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尷尬!乾隆皇帝向英國使團吹了個牛,四十年後便爆發鴉☆禁☆片戰爭

刀叔導讀:有時候並非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中國有幾百位皇帝, 但向乾隆那樣花錢如流水, 風流成性, 大講排場, 大修園林致使乾隆朝後期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起義不斷, 叛亂不斷的皇帝。 縱觀中國歷史, 自始皇始, 溥儀止, 也就他一人!如果說能有一人與其相匹敵的恐怕只有唐玄宗了李隆基了, 相對比一下國力, 唐玄宗又遜色不少。

奢侈到什麼程度?乾隆皇帝上完廁所, 用普通的綢緞還不行, 用的都是進貢的蠶絲帛。 這種絲帛在當時也頗為珍貴, 乾隆用一次就扔掉也實在是有點浪費。 這時候, 伺候乾隆的小太監就偷偷地把這些絲帛收集起來,

洗乾淨之後再晾乾, 並把它們縫起來, 做成了窗簾。

然而, 尷尬的是乾隆的奢侈在其執政末年丟人丟到了大洋彼岸。

乾隆在位末年的時候, 一個英國使團曾來到大清朝。 當時來的大部分是傳教士, 在他們的筆記中, 也曾不加掩飾地記載著對乾隆皇帝的看法。

對這次英國人的來訪, 乾隆皇帝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準備:一要隆重熱烈, 照顧好外國友人的衣食住行, 保證他們的心情愉快;二是利用這個機會, 充分展示中國的富庶強大。

結果, 英國使團在這裡又是吃又是拿, 使清廷花費了五十多萬兩白銀, 即十七萬三千多鎊白銀。 折成今天的價值, 為一億零三百八十萬元。 這其中當然不包括皇帝賞賜的禮品,

這些禮品價值要遠遠高於此數, 那個時候一個縣令一年的工資是40兩白銀而已。

然而走到大街上, 英國使團看到了普通勞動人民後卻傻了眼。 英國人得出的結論是, 大清朝的貧富差距之大, 是他們見過的國家中最厲害的。 “華夏有一句名言:‘富者甲第連雲, 貧者無立錐之地’……但這句話在其他國家並不適用。 ”

英國人回國之後, 將這次東行的經歷告訴了大部分西方人, 使他們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中國從天上掉到地下, 從文明變成野蠻, 從光明變為陰暗。

不信?看看還是下邊這張由西方使團所畫的油畫。

夠諷刺了吧!

乾隆自負文才一生寫下了接近四萬首詩, 據考全部為拙劣之作, 卻在六次南巡和多次微服出訪中用他的爛詩糟蹋了數不清的人文勝景和古物。

他的審美觀驚詫今古, 盡極驕奢繁華, 豔俗炫耀……世事大概就是如此, 盛極而衰, 工藝美術發展歷來都是從簡單到最高的藝術形態再到極盡繁華的沒落。

那麼國家, 也一樣。

西元1793年8月13日,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接見馬戛爾尼(英國向清朝派出的首位使節)時, 還傲慢地聲稱“天朝統馭萬國、撫有四海、物產豐盈、無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貨物, 以通有無。 ”……

馬戛爾尼回國後僅僅40年便爆發了鴉片戰爭, 中國由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無比尷尬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