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十年房價遠遠跑贏國內股市,悟出了一個道理


牛短熊長

最近一段時期, 有人對過去十年的資料進行了一個統計與總結, 結果發現十年時間內, 國內房地產、美股、比特幣漲幅顯著, 如果投資者可以在當時低點附近一直持有, 那麼少則一倍利潤, 多則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利潤。

然而, 與之相比, 十年時間, 國內股市的表現卻幾乎是原地踏步。 從2008年至今, 十年時間內, 中國股市的主要運行中樞依舊在3000點附近。 甚至, 有時候國內股市的指數點位還低於十年前的市場指數點位。 言下之意, 如果十年時間投資國內股票市場, 那麼幾乎是不賺錢的, 如果手持中國石油這類大盤股,

甚至處於深度套牢的格局, 或許再過十年時間, 也未必可以解套。

從實際情況下, 在股市持續大擴容的背景下, 十年時間內中國股市的上市公司總家數多了不少, 而相應的市值也有著明顯地攀升, 但股市總市值的大幅攀升, 多與股市擴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反而因股價上漲所帶來的市值增加影響並不明顯。 或許, 因市場權重股的權重設置相對失衡、加上市場大擴容的因素, 中國股市的市場指數已經存在著明顯失真的現象, 而從部分上市公司複權後股價表現來看, 十年時間股價超越2007年6124歷史高點的還有不少, 但整體而言, 與國內房地產、美股乃至比特幣相比, 中國股市多年來的投資回報率確實不佳,

帶給投資者的實際投資回報率也不是特別好。

十年前, 在北上廣深可以用100萬左右的資金購買一套60至80平方米的普通房子, 十年後的今天這套房子的價格可能在500萬以上。 當然, 這是建立在一線城市比較普通的價格漲幅進行分析, 假如一些精明的投資者把這100萬作為首付款, 購買一套稍微高端一些的房子, 那麼現在的增值效果更為明顯, 房價逾千萬應該不是問題。

但是, 如果我們十年前購買一檔股票, 那麼十年後的今天恐怕也只是剛剛解套或持股市值略有增值。 假如投資者非常幸運購買到貴州茅臺、格力電器、萬科A這類長期牛股, 那麼此時的投資回報率才能勉強追趕同期房價的漲幅。 但是, 縱觀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

真正走出長期牛市的股票卻寥寥無幾, 占比市場總數恐怕不足1%, 而其餘絕大多數的股票基本上是與市場同期指數表現類似, 甚至整體表現更遜色於同期指數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 作為比較靈敏的指標, 國內M2餘額的表現往往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參考。

其中, 2008年國內M2餘額大概在47萬億, 而經過了當時M2增速快速提速的影響後, 近年來國內M2基數不斷提升, 加上高居不下的M2增速, 如今到了今年4月末, 國內M2餘額已經達到了173.77萬億, 較十年前增長數倍之多。

事實上, 與同期M2餘額增速相比, 同期GDP平均表現卻跑不贏M2的增速速度。 至於居民收入增速, 整體表現還是略微遜色於同期的M2增速水準。 從各項投資管道的表現來看,

國內房地產市場基本上與M2增速同步乃至有所趕超, 而這些年來貨幣超發明顯, 而作為吸收大量資金的房地產市場, 似乎更像是一個蓄水池。 至於股票市場, 同期表現遠遠跑輸其餘多數的投資管道, 而十年時間內國內股票市場可以認為是一個表現不佳的投資管道。

由此可見, 在這十年時間內, 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而政策定位往往決定著某一投資管道的最終命運以及最終走向。 簡而言之, 十年前如果選擇在房地產市場進行投資, 那麼十年後的今天, 您可能就成為了高淨值群體。 如果十年前選擇在股票市場進行投資, 那麼十年後的今天, 恐怕還是原地踏步。 至於部分熱衷於投資績優股的穩健投資者, 通過長期紅利再投資的策略進行價值投資,

或許整體投資收益率會相對好一些, 但與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增值速度相比, 仍然顯得有所遜色。

確實,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而一旦選擇錯了方向, 即使花費很大的功夫, 同樣也很難獲得超預期的投資回報。 對於中國股市而言, 如果以融資功能作為定位的大背景不給予實質性的改變, 那麼中國股市長期“牛短熊長”的運行格局同樣不會發生輕易改變, 而中國股市依舊局限於“撈一把就跑”的盈利模式。 恐怕在資訊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的前提下, 普通投資者也很難在中國股票市場中獲得持續穩定的投資收益率, 投資安全感以及投資信心往往得不到實質性的修復。

由此一來, 當我們看到人們一窩蜂去買房、一窩蜂去買理財產品, 歸根到底還是要在國內狹窄的投資管道中實現資產增值,而對於長期表現不佳的中國股市,投資者寧可高價買房,而不願意把錢投向股市,更談不上通過股票市場的長期投資增值來實現養老的目標。由此可見,中國股票市場在普遍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甚至早已產生了恐懼感,這恐怕也與長期牛短熊長,長期以融資作為功能定位的大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性。

歸根到底還是要在國內狹窄的投資管道中實現資產增值,而對於長期表現不佳的中國股市,投資者寧可高價買房,而不願意把錢投向股市,更談不上通過股票市場的長期投資增值來實現養老的目標。由此可見,中國股票市場在普遍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甚至早已產生了恐懼感,這恐怕也與長期牛短熊長,長期以融資作為功能定位的大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