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战时期:日本不仅“官方发明”奇葩,就连民众也都是“人才”

作為二戰時期法西斯陣營的重要一員, 日本一直堅持發動戰爭。 即使兵敗已成定局, 依然垂死掙扎, 不顧全國上下飽受戰爭肆虐, 以及混亂的社會形勢, 勞苦交加的普通百姓, 還是搜刮資源投入戰爭, 真是不撞到頭破血流不死心!

面對政府官方的這種態度, 日本國民本應怨聲載道, 誰知或許奴性深重, 或許日本政府洗腦功力深厚, 日本舉國上下竟真的全力為戰爭出力, 并且于艱苦環境中創造了一些堪稱“不可思議”的發明!

在戰爭中最重要的資源無疑是金屬材料, 窘迫的日本政府想了個主意,

搜集民眾家中的金屬制物品, 使其家中僅留一鍋, 以及其他金屬制的公共設施, 甚至靖國神社也沒躲過, 這些混雜的材料熔于一爐, 能煉出什么結實耐用的材料?最后只能是貽笑大方, 看著美軍那高精純度鋁材造出的飛機空自羨慕!

比之更離譜的還有日本專家的餿主意, 他們提出用松樹根煉油, 國民們便被鼓動驅使著去挖樹根, 費盡無數勞力和時間的成果就是高雜質、高碳的松根油, 不光沒有預想中代替石油作為飛機燃油的效果, 反而會有損發動機, 被美軍搜獲后, 只能當做垃圾傾倒入海!

除了這些“官方發明”, 日本民眾也有巧思, 為了得到足夠的食物, 發明了“瓜菜代”,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種植南瓜。 因為戰爭國際貿易被封鎖,

沒有結實的布料, 民眾就用木漿、樹皮混著破布織成布料, 這種“豆腐”布穿在身上, 想來那時的日本人已經提前感受了“乞丐服”的時尚。 而且本國不產的橡膠更是稀罕, 日本人只能在必要時穿鞋, 平日只穿木屐, 美其名曰“愛國鞋”。 不得不說, 特殊的時期特殊的環境, 真是壓力造就“人才”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