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陳玉成本有兩次機會東山再起,可惜不會把握,丟了身家性命!

天京事變後, 由陳玉成、李秀成等年青將領統帥的太平軍在各路戰場上都有不小的斬獲。 例如, 兩次摧毀江南江北兩座大營, 再次解除天京之圍;三河鎮戰役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6000餘人, 湖南幾乎家家戴孝;縱橫江浙一帶, 進逼上海, 盡數佔領江浙財賦之重地。 就此看來, 太平天國貌似出現了中興之局面, 形勢一片大好!

就在太平軍在華東戰場縱橫馳騁之時, 西部戰線卻面臨著巨大的戰略壓力, 武昌、九江等長江中游重鎮被湘軍攻陷, 天京的西大門安慶也被圍攻。 1860年, 曾國藩、胡林翼開始啟動“東征計畫”,

大軍強壓安慶;陳玉成、李秀成則實行反擊戰, 決定“西征武漢”, 迫使湘軍回援, 從而解除安慶之圍。 可惜, 李秀成配合不得力, 會攻武漢計畫落空, 不久, 安慶陷落。

安慶的陷落, 對剛剛展現出新氣象的太平天國而言是致命的, 其損失就算拿下十個浙江省都不足以彌補。 此時, 天京再也無險可守, 成為湘軍下一步攻擊的目標;名將陳玉成在皖南的基地喪失殆盡, 被迫退守皖北廬州, 最後被叛徒出賣, 被淩遲處死。 其實, 陳玉成當時還有兩次機會翻身, 可惜都被自己毀掉了!

第一次機會——攻取荊州、襄陽, 直搗武漢

1861年夏季, 曾國荃吉字營會同楊載福和彭玉麟水師部隊採取“穴地攻城”之術攻破安慶, 守將葉芸來等近兩萬太平軍將士戰死,

天國喪失了長江中游上最後一座戰略要地。 陳玉成在週邊看到安慶陷落後, 做了幾次象徵性的衝鋒, 然後徑直率領軍隊撤退, 前往皖北廬州。 至於為何他非要去廬州, 而不是選擇其它地方, 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廬州守將陳得才是他叔叔, 比較靠得住。 但是, 他的部將卻有著不一樣的意見, 他們反對前往遠離根據地的孤城廬州, 而是主張西進, 奪取襄陽、荊州, 然後圖謀武漢, 東山再起!其代表就是後來在曹州戰役中擊斃清軍八旗名將僧格林沁的遵王賴文光!

就從當時的整個戰局而言, 若是陳玉成採納賴文光之建議, 大軍直接開往湖北, 然後拿下荊州、襄陽, 接著圖謀武漢, 是否就可行呢?答案是:可行, 而且效果非常大。

其一、荊州、襄陽自古以來均是戰略要地, 兵家之所必爭, 佔領這兩座城市對陳玉成今後的發展是大有幫助。 其二、湘軍主力已經東下, 湖北只有綠營駐守, 正常情況下, 綠營幾乎不是太平軍的對手。 可以說, 這是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 可惜英王過於年輕抑或是被湘軍打怕了, 居然不去攻取湖北, 而是跑去廬州, 自投羅網。

第二次機會——拋棄幻想, 前往陝西, 或者河南

如果說, 不採納部下前往湖北發展的計畫是陳玉成自安慶陷落後的第一次巨大錯誤, 那麼困守廬州之後, 他輕信搖擺分子苗沛霖的“援助”則是致命性的大錯, 也是無法挽救的。 陳玉成北上廬州後, 清軍八旗名將多隆阿便從四面八方進攻廬州, 連破成為營壘幾十座。

此外, 因為安慶陷落之故, 洪秀全不但免去陳玉成英王之爵位, 而且還拒絕派兵北上救援。 可以說, 陳玉成已成為天國的孤兒,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如同英雄末路, 十分悲愴!

雖說局勢萬分不妙, 但陳玉成還是有機會翻身, 卷土從來。 如果當時陳玉成能夠放棄廬州, 親自帶兵前往陝西、河南一帶匯合賴文光、陳得才的話, 形勢很可能就此改變。 要知道, 清軍有戰鬥力的只有湘軍, 但是遠在江南, 無法北上中原作戰。 唯一可用的是僧格林沁蒙古騎兵團, 可惜又在八裡橋之戰中被英法聯軍打得元氣大傷, 短時間內難以應對高強度的戰爭。 不過, 陳玉成還是沒有抓住這次機會, 他輕信苗沛霖前往壽州發展的“謊言”, 最後被活捉送勝保軍營,

受淩遲而死, 實在是可惜了!

總而言之, 安慶陷落之後, 陳玉成並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 而是自己沒有把握好, 以致最終命喪敵手。 究其原因, 要麼是自己太過年輕, 經驗不足;要麼就是水準有限, 不是做大帥的料, 只能當個衝鋒陷陣的猛將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