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 得奖感言是“感谢妓☆禁☆女”

2018年8月13日消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的妻子納迪拉·奈保爾透露, 奈保爾已于上個周末(8月11日)在倫敦家中安詳離世, 享年85歲。 奈保爾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查瓜納斯的一個印度移民家庭, 6歲時和家人搬到首都西班牙港。 這里成為他第一部小說的背景, 即寫于1959年的《米格爾街》。 本組圖片為奈保爾生前訪問中國時拍攝(圖片原創拍攝 未經允許不得轉發和盜圖使用)

奈保爾去世后, 印度總理莫迪立發文悼念, “他的離世對于世界文學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不過奈保爾雖然生為印度裔, 創作的印度三部曲也在全世界成為暢銷書,

但他對印度持批評態度, 也引發了不少印度人的憤怒。

1950年奈保爾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 1955年定居英國, 并開始文學創作。 他與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紐約時報》曾稱贊, “以天賦和才華而論, 奈保爾當居在世作家之首”。

奈保爾的作品以小說和游記居多, 早在1959年, 隨著短篇小說集《米格爾街》的出版, 奈保爾獲得了最初的聲譽, 1962年該書獲得毛姆文學獎。 1971年憑《自由國度》獲布克獎。 他的小說作品《大河灣》和《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

2001年奈保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而當瑞典文學院打電話通知奈保爾去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他最初還不愿意接聽,

因為他在刷牙。 而他獲獎后的感言第一句話是“感謝妓女”!并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她們(妓女)給予我安慰”。 話音剛落, 整個瑞典亂了。 瑞典文學院立馬表態, 他們是純粹按文學成就的標準來決定獲獎者的。 當年諾獎主席也趕緊發表聲明:“我們評獎只看他的作品, 不管他的人品。 我們愛他的作品, 但絕不跟他交朋友。 ”

但在文學之外的, 生活中的奈保爾卻飽受爭議。 1955年奈保爾與第一任妻子帕特結婚。 不久他就開始尋花問柳, 經常出門嫖妓, 還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需要很多的生活經驗和體驗, 以獲取寫作靈感。 奈保爾對情人瑪格麗特更冷酷, 為了奈保爾, 瑪格麗特拋夫棄子, 離婚后苦于生計甚至去給別人當情婦,

好不容易熬到了1996年, 63歲的帕特因癌癥去世。 奈保爾卻早已移情別戀, 與在巴基斯坦相遇的納迪拉一見鐘情, 并火速結婚。

奈保爾還有“毒舌”著稱, 英國的《金融時報》曾經發表評論文章說:“如果有諾貝爾粗魯獎的話, 奈保爾肯定能夠獲獎。 ”在文學圈, 奈保爾有很多口舌官司, 他對自己過于自信, 對別人過于尖刻。 1986年, 尼日利亞作家沃萊·索因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成為非洲第一位獲獎的作家。 奈保爾聽到這個消息后問:“他有寫過什么嗎?”并且補充說, 諾貝爾評委會跟以往一樣, “從一個偉大的高度上向文學撒了泡尿。 ”

因此有一些媒體甚至如此描寫他:“除了文學寫作, 奈保爾就是一個魔鬼。 ” 而奈保爾的最后一部作品《非洲的假面具》發表于2010年,

是一部游記作品, 描繪了他在非洲烏干達等國家的游歷見聞。   2014年8月奈保爾來到中國, 前往上海和杭州, 當時奈保爾說:“我也許不會寫中國, 這里是個巨大的國家, 寫中國需要大量的觀察和知識積累, 我沒有這些東西。 ”現在, 他離開了, 最終沒有寫中國。 (敬請關注企鵝號:圖說視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