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以來IPO和再融資達2萬億,這一資料說明了什麼問題?


IPO融資

多年來, 中國股市以重融資作為功能定位, 而在過去一兩年時間內, 重融資功能定位的發揮似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 從2017年以來到今年的一季度, 中國股市IPO以及再融資規模就達到了2.03萬億, 而過去一年時間IPO與再融資突破2萬億的規模級別, 確實給了經濟轉型以及企業壯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民間資金多, 投資管道少;中小企業多, 融資管道少”, 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市場的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 對於“兩多兩少”的問題, 卻直接影響到大量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 而面對間接融資管道門檻較高、民間借貸成本偏高等現象,

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的方法, 莫過於提升股票市場的直接融資效率, 加大股市融資的需求, 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拓寬企業融資管道的目的。

近年來, 中國股市為拓寬企業尤其是新經濟企業的融資管道, 做出了不少的制度調整。 其中, 如CDR改革、IPO審核綠色通道等, 似乎給予了不少企業尤其是新經濟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行上市福利。

從藥明康得到工業富聯, 再到寧德時代, 一家家頗具市場影響力、且本身估值偏高的獨角獸企業的先後上市, 這本身也加快了新經濟獨角獸企業的上市步伐, 為其打開了融資的出路。 與此同時, 從現階段IPO審核的情況來看,

銀行、券商等機構仍在加快IPO的發行進程, 而更有甚者已經完成了過會的過程, 距離拿到IPO核准批文也為時不遠了。

由此可見, 對於當下的中國股市, IPO融資的力度保持高居不下的狀態, 而隨著大盤股IPO、大型獨角獸企業IPO的先後推進, 實際上也把A股市場的融資功能得到了更充分地發揮, 並進一步強化股票市場重融資的特徵。

與以往的做法不同, 如今即使A股市場身處熊市中後期的投資環境, A股市場的融資步伐卻並未放緩, 反而因獨角獸的加快回歸而加快了IPO的發行上市步伐。 然而, 與之相比, 以往A股市場處於相對活躍乃至牛市行情的市場環境下, 才會加大IPO發行的力度, 而從近年來IPO加快發行的策略來看,

或多或少暗示出市場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強, 但股市投資功能卻因此遭到衝擊。

實際上, 除了IPO融資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之外, 股市再融資、股權質押等現象同樣得到了市場的重視, 並獲得了充分地挖掘。

其中, 近年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的方式完成融資的密度明顯增加, 而這也是此前再融資新規下的一種很好的應對方式。 再者,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行為並未因前期轟轟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風波而停歇, 反而有保持活躍的跡象, 而從現階段來看, A股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質押的情況還是佔據較高的比例, 質押市值甚至達到A股市場總市值10%左右。

可以這樣認為, 近年來A股市場的融資與再融資現象, 並未因股市長期走熊而遭到重挫,

反而有繼續保持活躍、保持高居不下的態勢。 由此一來, 即使股市投資吸引力驟減, 市場活躍度大幅下降, 也並未影響到股市服務實體經濟、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的效果。

這些年來, A股重融資定位得到了充分地發揮, 但也並非一味強調股市融資。 在實際情況下, 還是可以看到市場的一些有利的改善因素。

例如,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積極性明顯提升, A股市場潛在的股息率得到或多或少地提升。 又例如, 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舉措的出爐, 意在降低大股東變相減持套現的行為, 降低市場頻繁套利的風險。 此外, 則是股市退市率略有提升, 但與年均上市率相比, A股市場的退市率確實低得可憐。

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 本來需要實現一個持續均衡的狀態, 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然而, 若重融資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則直接產生的結果, 則是股市IPO融資需求大大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資現象頻繁上演以及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行為頻繁發生等, 而這些因素對市場產生的負面衝擊卻基本覆蓋了加大現金分紅、提升退市率等利好因素, 而A股市場要想獲得實質性的投資信心回暖, 恐怕也需要從減緩融資力度、壓縮減持規模等方面下功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