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一直領先世界,為什麼卻沒有率先進入近代化?

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 就是中國為什麼沒有率先打開世界近代化的大門, 而讓英法這些西方國家率先進入了近代化。 咱們看歷史, 不能光看表面, 要深入去分析, 下面虎臣就來帶大家看一看。

第一、中國的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結構十分強固, 地主階級殘酷地剝削農民, 掠奪了農民的大部分生產物, 農民無法改善自己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 只有在農業勞動之外, 全家男女老幼辛勤地從事副業和家庭手工業, 才能勉強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在地主階級的剝削下, 農業和小手工業到處強固地結合在一起,

這是資本主義萌芽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 也是強大的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礎。

第二、由於新的經濟力量發展不充分, 相應地新的政治力量也發展不充分。 當時, 少數城鎮中雖然有了許多手工業工人和一些經營工商致富的人, 也發生了一些暴動和鬥爭, 但總的來說, 中國社會上還沒有產生出象西歐市民等級那樣足以和地主階級對抗的強大政治力量。

第三、中國封建專制主義政權機構龐大, 組織完備, 廣泛地控制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擁有強大、有效的鎮壓手段。 它頑固地阻撓一切新事物的成長, 拼命維護舊基礎。

第四、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統一國家, 各個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

經濟最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但廣大的腹地, 經濟、文化就比較落後, 還有偏僻地區和邊疆地區則仍然停留在封建初期階段或奴隸制階段, 甚至原始社會階段。 在西歐, 許多獨立的國家同時並存, 它們之間經濟發展比較均衡, 先進國家受周圍後進地區的干擾比較小, 因此, 英國得以首先突破封建制度, 樹起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跨入資本主義, 此後兩百年左右, 西歐各國由於自身的發展以及彼此的影響都走上了資本主義。 可是, 在像中國這樣由一個政府統治的、發展極不平衡的封建大國內, 一小塊經濟最領先的地區被周圍大片的後進地區所包圍, 不可能單獨地擺脫封建制度的羈絆首先進入資本主義。

簡單的來說, 是因為中國的傳統制度太過完善, 到了大清, 經過了天災和內亂種種足以壓垮過去朝代的大事件接踵而來, 然而如果沒有外界勢力的加入(例如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大清是不可能垮臺的。 這也恰恰是中國沒有率先打開近代化大門的原因, 舊有的制度過於完善, 根深蒂固, 不像日本, 美國的幾艘小船和大炮, 就開啟了日本的近代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