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弄潮儿:台湾摄影大师42年后回北京 穿长袍不瞧高楼只看古建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 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撫今追昔, 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攝影:李英杰


1991年6月3日, 郎靜山先生在北京孔廟參觀。

上世紀80年代中期, 時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當代攝影學會主席的楊紹明, 想利用攝影這一手段, 率先在大陸和寶島臺灣之間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梁, 促進海峽兩岸人民的友好往來。 ?

1987年9月22日至9月30日, 借香港攝影學會成立50周年金禧紀念活動之際,

由香港攝影學會同時邀請北京和臺北著名攝影家到香港參加此項活動, 臺北攝影家由郎靜山帶隊, 團員有水祥云、周志剛、蕭長盛、許永川、郭儀等攝影家。 北京代表團由高帆帶隊, 團員有楊紹明、陳淑芬、張子固、任秀智、王文瀾、李英杰、陳帆、許志剛、呂小中等攝影家。 北京團安排李英杰與臺灣攝影大師郎靜山同臺講課, 郎靜山講集錦攝影, 李英杰講風光攝影長城的拍攝觀念。

1990年9月11日至9月23日, 由中國攝影家協會, 中國當代攝影學會, 中國華僑攝影學會, 共同主辦的, 祝賀攝影藝術大師郎靜山百令華誕《百令百幅作品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乾清宮西廡正式開幕。 中國著名老書畫家啟功, 宋文治, 姚有多等先生還特為郎先生影展題詞作畫,

表示祝賀, 這是故宮博物院有史以來第一次展出攝影作品。


1991年6月3日, 郎靜山在北京故宮和分別42年的老友吳寅伯再次相會。


郎靜山與吳寅伯交流攝影技藝, 吳寅伯曾擔任人民畫報社攝影記者。

1991年6月3日, 郎靜山先生在百忙中, 回到了闊別42年的北京。 為了不給郎先生回臺北增加壓力, 這次訪問沒有對社會公開。 郎先生在北京期間, 李英杰一直陪同他到各地參觀創作。


郎靜山在北京琉璃廠創作。


郎靜山在北京國子監參觀游覽。


郎靜山42年后重回北京故宮。


郎靜山在北京釣魚臺向當時主管文化部門的丁關根、王兆國贈送影集。

6月3日, 按有關部門計劃李英杰先帶他到北京亞運村參觀創作。 李英杰和郎老坐在同一輛轎車中,

當到達亞運村后, 郎老竟連車都不下, 只撩開車的窗簾, 對李英杰說:“這樣的樓房, 西方多得是, 我們不如人家, 還是帶我到有中國特色的地方去吧。 ”李英杰想了想說:“我家離北京孔廟國子監很近, 我帶你去那里怎么樣?“ 郎老高興的說:“好啊, 好啊!在北平時, 那個地方我還真沒去過。 ”李英杰讓司機立即開車到了國子監, 但孔廟和國子監已經因天晚關閉了大門。 李英杰只好猛敲孔廟的大門, 召喚來了一位看守人。 當李英杰說明來意后, 守門人竟指著穿長袍馬褂的郎先生說:“這位就是臺灣著名攝影家郎靜山先生吧?”原來他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 很高興的把我們當貴賓讓進門內。 當我們來到國子監的琉璃牌坊前時,
郎老竟高興的像小孩子一樣說:“你們看, 這才是中國的瑰寶, 是西方沒有的精美建筑, 完全體現了我們東方的優秀歷史文化!”

郎靜山1892年生于江蘇淮安, 1926年進入上海《時報》擔任攝影記者, 是中國新聞界早期專業攝影記者之一。 郎靜山運用繪畫技巧與攝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疊, 創立“集錦攝影”藝術, 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 他是將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第一人。 1949年郎靜山定居臺灣, 曾撰寫“中國攝影史”, 發起亞洲影藝聯合會。 1995年, 郎靜山先生在臺北逝世, 享年103歲。

作者簡介:

李英杰, 1947年生人, 著名攝影家, 四月影會發起人之一。 1976年, 參加“四五運動”攝影活動, 幾十幅作品入選大型畫冊《人民的悼念》, 其中《哀慟》獲全國文聯三等獎。 攝影代表作《稻子與稗子》首先在《四月影會》舉辦的《自然·社會·人》藝術影展上展出,

后被幾十家刊物轉載介紹, 并被評為全國優秀作品獲銀獎、建國40年優秀作品“柯達杯”獎。 《古堡余輝》獲全國風光展“風光杯”, 1985年參加創辦中國當代攝影學會。 曾任《中國攝影》、《人像攝影》編委, 并擔任“全國青年攝影十佳”、“全國人像攝影十佳”以及第16屆、第1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的總評委。 2006年獲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50年來發展中國攝影事業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稱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