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乡村医生拒绝输液医疗:发烧38.5度才给打“屁针”

“藥能治病, 但吃的方式不對或者過量用藥就不好了”, 8月12日, 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良寺一體化衛生室內, 鄉村醫生王加海向一位患病農婦講解用藥的基本常識。 在得知這位農婦每天都要服下9種藥品時, 王加海建議她“學會科學用藥”, 這位農婦還是有點猶豫不決, 講明來意想要再購些藥品時被王加海斷然拒絕。

在不少城市的街頭, 我們經常能看到藥店門口粘貼著“今日藥房促銷特惠”這樣或類似的標語。 時下, 大小藥店都很熱衷促銷, 或送積分、大米、雞蛋、毛巾等, 極力鼓勵和吸引有病的買,

沒病的也多備著。 藥店的促銷, 已經正常到無人會再關心。

尤其是“坐診”藥店的醫生, 幾乎是為促銷而診, 為搭配套餐, 鼓勵長期治療, 其實有些醫院也是如此, 動不動就輸液。 不禁令人唏噓。 許多人想招來生意各出奇招, 送上門來的“生意”王加海為什么不做呢?

在鄉鄰眼中, 質樸謙遜、低調內斂是王加海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 采訪中得知, 今年51歲的王加海從小生長在魯西南的農村, 由于當地經濟相對欠發達, 童年時期的他家境貧寒。 “上世紀80年代農民有了自己的田地, 農民有飯吃了, 如果有個病災的去哪看?”, 1988年, 21歲的他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從醫的道路, “讓鄉親有醫生看病。

那時的毛頭小伙如今已年過半百, 在行醫過程中, 王加海深深體會到30年來農村醫療之變,

“八九十年代, 人感冒發燒了, 吃幾片藥很快就好了”, 王加海回憶說, 那時患者感覺很嚴重了才給打個“屁針”。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進入新世紀以來, 打個“屁針”已經成為“奢侈事”了, 輸液已成為醫療手段的“主流”。 據媒體報道, 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 相當于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 遠高于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輸液大國”。

“那時一天有100多個輸液的患者, 基本來了都是掛吊瓶”, 王加海介紹, 現在的農村, 留守老人和兒童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他們對醫療情況都不熟悉, 也就是說, 他們不知道過度輸液會對患者帶來負面影響。 很多病人覺得西藥見效快, 輸液方便省事, 這讓他很無奈。 王加海稱,

作為一個醫生, 以救死扶傷、普濟百姓為根本, 這才是他行醫的初心。

從2011年開始, 王加海開始接觸傳統中醫醫療, 在他看來, 用中醫能看好的病, 盡量不去輸液, 用他的話說, 輸液看似來的快, 但人的肌體也在輸液的過程中損失了原本應有的抵抗力。 現在, 到他這里看病的感冒患者, 體溫超過了38.5度時才會給其打個“屁針”, 低于這個溫度的患者他通常情況不會給患者打針, 而是采取推拿等手段為其治病, 許多時候免費為患者治療。

今年, 51歲的他又拜著名整脊專家崔緒偉老師學習脊柱椎體骨關節旋動復位手法術, 王加海表示, 他所在的農村有不少的農民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 身體骨關節不同程度受到了傷害, 他要用自己的所學,

為農民解除病痛憂愁。

但愿世間人無病, 寧可架上藥生塵。 農村人的樸實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骨子里, 王加海打算, 把傳統的中醫技術發揚光大, 用傳統醫術保障病人的身體健康, 讓病人花小錢就能治好病。 行醫治病, 不能只顧眼前利益, 要在病人中留下妙手回春的好口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