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71歲的北野武開始賣衣服:金融人,只有一次的人生,別再這麼無趣了!

| 金融·理財·生活 |

金融圈生活方式發現者

今年, 北野武71歲了。 然後......竟然賣起了衣服!

他可不是玩玩而已, 而是正經推出時裝品牌KITANOBLUE「北野藍」。

銷售T恤、西裝外套、包袋、帽子等一系列產品, 並親自拍攝賣家秀為中年大碼代言。

KITANOBLUE不僅在設計上使用北野武的個人剪影logo, 還印上他創作的現代畫, 全方位展現老頭子的惡趣味。

北野武已經不是第一次令人瞠目結舌了。

世界知名的大導演, 卻會在節目上cosplay小蘿莉, 搞怪整蠱嘉賓。

就在幾個月前, 他還在綜藝上調侃:“我要轉行去當男優。 ”

說回北野武的起點:早年被明治大學開除後,

他一心想成為一名活躍在舞臺上的藝人。 80年代初期他的無厘頭梗“科馬內奇”曾風靡全日本。

當時, 羅馬尼亞體操運動員納蒂亞€€科馬內奇(上圖右)在奧運會上的滿分表現震驚世人, 同時還有她當時穿著的高叉連體衣。 北野武用手在自己胯部一比劃, 形成了一個36度的夾角, 意指科馬內奇的高叉連體衣。 意義不明的動作有時反而會引起觀眾的爆笑, 現在也成了他的標誌性動作。 (下圖是他的標準動作, 角度分毫不差!)

夠作妖吧?

可就是這麼一個老頭子, 卻曾被日本大眾評為“最放心把國家交給他”的人, 人生履歷豐富到連他本人都被嚇到。

扮演電視購物主持人, 推銷“邪惡剪刀”, 嘉賓休息室內物品無一倖免, 北野還發揮創意,

將褲腿用訂書針接在了袖子上。

這老頭, 是怎麼做到的?

斜杠老年

“都71歲的人了, 怎麼活成了17歲”

北野武真的是個迷。

大學沒畢業, 卻成了東京藝術大學教授;以面癱著稱, 卻屢獲影帝提名;曾經是個電梯小弟, 如今是聞名世界的大導演。

據說, 連電影泰斗黑澤明都將他視為接班人, 逝世前修書一封:

“北野, 你幹得很不錯, 如果沒有你, 日本的電影未來將混沌一片。 希望你能謹記我的託付, 繼續發揚日本電影的傳統。 黑澤明敬上。 ”

可看人生經歷, 卻無法將北野武簡單歸為導演和演員。

瞧瞧他幹過的事就懂了:

除了拍電影演戲, 他還有副業無數。 搞笑藝人、遊戲企劃人、作家、畫家、剪輯師、編劇、歌手, 到如今賣起衣服......真·斜杠老年。

就在去年,

這老頭竟然寫了本純愛小說, 小說海報上印著“想要這樣戀愛, 哪怕一生只有一次”。

初生牛犢般滿腔熱血、對世上一切都好奇, 不怕跌倒。 甚至還像小男孩似的, 嚮往“一生僅一次”的戀愛。

他哪是71歲的人呀, 分明是17歲才能有的模樣。

誰能想到, 這個輕揚肆意的老少年, 卻藏著很重很重的人生。

貧民窟走出的明星

“無聊的人生, 我才不想要”

北野武, 也不是天生就是北野武。

去年, 他拍了部勵志廣告, 鼓勵現在動不動就喪裡喪氣的年輕人:

“聽好年輕人, 變為成功大人的方式?要是知道的話我早就做了。 只有一次的人生, 拿出幹勁來啊你。 ”

他經常看不慣年輕人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 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固步自封。

也許, 是想到了自己的人生,

有太多次“跌倒後可能站不起來”的經歷吧。

北野武是那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

北野武(右)與哥哥(左)

北野武出生於日本貧民區, 窮得響叮噹。

父親嗜酒愛賭博。 酒醉便變成綠巨人, 瘋狂毆打母親。 也時常不知蹤影, 活像個沒家的人。

這一輩子, 父子倆說過的話屈指可數:“我們這些孩子的事, 他從來沒放在心上。 這男人, 完全不能依靠。 ”

