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跑馬熱”下的賽事服務步入升級時代

52場馬拉松賽, 參賽人數逾26萬人……4月15日, 我國馬拉松發展史上這個“里程碑”式數字的出現, 創造了國內馬拉松同一天辦賽的新紀錄。

近幾年, 用如火如荼形容中國馬拉松的熱度可謂恰如其分,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全國各地舉辦的馬拉松以及相關賽事達1100場, 參賽人次近500萬人, 較2016年增長78%。 隨著這項運動在民間的興起, 在賽事數量和參賽人數屢創新高的背後, 賽事服務也在為跑友需求不斷“加碼”。

專業凸顯 賽事升級進入新時代

在去年全國舉辦的1100場規模賽事中, 經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的A類賽事達223場,

B類賽事有33場。 辦賽規模上不僅7年增長50倍, 賽事品質也得到顯著提升。 目前, 已有12個賽事獲得國際田聯標牌賽事稱號。

賽事升級不僅提高了參賽者的准入門檻, 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以2017年北京馬拉松為例, 儘管設置了A、B類選手的資格准入, 但在加入了亞洲大滿貫賽事後, 報名人數依然激增至10萬人, 中簽率更是分別只有45%和10%。 專業也意味著更高品質的賽事運營和服務配備。

梯次配置 優化賽事金字塔體系

近年來, 我國的馬拉松賽事呈現持續井噴態勢。 和路跑產業發達的美國相比, 雖然在場次和人數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但同時也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據美國跑步協會資料顯示, 2016年全美路跑完賽者人數近1700萬,

路跑賽事總計30400場。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 屬於競技體育範疇的全程馬拉松達1100場, 只占到其中的4%, 而半程馬拉松、10公里賽和5公里賽占比則分別達到了9%、14%和56%。 從中不難發現, 距離越短的賽事, 數量上越多, 賽事設置大致呈現金字塔結構。 毫無疑問, 這樣的賽事體系構成也更能吸引各年齡層、各水準段的路跑愛好者, 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人群。

而同期的中國田協註冊賽事中, 10公里賽僅有75場, 尚不及125場全馬和128場的半馬賽事。 隨著國內全馬參賽門檻的逐漸提高, 並不具備長里程賽跑的人群參與需求同樣值得關注。

通過距離劃分, 打造合理的賽事體系, 不僅有助於提升賽事品質, 也可作為培養入門路跑者的途徑。

較短距離的路跑賽, 顯然是培育路跑產業的基礎市場。

去同質化 創特色激發賽事活力

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的舉辦, 在承載群眾健身需求的同時, 也是宣傳城市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 目前, 國內馬拉松賽的遍地開花, 也由最初的百舸爭流轉向爭奇鬥豔、各展風采。

躋身國內大滿貫、號稱最美賽道的武漢馬拉松, 突出了“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的城市特色;荊襄兩地憑藉歷史底蘊, 馬拉松主打三國文化;氣候宜人的六盤水, 賽事關鍵字是19攝氏度的夏天;無錫全馬的粉色風暴, 讓人在畫中跑……各地因地制宜辦賽, 從豐富的主題和文化內涵切入, 不僅是對馬拉松賽事品牌的進一步塑造, 也是在探索一條特色、精品辦賽之路。

如今, 一年上千場的賽事, 必然會帶來參差不齊的體驗。 眾多的選擇, 讓跑友面臨“幸福的煩惱”, 以體驗為核心的賽事服務體系升級是關鍵。 從本質而言, 馬拉松及相關賽事的舉辦還是要為高階跑者、路跑愛好者和參與群體提供專業化、人性化及個性化的賽事服務體驗。 在席捲全國的“跑馬”熱潮下, 辦賽由量變到質變必然需要擺脫簡單複製, 才能跑出個性特色, 更具競爭活力。

(中國體育報記者 王 輝 實習記者 吳春熠)

認識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