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投降73周年!10首抗日老歌回味抗战豪情

73年前的今天, 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通過廣播向全世界通報自己正式放棄抵抗, 中國人終于迎來了民族解放, 14年艱苦的抗戰,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中華民族從此屹立在世界東方。

今天, 小編帶大家一起重溫15首經典的抗戰歌曲, 一起回味當年的抗戰豪情!

《保衛黃河》以短促跳動、振奮人心的音調、響亮的戰斗口號、鏗鏘有力的節奏, 以快速大跳的動機和逐步擴張的音型, 使歌曲充滿力量的感情, 形象地刻畫了游擊健兒端起土槍洋槍、揮動大刀長矛, 在青紗帳里、萬山叢中, 為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而戰斗的壯麗場景,

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1937年11月, 為激勵學員努力學習, 肩負起抗日救國的責任, 毛澤東同志讓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人凱豐為抗大譜寫一首新的校歌, 以取代原來的《紅大校歌》。 凱豐和呂驥于1937年為抗大寫的這首校歌具有獨特的音樂風格。 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潑、富有朝氣的特點, 又有進行曲鏗鏘有力的節奏和不斷前進的氣勢。 它形象地表現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邁的革命氣概。

《游擊隊歌》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 以富于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 既給曲調以進行感, 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 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 2015年8月26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

《游擊隊歌》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1939年春, 新四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新四軍作戰方針的指示, 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鼓舞士氣, 軍部首長動議創作一首新四軍軍歌。 這首戰歌以昂揚振奮的旋律, 威武雄壯的氣勢, 表現了新四軍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

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 其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 以富于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 既給曲調以進行感, 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 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像。

歌詞中就包括了長征、游擊戰、平型關大捷、敵后根據地等多個知識點, 幾乎重溫一遍抗戰史。

這首歌深為部隊和人民群眾所喜愛, 廣泛流傳于各抗日根據地, 成為動員和激勵廣大軍民團結抗戰、英勇殺敵的精神力量。

《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前發"是任光的筆名。 這首歌及時反映了人民抗日救國, 收復失地的心聲, 喊出了"打走日本帝國主義, 東北地方是我們的"這句響亮的口號, 在30年代抗日救亡歌曲中備受矚目。

盧溝橋!盧溝橋! 男兒墳墓在此橋! 最后關頭已臨到, 犧牲到底不屈撓; 飛機坦克來勿怕, 大刀揮起敵人跑! 盧溝橋!盧溝橋! 國家存亡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 男兒墳墓在此橋!

這首歌的寫作正值紅軍長征期間, 歌詞內容十分通俗易懂, 就是號召全國人民萬眾一心, 團結一致, 抵抗日本侵略軍, 收復東北。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作于1956年,

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 該電影反映抗日戰爭時期, 活躍在山東棗莊臨山一帶的鐵道游擊隊的戰斗生活。 曲作者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 表現了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

這10首抗戰歌曲是民族之歌英雄之歌勝利之歌, 讓我們牢記歷史, 守護和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