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你喝的明白毛茶,才敢說你懂岩茶

又是武夷山山做茶的時節, 把去年寫的一篇文章重新整理一下, 供茶友學習。

5月正是武夷山採茶制茶的時節。 每天都有新的半成品“毛茶”製作而出, 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的茶商雲集在各個茶農制茶車間裡挑桶;毛茶製作出來, 大部分的精品會被茶商茶企挑選而走。 經常會出現一桶好茶几個人爭的現象, 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 由於毛茶屬於半成品, 如果挑選得當, 就會在後期製作出精品的岩茶。 但是對挑毛茶的茶商來說, 品鑒毛茶的技藝水準要求非常的高。 而且, 挑選毛茶存在較大的風險, 這說白了就是“賭茶”,

類似賭石。 當地茶人謂以“有飄頭”。 挑的好可能會出極品, 就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品嘗毛茶, 可以從毛茶中看出岩茶初制工藝的優缺點;在岩茶的初制工序中, 一泡茶的好壞, 所存在的問題都能一一體現, 可以說一泡茶的好壞, 在毛茶階段已經定型。 因此, 喝懂毛茶是探索岩茶路上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

毛茶品審“看, 聞, 品”三要點

看:

看幹茶, 毛茶的幹茶主要看制率。 制率主要體現了岩茶採摘的老嫩程度, 制率太高的毛茶, 茶葉採摘偏嫩, 製成後的精茶會有苦尾澀感;制率太低的毛茶, 茶葉採摘偏老, 精製成後的茶滋味淡薄。

看條索, 茶葉從條索上可以看出揉撚工序的工藝, 揉撚適宜的毛茶, 幹茶條索緊結, 精茶和黃片茶梗清清楚楚;揉撚過重的,

茶葉條索扁平, 茶梗都揉撚碎了, 精茶和黃片就不容易區分。

掂重量, 山場好, 管理得當, 採摘時間恰當, 工藝到位的毛茶放在手裡沉甸甸的感覺, 反之粗老的毛茶, 工藝上有缺陷或者外山茶拿在手上是輕飄飄的覺。

看湯色, 毛茶湯色多以淡黃到橙黃透亮帶油性為好, 如果毛茶湯色呈紅色, 基本都是發酵過度所致, 茶農指做太熟太過。 也有是乾燥的溫度偏高所引起湯色偏紅;從湯色也能看出茶水的厚薄, 茶湯淡如白水則茶湯薄, 反之茶湯顏色稍重, 接近沙拉油的茶湯則厚。

看葉底, 一看葉底的完整程度, 如果揉撚過重, 葉肉不完整, 嚴重者可出現葉肉葉脈完全脫離。

二看葉底的軟亮程度, “軟”指葉底沖泡後的柔軟度;“亮”指葉底呈現的光澤油亮度。

三看葉底的顏色, 最好的顏色偏黃, 這種茶做得熟炒得透。 稱為“黃金葉”。 其次是炒得熟, 葉底是紅黃帶綠。 俗稱“三紅七綠, 綠葉紅鑲邊”

四看葉底紅邊的均勻性, 由於每根茶葉都有老嫩葉, 在做青過程中嫩葉更容易受傷, 呈現的紅邊部分會更多, 因此在看葉底紅邊時, 不可只挑出其中一張, 來判斷做青工藝, 我們應該看絕大部分的葉底, 其紅邊是否較為勻整。 紅邊顏色以朱砂紅為最好。 如果葉底花雜, 基本可以判定走水不透。 葉底是否一致是判定做青好壞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五看葉底的舒展性, 毛茶經過開水沖泡後, 能夠很快展開的, 能有較強的膨脹性;如果不容易展開或舒展無力,