母親毒舌又控制欲強, 喜歡用刻薄的話刺傷北野武。

小時候他問母親, 你為什麼選擇生下我?她回答, 因為沒錢墮胎。

也不許北野武有任何愛好。 扔掉他喜歡的棒球手套, 逼他參加培訓班, 成績一不理想便破口大駡。

但北野武有一個做藝人的夢。

或許是為了反抗家庭, 或許是為了追求夢想,

大二時他選擇退學, 搬出父母的家, 在淺草一家提供喜劇放映和脫衣舞表演的俱樂部打工。

也不怕被人笑話, 電梯小弟、清潔工、計程車司機、燈光助理、臨時演員......為了生活什麼都做。

工作之餘拜師漫才(相當於中國的相聲)大師見千三郎, 努力學藝, 一步步登臺表演。

那時候的日子是真苦, 連盒飯也買不起, 做著被看不起的工作, 常常忍著饑寒過夜。

但卻也是北野武最快樂的追夢時光。

和友人在只有一個被爐的公寓裡談論夢想;在家練習表演, 滿懷將來走紅的希望。

上帝總是眷顧努力的人。

有一天, 俱樂部的暖場藝人因故缺席, 匆忙之間只能讓北野武上臺頂替。 沒想到, 他的表現逗得所有觀眾大笑不止。

這麼一場場鍛煉下來, 他又從暖場藝人變成壓軸表演。

恰好70年代的日本,掀起一陣漫才風潮。北野武辛辣的風格暫態被觀眾喜愛。

不僅登臺表演的機會增多,還能常駐電視節目,北野武這個名字,從漸漸有了知名度,到成為漫才一哥。

可這只是他向自己發起的第一個挑戰。

對北野武來說,相比被笑話,無聊的人生更加可怖。於是——

一個說相聲的去拍電影,交出兩次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答卷。

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藝人,卻斬獲日本電影獎影帝。

想畫畫,就能畫到去巴黎辦展覽。

到70歲高齡了,還在廣告裡表演花式摔跤。

他從來不怕外行跨界,每一次突破極限的背後,佈滿的是勇氣和汗水,但就像他說的:

“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在死亡關口繞了一圈

“活著,就是最大的快樂”

北野武是個性情中人。

這樣的真性情,並夾雜著十足幽默感的北野武,年輕時卻像一匹狂野不羈的野馬,吃了不少苦頭。

1986年12月8日,當時正在與北野武交往的21歲女大專生正要出校門時,某週刊記者就守在校門口向她搭話,詢問她和北野武的關係,女生想躲開記者試圖離開時,記者一步上前堵住對方去路,直接將錄音筆對準女生面部,並用手拉扯對方,結果導致女生頸部挫傷,腰部扭傷,最終在醫院治療兩周。

當年北野武39歲,聽到消息後,簡直氣到極點,他立即打電話到講談社,在電話裡狠狠地罵了一通後仍不過癮,撂下一句:“老子還是親自去你們那兒一趟!”

他被判入獄6個月,緩刑兩年執行。

看這張兇惡的臉,天生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煞氣。

但其實,北野武內心卻有一部分,還是個害羞、無助、鬧著彆扭的孩子。

1994年8月的某個夜晚,47歲的北野武遭遇突如其來的車禍。

他從摩托車飛出,撞在了欄杆上,身上多處骨折,差點喪生。手術後,臉和腦袋都植入了大量鈦合金,半邊臉永久癱瘓。

車禍後,他不再騎摩托、不再開車,甚至連煙都戒了。可十二年過去,那晚直面死亡的恐懼,依舊會深夜將他驚醒。

經歷了生死,北野武重新審視“活著”這件事。

首先,是要真正面對過去的痛苦。

他嘗試與原生家庭和解,也與自己和過去和解。

《菊次郎的夏天》裡,帶著小男孩尋母的菊次郎大叔,自己也有一個孤寂的童年。因為童年陰影而性格扭曲的他,在旅途中慢慢改變,有了溫柔。

北野武其實在用隱晦包容的方式,紀念已逝的父親:“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父親是個有點寂寞的人。”

