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示仅3天、没有科研院所参与,《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像是一个玩笑

今年初夏三文魚和虹鱒魚的爭議使得消費者仍然心有余悸, 近日有一社團組織——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急忙發布了一份《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 想要在正式文件上把虹鱒魚列入三文魚的范疇, 但是這份團體標準的制定方法毫不符合這一協會自己頒布的《團體標準制定、管理辦法》, 做法自相矛盾。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8月10日在青海西寧召開團體標準發布會,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下稱《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這份《團體標準》令外界最為關注的是它明確提出三文魚(salmon)是“鮭科魚類的統稱, 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

一舉將虹鱒歸為三文魚的范疇。

該協會的官網上公布, 發布會當天, 有來自全國漁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協會、水產企業、餐飲企業近300位代表及10余家媒體到場參與, 共同見證標準的發布。

圖片來源: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

然而這一《團體標準》從公示到正式發布, 僅僅用了3天時間。 8月6日晚上,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更新了關于《團體標準》(報批稿)的公示:《團體標準》目前已進入報批程序。 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現予以公示, 截止日期2018年8月9日。

也就是說, 該協會僅僅給了“社會各界”2天時間提出意見, 而在其后第三天, 大張旗鼓在青海西寧召開團體標準發布會,

并邀請到300名社會各界代表和10余家媒體捧場。 規模之大、形式之隆重, 顯然需要提前多日準備會場、協調各方時間, 絕不可能是8月9日沒有收到對于《團體標準》的任何異議而臨時搭臺。 可見主辦方一早就知道, 這份《團體標準》一定會通過, 公示和聽取意見, 只不過是流于形式。

但這個“形式”也走得太不走心。

早在2015年, 該協會自己頒布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 “經審核批準的行業團體標準應當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統一編號, 并以公告的形式對外公示十五天, 如無意見, 正式發布。 ”

實際上, 此次公示的時間僅僅是規定時間的五分之一。 而這不是該協會第一次自己“打臉”。 今年6月7日,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鯰魚產業分會提出《凍巴沙魚片》《凍斑點叉尾鮰魚片》《凍斑點叉尾鮰魚片加工技術規范》《凍調味斑點叉尾鮰加工技術規范》4項團體標準, 公示的截止日期是6月9日, 也僅有3天。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官方簡介顯示, 該協會是由從事水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和貿易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從事水產科研、教學等其他為水產加工與流通業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單位, 自愿聯合組成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組織企業制定這些團體標準, 也是該協會的收入來源之一。 根據《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團體標準制定、管理辦法》第六章附則, 制修訂標準的收費標準是,

主要起草單位 3 萬元, 其他起草單位 1 萬元, 用于組織評審、標準宣貫、培訓等。

此次《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包括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大連瑞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愛樂水產(青島)有限公司、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 其中排在首位的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 正是今年5月底在三文魚和虹鱒魚之爭中的輿論焦點——這家公司號稱產出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 但實際生產的是虹鱒魚。

在8月10日《團體標準》正式發布的同時,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還成立了三文魚分會, 由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米燕為首屆分會會長,

任期五年。

而這份《團體標準》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自己“打臉”的另一個點是, 讓從頭到尾都未見獨立、第三方、代表學界的科研院所參加——2015年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團體標準制定、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 “標準起草單位至少包括五個企業、兩個科研院所。 ”

所以, 不能怪網民太毒舌——“行業標準由生產商來定, 那考試成績由學生自己定可好?”這條微博評論被贊1.6萬多次。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8月13日輿論開始關注之后, 刪掉了官網上一些關于虹鱒魚的文章。 據澎湃新聞報道, 果殼科普作家、網友“鐘大廚在江湖”貼出其8月13日下午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搜索“虹鱒”二字出現的結果, 截圖中有題為《市面上低價三文魚有可能是大馬哈魚、虹鱒魚冒充的》、《浙江溫州真假三文魚之謎虹鱒魚代替欺詐消費者?》、《“挪威三文魚”很少見, “淡水三文魚”是虹鱒》等文章。而當澎湃記者8月14日晚間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搜索“虹鱒”二字時,已未能找到截圖中的所有文章。

8月13日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尚存的一些文章,其后被刪除

事實上,虹鱒魚養殖是青海省力推的扶貧創收方向之一。2016年底的《西寧晚報》報道,青海的虹鱒魚“占領了全國75%的份額,每10條虹鱒魚中,就有7條來自青海。今年全省虹鱒魚產量達到了1萬多噸,在全國達到了頂級。國外訂單量猛增,主要出口至俄羅斯、丹麥等地,在國內遠銷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海省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和寒涼的氣溫,適合冷水魚生長。截至2016年,青海省可利用發展漁業的水面有60余萬畝,其中水庫57.4萬畝,湖泊6萬余畝,池塘6200畝。隨著黃河上游水電站建設,形成了10座大中型水庫,常規養殖品種主要為草魚、鯉、鯽等溫水性魚類,冷水性養殖品種以虹鱒、金鱒、高白鮭等冷水性魚類為主,同時還開展了青海湖裸鯉、花斑裸鯉等土著魚類的養殖,初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冷水魚養殖發展模式。

