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說年少不知李鴻章,而立方知真中堂呢?

李鴻章雖然處境有自己的難處, 但是他幹的很多事情真心不怎麼樣。 李鴻章明明應該成為一個造房子的, 最後卻做著裱糊匠的事情。 晚清就像一座腐朽的大廈, 李鴻章扶著它走了幾十年, 真的非常辛苦。 如果沒有李鴻章, 大清也許提前沒了, 但是很多人忘記了這座腐朽的大廈之下還壓著四萬萬人。

晚清一個死局在於皇親國戚中缺乏能擔大事的人, 而朝廷一直不相信漢族大臣。 慈禧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敢於重用漢人的大臣, 比如曾國藩, 李鴻章等人。 這是大清朝前所未有的, 畢竟大清的整體是非常保守的,

總是提防著下面的人, 甚至一直準備著哪天不行了退回關外去。 這樣的朝廷, 要是最後能強大, 那才是真正奇跡。 所以晚清最後才有了“寧與友邦, 不與家奴”這樣尷尬的局面。

李鴻章對大清是有大功勞的, 無論是前期鎮壓太平軍, 還是後期洋務運動以及各種外交活動, 朝廷內外是非常倚重他的。 不過李鴻章幹的事情其實就是努力維持滿清的現狀。 比如中法戰爭的時候, 他說馮子材打不過, 最後即使70歲的老將馮子材贏得了戰爭, 李鴻章也照樣簽訂賣國條約, 左宗棠說“十個法國將軍, 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無論怎麼講, 李鴻章肯定是晚晴有能力的大臣。 畢竟考慮到晚清的大臣的整體水準, 如果李鴻章和他的同行比,

絕對是一個稱職的裱糊匠。 但是這不代表李鴻章有多好, 宰相合肥天下瘦,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的。

比如李氏兄弟六人, 僅在家鄉合肥, “每人平均有十萬畝”, 合計共六十萬畝土地。

再比如最小的六弟死得早, 剩下孤兒寡母, 其餘的五個兄弟一共給了二百萬兩銀子的撫養費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