他的父親,叫北野菊次郎。

他在自己的書裡,也多次寫過母親。最讓人感動的是這一段:

長大後的他,已經很久沒回家。母親看他日漸出名,每隔兩三個月,總會打電話命令北野武匯錢。北野武對她的貪婪失望透頂。

直到母親的葬禮,留下了一個有點髒的小袋子當給他的紀念遺物。

“我打開了袋子。這是啥?我一時無言。竟然是用我的名字開的郵政儲蓄存摺!翻開來看,排列著遙遠記憶中的數字:

1976 年4 月× 日 300,000、1976 年7 月× 日 200,000、……

我給她的錢,一毛也沒花,全都存著。三十萬、二十萬……最新的日期是一個月前。輕井澤郵局的戳印。存款接近一千萬日元。”

他在葬禮上泣不成聲,這場與母親的較量,最終滿盤皆輸。


北野武開始意識到,人的一生,實在過於短暫,過於脆弱。

所以,更要在僅剩的歲月中,毫不保留地奮鬥,做想做的事情。學鋼琴、學畫畫、寫小說、賣衣服......

人生雖然只有一次,卻被他活成了很多次。

如果死神降臨前,能拍出一部讓自己滿意的電影,就再好不過了。

有人說,北野武是一個大人與小孩的綜合體,但他並不是一個矛盾著的人。就像他的電影一樣,“暴力”和“溫柔”通常並存,反而讓人感覺非常真實感人。因為在北野的眼中,這兩樣事物其實就是一回事。

他曾經說過:“極深的暴力當中隱藏著極致的溫柔”,這或許讓人想起日本文化中的某些美學觀點。但他本人肯定會覺得自己作品有什麼所謂的“日式美學”是一件極其扯淡的事情。

其實就是“自由”罷了。我行我素,敢愛敢恨,中指永遠向權力豎起。娛樂活動上插科打諢的北野武與身為電影導演的北野武其實是一個人藝術生活的兩面,在嬉笑怒駡和子彈血漿的迸發中,透露出的只有一個訊息:拒絕權力,努力去愛!

在《目客003:山本耀司》中,有一章就是山本耀司談北野武的,叫“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

Lens問山本耀司:“您與荒木經惟、北野武的共同點是什麼?”

他回答說:“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被討厭的人、不被喜歡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後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

北野武和荒木經惟之“歲月神偷”

“溫和、瘋狂、固執、絕望的混合體,帶來的卻是無可比擬的魅力,可以說是‘壞’到了極致。”有日本媒體這樣形容山本耀司和北野武。

而兩個人從出生背景到性格、趣味,都有十足的相似。

比如,他們都不喜歡社交,不怎麼與同行往來。北野武說他有個很好的藝人朋友,住在大阪,他們每年也就見兩次面,“就是酒、女人和抱怨。我的人生,就是在旅館與小姐們喝喝酒,發發牢騷”。

北野武在一次酒後請山本耀司給他的《玩偶》中的“流浪者”設計服裝,收到的卻是“光彩照人”的華美衣服。“我覺得山本是故意這麼幹的”,北野武說,他沒有讓山本返工,而是修改劇本,推翻了自己原本的故事,以適應山本營造的人物形象……“這個電影仿佛有一半是他導演的啊!”

北野武的電影特別偏愛藍色,他說因為藍色代表著生活的艱辛。

就像這大半輩子,貧民區出生,過最苦的生活,卻敢做最甜的夢,品嘗大千世界的酸甜苦辣。

也曾被原生家庭的夢魘糾纏、經歷生死一線間,在大起大落中明白生命的意義。

這個71歲的少年,比任何時候都用心生活:

“哪怕是殘酷的、痛苦的經歷,只要它能讓我品嘗到活著的滋味,就算是一種快樂。”

北野武說過的一些話:

