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七夕!扬州究竟有哪些风俗?

年年七夕

今又七夕

揚州究竟有哪些風俗?

還真說不上來

好多微信把外地的風俗也說成揚州的

感覺跟小時候的記憶對不上號

小編特意走訪學者

搞清楚一點

分享于此

1.吃巧果

幾乎每個傳統節日, 都有其對應的飲食風俗, 七夕也概莫能外。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 在我們揚州, 稱為吃“巧果人”。

清代厲惕齋《真州竹枝詞》中, 有一首《巧果人》:“盛來食品極荒唐, 餅餌都成骨相裝。 我客斷非朱粲輩, 如何人亦當為糧。 ”

巧果人是一種油炸食品, 其實也就是揚州老百姓愛吃的“大京果”,

不過是做成人的形狀罷了。

2.乞巧

就是跟織女學手藝, 成為針線活的巧手。 時髦的說法叫大國工匠。

《真州竹枝詞引》載:“七月俗名巧月, 以七夕乞巧也。 ”曹永森說, 乞巧的風俗由牛郎織女的故事而來。

作為天帝之孫的織女, 聰明美麗, 心靈手巧。 在民間傳說里, 天空中變幻無窮的絢麗云霞就是她親手所織。 “于是就利用七月初七, 她到天河邊與牛郎相會的機會, 求賜紡織布、縫衣繡花的技巧。 由此便產生了七夕乞巧的習俗。 ”

《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 ” 曹永森說, 最早的乞巧方式可能是“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一般說成“賽巧”。 “賽巧”的主要內容是穿針引線。 女孩子們一個不讓一個,她們抽出長長的彩線穿七孔針,誰的針線穿得快,誰就是巧手姑娘。

手腳慢的則稱為“輸巧”, 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優勝者。

至今, 陳金龍還記得老揚州的姑娘媳婦比試的是好幾樣——剪花樣, 滾袖口, 打絨線, 繡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賽穿七孔針, 誰穿得又快又好, 就是巧姑娘, 名氣一下子就會傳出去。 ”

乞巧市上肯定少不了她們的女紅, 甚至引得大江南北的商人前來大肆收購。 到了七夕前三天,整個教場便成了乞巧市,教場附近的永勝街、教場街、得勝橋、轅門街上, 近水樓臺先得月, 一時也生意興隆, 賺個盆滿缽滿。

老揚州汪維國向記者回憶了揚州乞巧市往昔的盛況。 “乞到巧”的媳婦姑娘, 會做出各種各樣的漂亮的手工織品, 揚州教場曾經的乞巧市由此而來。

3.看巧云

農歷七月的天空, 風云變幻。 有時五彩斑斕, 成為攝影發燒友的心頭好。 可惜古人沒有拍照手機, 只能邊欣賞邊想象了。

傳說天上美麗的云彩是織女親手所織, 所以七夕這天抬頭看祥云也成了七夕風俗中重要的一章。 所謂的巧云, 小孩子是看不出什么美不美的。 而年齡大些的女孩子, 尤其是想象力豐富、口齒伶俐的, 會把云想象成各種動物、花草或其他吉祥物, 得到旁人的嘖嘖稱贊。

其實, 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是捉螢火蟲, 雖然跟七夕不搭邊, 但捕捉螢火蟲的陋習卻由來已久, 擺到現在, 會立馬遭到反對的。

據說, 隋煬帝在揚州夜愛上了這個調調兒。 命人捉了螢火蟲數斛, 夜出游山的時候,

放出去跟妃子們搞浪漫。

后來這老頭下江南, 又讓百姓捉螢火蟲玩兒, 以至于運河兩岸的螢火蟲絕種了, 李商隱寫“于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說的就是這件事兒。

悲催的還不止這些, 清代的少女們也愛賞玩螢火蟲, 據說市場上還有賣的, 花樣兒挺多。 李斗在《揚州畫舫錄》就詳細記載了制“火螢蟲燈”的事情, 估計這丫經常在畫舫里跟船娘廝混。

除了買賣, 螢火蟲的飄忽閃爍, 又常被詩人借喻。

唐代杜牧有詩云: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借“流螢”將人間的悲歡離合寫到了極致, 成了千古絕唱。

而在揚州寫下討武檄文的駱賓王, 自己活脫脫就是只“流螢”, 因此對螢火蟲也情有獨鐘, 夸它“光不周物, 明足自資。 ”、又夸“處幽不昧,

居照斯晦。 ”

大濕人白居易也沒放過螢火蟲, 在其曠世巨作《長恨歌》中也捎上了, 說“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燃盡未成眠。 ”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增添了凄美的氛圍。

不過, 私下認為, 螢火蟲跟牛郎織女的故事, 在七夕的夜晚肯定是絕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