說明採摘偏嫩, 或毛火過高。

六看茶葉脈是不是呈奶白色且光滑, 這說明走水較透。 就會比較理想。

聞幹茶, 一般來說香氣高的毛茶, 幹茶就香。 有些資深的茶師的也能從聞幹茶中初步判斷山場和樹齡以及制茶的工藝優劣。

聞香, 毛茶香分為蓋香, 水中香和杯底香, 好的岩茶蓋香、水中香和杯底香都高且濃郁悠長。 三香需要保持基本一致, 且香氣以純、以雅, 以悠長, 以清晰度高為好。

聞雜味毛茶中不能出現雜味, 異味, 青味, 渥味, 藥味, 酸味;由於毛茶的高香屬性容易把這些味道覆蓋, 讓人產生錯覺, 不易辨析。 因此聞香氣要經過長時期煆煉。 才能使嗅覺靈敏精確判斷。

品:

品鑒毛茶的茶湯最為複雜, 品鑒水準和味蕾敏感程度,

精准判斷的的拿捏, 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大量的品飲才能達到一定的水準。 簡單總結以下幾點:

一品是否有嫩氣, 有嫩氣的茶采的偏早, 容易出苦澀, 但是水會更凶。

二品發酵程度, 偏輕, 不透香不落水, 帶青氣, 後期不好焙制且水路淡薄;偏重, 帶有紅茶氣味, 更落水。 好焙, 但是清晰度不高。

三品苦澀度, 苦澀要化, 轉的要快, 否則就後期焙制不容易焙除苦澀感。

四品甘甜度, 感受直接, 甜度深, 持續性長久則代表山場硬, 反之則山場欠佳;

五品湯體厚度, 要有質感, 一定的粘稠度, 回韻好且持續度長。

六品香氣, 香氣越香自然越好, 清晰不渾濁, 香要落水。 持續性要好, 具有一定變化的層次感。

七品清晰度, 山場氣息,雜味異味等等.....自當然還有許多細節無法描述!!

總結:

發酵恰到好處,葉底紅綠相間,肥厚有力,舒張性強,香氣高揚持續性強,甜度高,清晰度好。在此基礎上初步判斷將來精製出來的品質及口感;總之,評審毛茶是一門深奧、難懂,複雜且多元多變的技藝。不僅要多喝多問多學,還需要有很強的悟性,再加上長期的累積,才會練就一口“破解”毛茶的好功夫!

一款好的毛茶,經過篩選--走水--焙火—再焙火....最後才能算是一泡完整的精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不完美的缺點,但在精益求精的匠心態度裡,也充滿了探索、發現、印證。缺憾也是一種美,無論好與壞,它關乎想像力,關乎人與天地間正氣的投契。一杯茶在我們面前展開了整個武夷山制茶人情懷,帶給我們驚喜與愉悅。好茶不易,且喝且珍惜!

一個最專業,最真實,最客觀,堅持原創,深度解析武夷岩茶正確知識的公眾號

● 岩茶講堂● 習茶有道

● 岩茶地理● 茶心禪語

山場氣息,雜味異味等等.....自當然還有許多細節無法描述!!

總結:

發酵恰到好處,葉底紅綠相間,肥厚有力,舒張性強,香氣高揚持續性強,甜度高,清晰度好。在此基礎上初步判斷將來精製出來的品質及口感;總之,評審毛茶是一門深奧、難懂,複雜且多元多變的技藝。不僅要多喝多問多學,還需要有很強的悟性,再加上長期的累積,才會練就一口“破解”毛茶的好功夫!

一款好的毛茶,經過篩選--走水--焙火—再焙火....最後才能算是一泡完整的精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不完美的缺點,但在精益求精的匠心態度裡,也充滿了探索、發現、印證。缺憾也是一種美,無論好與壞,它關乎想像力,關乎人與天地間正氣的投契。一杯茶在我們面前展開了整個武夷山制茶人情懷,帶給我們驚喜與愉悅。好茶不易,且喝且珍惜!

一個最專業,最真實,最客觀,堅持原創,深度解析武夷岩茶正確知識的公眾號

● 岩茶講堂● 習茶有道

● 岩茶地理● 茶心禪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