1過了30還和父母鬧矛盾的人只是小鬼。

2成天叫喚著要保護鯨魚,還是先把動物園裡的動物放出來吧。

3友情是自己給予對方的東西,不是從對方獲取什麼。說白了,友情就是奉獻給他人的一種情感。

4男人第一次看到孩子的時候,可能覺得他就是來給自己的人生搗亂的。所以被孩子討厭這件事,父親們也別覺得害怕。

5我這個人,其實還是那個給別人銷售熱鬧的人而已。

6我不要錢,我要藝術。我不要權力,我要感性。

7鳥可能隨隨便便就能自由的翱翔在藍天,但你要仔細瞧瞧,為了能飛,它們得撲騰多少下翅膀。

8我還有改變的可能性。一想起這一點,我就心潮澎湃。

9有時候想一個好點子,想的我都想翻白眼了。

他又從暖場藝人變成壓軸表演。

恰好70年代的日本,掀起一陣漫才風潮。北野武辛辣的風格暫態被觀眾喜愛。

不僅登臺表演的機會增多,還能常駐電視節目,北野武這個名字,從漸漸有了知名度,到成為漫才一哥。

可這只是他向自己發起的第一個挑戰。

對北野武來說,相比被笑話,無聊的人生更加可怖。於是——

一個說相聲的去拍電影,交出兩次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答卷。

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藝人,卻斬獲日本電影獎影帝。

想畫畫,就能畫到去巴黎辦展覽。

到70歲高齡了,還在廣告裡表演花式摔跤。

他從來不怕外行跨界,每一次突破極限的背後,佈滿的是勇氣和汗水,但就像他說的:

“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在死亡關口繞了一圈

“活著,就是最大的快樂”

北野武是個性情中人。

這樣的真性情,並夾雜著十足幽默感的北野武,年輕時卻像一匹狂野不羈的野馬,吃了不少苦頭。

1986年12月8日,當時正在與北野武交往的21歲女大專生正要出校門時,某週刊記者就守在校門口向她搭話,詢問她和北野武的關係,女生想躲開記者試圖離開時,記者一步上前堵住對方去路,直接將錄音筆對準女生面部,並用手拉扯對方,結果導致女生頸部挫傷,腰部扭傷,最終在醫院治療兩周。

當年北野武39歲,聽到消息後,簡直氣到極點,他立即打電話到講談社,在電話裡狠狠地罵了一通後仍不過癮,撂下一句:“老子還是親自去你們那兒一趟!”

他被判入獄6個月,緩刑兩年執行。

看這張兇惡的臉,天生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煞氣。

但其實,北野武內心卻有一部分,還是個害羞、無助、鬧著彆扭的孩子。

1994年8月的某個夜晚,47歲的北野武遭遇突如其來的車禍。

他從摩托車飛出,撞在了欄杆上,身上多處骨折,差點喪生。手術後,臉和腦袋都植入了大量鈦合金,半邊臉永久癱瘓。

車禍後,他不再騎摩托、不再開車,甚至連煙都戒了。可十二年過去,那晚直面死亡的恐懼,依舊會深夜將他驚醒。

經歷了生死,北野武重新審視“活著”這件事。

首先,是要真正面對過去的痛苦。

他嘗試與原生家庭和解,也與自己和過去和解。

《菊次郎的夏天》裡,帶著小男孩尋母的菊次郎大叔,自己也有一個孤寂的童年。因為童年陰影而性格扭曲的他,在旅途中慢慢改變,有了溫柔。

北野武其實在用隱晦包容的方式,紀念已逝的父親:“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父親是個有點寂寞的人。”

他的父親,叫北野菊次郎。

他在自己的書裡,也多次寫過母親。最讓人感動的是這一段:

長大後的他,已經很久沒回家。母親看他日漸出名,每隔兩三個月,總會打電話命令北野武匯錢。北野武對她的貪婪失望透頂。

直到母親的葬禮,留下了一個有點髒的小袋子當給他的紀念遺物。

“我打開了袋子。這是啥?我一時無言。竟然是用我的名字開的郵政儲蓄存摺!翻開來看,排列著遙遠記憶中的數字:

1976 年4 月× 日 300,000、1976 年7 月× 日 200,000、……

我給她的錢,一毛也沒花,全都存著。三十萬、二十萬……最新的日期是一個月前。輕井澤郵局的戳印。存款接近一千萬日元。”

他在葬禮上泣不成聲,這場與母親的較量,最終滿盤皆輸。


北野武開始意識到,人的一生,實在過於短暫,過於脆弱。

所以,更要在僅剩的歲月中,毫不保留地奮鬥,做想做的事情。學鋼琴、學畫畫、寫小說、賣衣服......

