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揭秘吕不韦的死因2:秦王嬴政独断专行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 夫取于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凡君之所以立,出乎眾也。 立已定而舍其眾,是得其末而失其本。 得其末而失其本,不聞安居。 ”

這段話認為:君主成就豐功偉業必須依靠眾多比自己高強的臣下,只有這樣才能“出乎眾”。 若不借助大家的力量,僅依靠自己的力量乃是舍本逐末沒有不以失敗而告終的。 事實上,這正是呂不韋所遵循的信條。 在他掌權的數年,其在軍事、政治方面成就的取得往往依靠的是其大臣將軍。 呂不韋甚至沒有直接發布命令。 盡管如此,在他執政的十余年中,文武大臣們個個鞠躬盡瘁,忠于職守。

由此可見呂不韋極善用人,善于發揮眾人之長。 不獨裁并善于聽取臣下的意見,正是呂不韋為政作風的一大特色。

秦王贏政并不這么認為。 他歷來就不相信臣下,尤其在統一中國后,他變得更加獨斷專行,不信任任何臣下,成為名符其實的孤家寡人。 這種作風在統一中國后發展到了極端,他不僅不相信臣下,而且對身邊關系最為密切的大臣也不放心,他的行動詭秘,基本上沒人知道。 有一次,秦始皇到梁山宮,從山上遠遠看到丞相李斯的車騎很多,頓時龍顏不悅。 伴隨左右的宦官私下通知丞相,令其減少車騎以免引起秦始皇不高興。 誰想到秦始皇見到丞相減少車騎后反而大為發火:“誰將我的話泄露出去了!”他質問身邊的宦官,當然沒人敢承認。

于是,秦始皇命令將當時在場的宦官全部殺掉。 從此以后再沒有人了解秦始皇的行跡了。 一個國君懷疑臣民,甚至連左右近臣都不信任,還能信任臣下揚長避短嗎?難怪當時有人評論秦始皇“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 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 博士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依辦于上。 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 ”

這里提到他有“博士”卻“備員弗用”,“丞相”也只不過是“皆受成事”,畢恭畢敬地“依辦于上”,所有的人都“莫敢盡忠”。 這同呂不韋放手讓臣下享有充分的自主權的作風截然不同。

而那些本應由臣下去做的事,秦始皇卻喜歡親自動手。

“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貧于權勢如此。

很明顯,秦始皇的喜歡獨裁、事必親躬、不信任臣下的性格和作風,絕不是在統一中國之后才出現的。 早在呂不韋執政期間,這種專斷作風就已慢慢地在年輕的秦始皇身上形成了。 只是,在沒親政之前他不得不強忍著不顯露出來而已。 見到《呂氏春秋》中的論述,秦王贏政自然怒發沖冠,氣得他在屋內走來走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