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高原文明古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走了千年的茶馬路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 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 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 是一 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 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 興于唐 宋, 盛於明清, 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歷史上滇藏線茶馬古道有三條道路:一條由內江鶴麗鎮汛地塔城, 經過崩子欄、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 至西藏;一條白劍川協汛地維西出發, 經過阿得 酋、再與上一條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條由中甸出發,

經過尼色落、賢島、崩於欄、奴連奪、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 其主要通道即與今滇藏線接近。

民諺說:“正二三, 雪封山;四五六, 淋得哭;七八九, 稍好走;十冬臘, 學狗爬, ”描述了行路難的景況。 川茶就是在這艱苦的條件下運至藏區各地的, 川藏茶道就是漢藏人民在這樣艱苦條件下開拓的。

茶馬古道主要有三條線路:即青藏線(唐蕃古道)、滇藏線和川藏線, 在這三條茶馬古道中, 青藏線興起於唐朝時期, 發展較早;而川藏線在後來的影響最大, 最為知名。

如今, 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 這條自唐宋以來延續達一千多年並在漢、藏之間發揮過重要聯繫作用的茶馬古道雖已喪失了昔日的地位與功能, 但它作為中華民族形成過程的一個歷史見證,

作為今天中華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卻依然熠熠生輝。

茶馬古道是迄今我國西部文化原生形態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條民族文化走廊。 現如今已經不再將貿易運輸作為主要功能了, 而是作為旅遊的去處, 其豐厚的歷史吸引了不少遊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