人生雖然只有一次,卻被他活成了很多次。

如果死神降臨前,能拍出一部讓自己滿意的電影,就再好不過了。

有人說,北野武是一個大人與小孩的綜合體,但他並不是一個矛盾著的人。就像他的電影一樣,“暴力”和“溫柔”通常並存,反而讓人感覺非常真實感人。因為在北野的眼中,這兩樣事物其實就是一回事。

他曾經說過:“極深的暴力當中隱藏著極致的溫柔”,這或許讓人想起日本文化中的某些美學觀點。但他本人肯定會覺得自己作品有什麼所謂的“日式美學”是一件極其扯淡的事情。

其實就是“自由”罷了。我行我素,敢愛敢恨,中指永遠向權力豎起。娛樂活動上插科打諢的北野武與身為電影導演的北野武其實是一個人藝術生活的兩面,在嬉笑怒駡和子彈血漿的迸發中,透露出的只有一個訊息:拒絕權力,努力去愛!

在《目客003:山本耀司》中,有一章就是山本耀司談北野武的,叫“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

Lens問山本耀司:“您與荒木經惟、北野武的共同點是什麼?”

他回答說:“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被討厭的人、不被喜歡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後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

北野武和荒木經惟之“歲月神偷”

“溫和、瘋狂、固執、絕望的混合體,帶來的卻是無可比擬的魅力,可以說是‘壞’到了極致。”有日本媒體這樣形容山本耀司和北野武。

而兩個人從出生背景到性格、趣味,都有十足的相似。

比如,他們都不喜歡社交,不怎麼與同行往來。北野武說他有個很好的藝人朋友,住在大阪,他們每年也就見兩次面,“就是酒、女人和抱怨。我的人生,就是在旅館與小姐們喝喝酒,發發牢騷”。

北野武在一次酒後請山本耀司給他的《玩偶》中的“流浪者”設計服裝,收到的卻是“光彩照人”的華美衣服。“我覺得山本是故意這麼幹的”,北野武說,他沒有讓山本返工,而是修改劇本,推翻了自己原本的故事,以適應山本營造的人物形象……“這個電影仿佛有一半是他導演的啊!”

北野武的電影特別偏愛藍色,他說因為藍色代表著生活的艱辛。

就像這大半輩子,貧民區出生,過最苦的生活,卻敢做最甜的夢,品嘗大千世界的酸甜苦辣。

也曾被原生家庭的夢魘糾纏、經歷生死一線間,在大起大落中明白生命的意義。

這個71歲的少年,比任何時候都用心生活:

“哪怕是殘酷的、痛苦的經歷,只要它能讓我品嘗到活著的滋味,就算是一種快樂。”

北野武說過的一些話:

1過了30還和父母鬧矛盾的人只是小鬼。

2成天叫喚著要保護鯨魚,還是先把動物園裡的動物放出來吧。

3友情是自己給予對方的東西,不是從對方獲取什麼。說白了,友情就是奉獻給他人的一種情感。

4男人第一次看到孩子的時候,可能覺得他就是來給自己的人生搗亂的。所以被孩子討厭這件事,父親們也別覺得害怕。

5我這個人,其實還是那個給別人銷售熱鬧的人而已。

6我不要錢,我要藝術。我不要權力,我要感性。

7鳥可能隨隨便便就能自由的翱翔在藍天,但你要仔細瞧瞧,為了能飛,它們得撲騰多少下翅膀。

8我還有改變的可能性。一想起這一點,我就心潮澎湃。

9有時候想一個好點子,想的我都想翻白眼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