該省在冷水魚類養殖上投入了不少成本和心血。青海省農牧廳漁業局負責人介紹說,起初的示范推廣很難,老百姓接受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不過,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黃河邊上的農民才開始真正“靠水吃到了水”,從黃河水里淘出了“金魚”。

虹鱒養殖目前已經是青海省龍羊峽鎮的支柱產業之一。龍羊峽鎮所屬的共和縣人民政府網站2015年的消息顯示,自龍羊峽鎮引進三文魚(應為虹鱒)養殖技術以來,全鎮有1300余人,參與到捕撈、養殖、加工、銷售的行列中,帶動全鎮農牧民平均收入從1800多元增至4000多元,整個龍羊峽鎮通過三文魚(虹鱒)產業鏈條的帶動取得產值達7000萬元。龍羊峽鎮旅游業也借力于三文魚(虹鱒)養殖,以龍羊湖野生魚宴為特色,發展農家樂產業。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就是帶領龍羊峽鎮虹鱒魚養殖業大力發展起來的企業。

青海各級政府要扶貧攻堅不錯,要帶動財政收入也不錯,但經過近三個月的爭議和科普,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到了虹鱒魚和三文魚的區別,偷換概念的做法只會顯得過于簡單粗暴而不具公信力。實際上,虹鱒魚也是極具營養價值的魚類,在挪威,虹鱒魚的平均售價甚至略高于三文魚。模糊地混淆兩種魚的概念,只會令虹鱒魚被污名化;唯有“實話實說”,坦誠面對市場,才能為無辜的虹鱒魚正名。

(楊立赟)

“淡水三文魚”是虹鱒》等文章。而當澎湃記者8月14日晚間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搜索“虹鱒”二字時,已未能找到截圖中的所有文章。

8月13日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尚存的一些文章,其后被刪除

事實上,虹鱒魚養殖是青海省力推的扶貧創收方向之一。2016年底的《西寧晚報》報道,青海的虹鱒魚“占領了全國75%的份額,每10條虹鱒魚中,就有7條來自青海。今年全省虹鱒魚產量達到了1萬多噸,在全國達到了頂級。國外訂單量猛增,主要出口至俄羅斯、丹麥等地,在國內遠銷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海省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和寒涼的氣溫,適合冷水魚生長。截至2016年,青海省可利用發展漁業的水面有60余萬畝,其中水庫57.4萬畝,湖泊6萬余畝,池塘6200畝。隨著黃河上游水電站建設,形成了10座大中型水庫,常規養殖品種主要為草魚、鯉、鯽等溫水性魚類,冷水性養殖品種以虹鱒、金鱒、高白鮭等冷水性魚類為主,同時還開展了青海湖裸鯉、花斑裸鯉等土著魚類的養殖,初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冷水魚養殖發展模式。

該省在冷水魚類養殖上投入了不少成本和心血。青海省農牧廳漁業局負責人介紹說,起初的示范推廣很難,老百姓接受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不過,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黃河邊上的農民才開始真正“靠水吃到了水”,從黃河水里淘出了“金魚”。

虹鱒養殖目前已經是青海省龍羊峽鎮的支柱產業之一。龍羊峽鎮所屬的共和縣人民政府網站2015年的消息顯示,自龍羊峽鎮引進三文魚(應為虹鱒)養殖技術以來,全鎮有1300余人,參與到捕撈、養殖、加工、銷售的行列中,帶動全鎮農牧民平均收入從1800多元增至4000多元,整個龍羊峽鎮通過三文魚(虹鱒)產業鏈條的帶動取得產值達7000萬元。龍羊峽鎮旅游業也借力于三文魚(虹鱒)養殖,以龍羊湖野生魚宴為特色,發展農家樂產業。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就是帶領龍羊峽鎮虹鱒魚養殖業大力發展起來的企業。

青海各級政府要扶貧攻堅不錯,要帶動財政收入也不錯,但經過近三個月的爭議和科普,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到了虹鱒魚和三文魚的區別,偷換概念的做法只會顯得過于簡單粗暴而不具公信力。實際上,虹鱒魚也是極具營養價值的魚類,在挪威,虹鱒魚的平均售價甚至略高于三文魚。模糊地混淆兩種魚的概念,只會令虹鱒魚被污名化;唯有“實話實說”,坦誠面對市場,才能為無辜的虹鱒魚正名。

(楊立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