書、上過學的娃娃有何區別?

第四, 撇開丁克和單身人士不說, 試問那些結婚的家庭, 誰不想有個孩子?誰不想多生個孩子?

但我們的問題關鍵不是想不想生孩子、該不該生孩子;而是能不能生孩子, 生下來之后我們又該如何保證孩子的“美好前程”?這本是家事, 卻也是國家大事, 要生孩子, 我們就要有足夠的生育醫療機構、充裕且優質的幼兒教育樂園、輕松的入學就業環境……這些都是大事, 不是一個“個人生育基金”就能解決的。

實際上, 在全球范圍內, 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國民“愿生”、“能生”的有效措施和法律制度支撐,

人口負增長是非常普遍的問題, 特別是發達國家。 而在中國, 要解決人們自主、自愿生孩子根本路徑, 就是讓人們愿意生孩子, 生得起孩子, 有教育撫養孩子的環境(包括社會醫療、教育和個人家庭工作生活環境)。 別看這是簡單的幾句話, 就我國目前生存“亞歷山大”的境況, 很多人都實現不了這個簡單的“小愿望”。

作者:吳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