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学界商界共话行业的泡沫与发展

8月15日,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召開, 機器人產業界前沿技術悉數亮相, 與會者包括全球機器人領域企業、高效與科研機構, 展示成果包括應用產品與解決方案等。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 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展區由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等部分組成, 中國自研產品包括機器狗Laikago、Festo仿生飛蝠、重物機械臂FANUC Robot M-2000iA、類人機器人Pepper等。

在“中瑞(瑞士、瑞典)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合作論壇”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王田苗教授分享時談到了智能機器相關技術將在2020-2025年出現的拐點——包括核心技術突破,

如腦科學與生物學、數學與認知、量子計算與密碼、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應用基礎突破, 如5G物聯網開始商用、工業機器人進入無人化、云服務出現體系、區塊鏈安全信任應用;以及法律法規方面的突破等。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主持, 瑞典機器人古(Robitdalen)總經理Erik Lundqvist、瑞士國家機器人中心聯合創辦人Rolf Pfeifer、中國電子學會標準認證中心主任高麟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中瑞福寧機器人公司首席科學家、IEEE新加坡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主席王鄲維等在內的嘉賓參與, 共同圓桌探討了中國機器人市場如何與國際市場實現合作共贏。

在回答“除了深度學習之外, 還會有何種技術拉動機器人發展”這個問題時,

Rolf Pfeifer稱, 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已有各行各業人士參與進來, 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神經學家、生物學家等, 這些領域均會促進AI的發展。 總而言之, 深度學習與機器人、 AI之間, 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王鄲維則稱, 人工智能已然經過幾十年發展歷程, 機器人發展成果與深度學習技術之間的關系總是一高一低——正是因為神經網路經過大的發展, 才促使機器人技術領域發生大的變革, 但是, 之后究竟哪種技術會成為下一個機器人圈大發展觸發點, 難以預測。 同時, 對于如今的機器人圈大環境, 王鄲維表示, 整個市場環境、消費需求、人類智慧、資本充裕等條件, 都是推動機器人技術與產品落地應用非常好的助力。

例如去年雙十一前夕, 蘇寧線下門店機器人可為消費者提供多項服務, 包括品類區域或專柜位置導航服務、自動介紹產品專業知識、識別顧客身份、主動詢問顧客需求等。 另有電商代表京東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打包展示了包括無人機、配送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倉儲運輸機器人、AGV搬運機器人、智能跟隨機器人、地圖采集車、無人售賣柜等在內的十余種最新產品, 另有京東配送機器人3.5代一次可進行最高30單物流配送服務;京東巡檢機器人二代可同時完成熱成像、高清攝像、聲音、溫度、濕度、煙霧、光照等信息采集, 并根據巡檢信息判斷火情危險等級自主滅火。

那么正火熱著的機器人行業是否有泡沫存在呢?對這個領域的“恐懼”來自于哪里?

洪泰基金Apluse合伙人、UIB聯保投資集團董事陳文思從金融角度回應稱, 機器人行業本身具備很高門檻, 但同時又有很多機構在盯著。 一方面大家都在投, 必然使得價格很高, 存在泡沫;但機器人應用場景足夠大, 即便有泡沫, 也同時伴隨著價值所在。

中國電子學會標準認證中心主任高麟鵬認為, 需要注意的是, 當前機器人行業在標準形態方面并未完善, 更應關注機器人與環境、與人、與異構機器人之間的互操作和諧問題。

王鄲維教授則直接地表示, 依靠機器人技術, 人類未來生活將會非常愜意, “我不認為未來有太多需要擔心的。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