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上唯一一座“玻璃”大海,有人却担心被旅游业冲击造成毁灭

在馬來西亞旅游業尚未成熟的十年前, 如果向你提到仙本那這個名字你一定會表示陌生, 而隨著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 國人對馬來西亞的了解不再限于吉隆坡、馬六甲海峽等地, 仙本那也隨之成為旅游人士的首選地之一。 【攝影:東東來了|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 去驢行】

如今的仙本那有著令上帝欽羨的美景:細膩的白沙、巡回的海鷗、椰樹椰林、頗有當地特色的水上房屋。 除此之外最讓人向往的還有清澈見底的大海, 其呈現出透徹的藍綠色, 甚至由于水質太好如同一片玻璃, 陽光在水面折射出的魚鱗般的白光都肉眼可見,

仙本那也被稱為世界上唯一一座“玻璃”大海。

以上種種帶動了仙本那潛水業、觀光業、民宿業甚至漁業的發展, 使這座本不受重視的東馬小島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在這種良辰美景之下, 卻藏著仙本那之觴。

這個仙本那之觴主要是由于歷史問題造成的。 仙本那原住民為巴瑤族人, 世代生存在海上, 看似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并被人稱呼為“海上的吉普賽人”。 但實際上這個名稱之于巴瑤族人來說, 卻是一種無奈的悲劇。

巴瑤族生活在海上并不是因為他們興趣所致, 據說是因為祖先觸犯了條例, 被馬來西亞政府驅逐。 類似這樣的版本有很多,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巴瑤族不受各國“待見”,

甚至因為其地理位置, 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驅趕他們。

他們既沒有馬來西亞國籍, 也不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保護, 自然也不享受政府的補貼和福利待遇, 這使得他們生活極為困苦, 只能通過漁業與海鮮交易獲得生活物資。 如果說當代人的需求更多轉向精神層面, 那么巴瑤族人仍然在與溫飽作斗爭。

而在旅游業的興起背景下, 昔日被稱作海上最善良質樸的民族, 也學會了向游客做生意。 比如觀察游客的著裝、膚色, 再決定海鮮價格的高或低。

就算是孩子們也化身成為攝影“模特”, 往高處跳躍下來, 來回幾個動作, 就能夠得到攝影發燒友們的“小費”。

有人說旅游業興起, 將沖擊仙本那, 徹底影響到當地的生活習性, 最后的“海上游牧民族”也將在旅游浪潮中逐步消失,

甚至是一種災難性的毀滅。 不過人們普遍認為, 旅游業雖然能夠影響到傳統的生活習慣, 但能夠帶來仙本那一定的收入增長, 而經濟增長往往意味著新的改變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