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贩子的骗术越发高超,大街强抢孩子无人帮忙 家长究竟如何防范?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 平時孩子胡鬧的時候家長們或多或少會有些覺得不耐煩, 但是真正遇到孩子沒按時回家的時候, 焦急和緊張頓時就會充斥著夫妻二人身上。 當孩子沒按時回家時, 家長就會猜測是否遇到壞人被拐賣了。 有時候孩子出去玩沒告訴家長, 家長找不到孩子甚至會去報警, 這足以看出每個家長都有一定對孩子的安全意識和擔憂。

但是再怎么擔憂也很有可能讓人販子得逞, 父母并不是時刻都跟在孩子的身邊。 而孩子則是給點好吃的好玩的就會跟你走, 在這個社會中拐賣孩子還是在陰暗的角落里存在著。

暑假已經過去了大半, 年紀小點的孩子們經常會因為出去玩而讓父母感覺到擔憂, 但是也不能時刻跟著孩子, 這便讓人販子有機可趁。

在央廣夜新聞2013中統計得知, 中國平均每年的失蹤兒童就達到了20萬人, 并且找回的概率只有0.1%。 等于說失蹤兒童基本就找不回來了, 現在是2018年, 這已經是5年前的數據了。

《央視直播間》做過一個測試, 讓工作人員假扮人販子來“拐賣”孩子。 在這項測試中, 50孩子有42個都被成功拐走了, 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的孩子并沒有因為家長的教育而有抵抗能力。

兒童販子的手段層出不窮, 最基本的行騙手段就是用零食玩具甚至手機平板電腦游戲來進行誘拐。 這幾種方式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方式,

但卻對孩子有著致命的誘惑力。 那么富養孩子會不會好一點呢?是不是會讓孩子抵抗得住這種誘惑?答案是否, 其實富人的孩子也會被拐, 這和錢無關。

何潔就曾經參加過一個綜藝節目的測驗, 何潔4歲的兒子接受了一個“防拐摸底測試”。 在測試開始前, 何潔非常認真的交代了兒子誰敲門也不能開。 但是事與愿違, 當一個節目組工作人員扮演的拐賣者拿著零食敲門時, 何潔的孩子依然打開了門, 這讓在監控前觀看的何潔頓時無語, 感情交代給孩子的那些并沒有作用。 這也提醒了我們廣大的家長們, 不要以為交代給孩子一些注意事項就可以萬事大吉, 安安穩穩的睡大覺了。

還有一些行拐手段更加的出人意料,

有一位母親周末在家陪著自己的寶寶, 母親在客廳的沙發上戴著耳機聽歌睡覺, 自己的寶寶在家里玩耍積木。 睡著的母親迷迷糊糊的聽到了一個男性的聲音:“小朋友, 我是肯德基宅急送的”。 于是就聽見關門聲。 這個關門聲頓時就讓這位母親從沙發上驚坐而起, 立即打開門沖了出去, 發現自己的寶寶已經走到電梯口了, 還有一個男人的手正準備拉住寶寶。

“寶寶, 你要去哪?”母親的一聲呼喊讓寶寶停下了腳步, 于是母親沖上前去抱住孩子, 電梯也在這一瞬間關閉了, 母親也并未看清這位“外賣員”的長相。

這件事讓這位母親非常后怕, 在后來的回憶中這位母親說道:“當時我家寶寶聽到敲門聲就開了門,

說是看到一個送肯德基的叔叔, 說是我訂的全家桶, 并說可樂忘在車上了, 讓我家寶寶和他一起去拿。 然而我并沒有訂過全家桶, 這就是一個人販子。 ”

通過這些人販子的磨練, 家長們的安全意識可謂是加強了不少, 但是拐賣者也在進化。

劉濤就曾經演過一個電影, 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拐賣孩子的電影, 這個影片最讓家長們恐懼的是當中的一個橋段。 影片中有一位老太太熱心的幫助劉濤抱著孩子, 但隨后就被這位老太太抱走了。 劉濤急忙的開始尋找, 終于在大街上找到了孩子和人販子, 依然是那位老太太, 劉濤看到孩子后松了一口氣, 并且上前準備抱回孩子。 但是突然從旁邊沖出來了一位陌生男性,

隨后一個老太太和一個男子扮演起了這個孩子的父親和奶奶, 并開始聯合討伐劉濤, 讓周圍圍觀的群眾一位這是一起家庭糾紛事件。

影片中那位人販子冒充的孩子“奶奶”在不停的大喊道:“我的孫子”, 而那個同伙的人販子男子也在大聲叫道:“你想帶著孩子找野男人是嗎?”這讓周圍的群眾們都以為這是家庭糾紛, 所以并沒有一個人上來幫助劉濤。 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搶走。

這個影片讓所有的家長都覺得背后發涼, 人販子也是在慢慢進化的, 現在的人販子越來越猖狂, 導致很多的家庭破碎。 有一個公益網站叫做“寶貝回家”, 這是一個專門找尋失蹤兒童的公益網站, 在這個網站上失蹤的孩子有4萬多個。 但讓人失望的是在這11年內,4萬多個兒童只有2510個找回,剩下的完全找不到。

“寶貝回家”網站的創始人張寶艷在《透明人》的節目中透漏:“按照現在的找人速度,100年以后也找不完”。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人販子萬惡不赦,但更加主要的根源則是那些買孩子的養父養母,是他們養活了這些人販子,讓他們可以從販賣孩子中得利,這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非常可疑的人還是希望群眾去報警,也許你簡簡單單的一個電話就能拯救一個家庭的幸福。同時家長們也要時刻看緊自己的孩子,沉迷在玩手機中的父母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總是認為拐賣的概率很小,自己玩一玩手機一時不看孩子也不礙事。當家長有這種想法就已經非常危險了,所以希望家長們都做好自己身為父母的責任,同時也希望群眾們能夠互相幫助。

但讓人失望的是在這11年內,4萬多個兒童只有2510個找回,剩下的完全找不到。

“寶貝回家”網站的創始人張寶艷在《透明人》的節目中透漏:“按照現在的找人速度,100年以后也找不完”。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人販子萬惡不赦,但更加主要的根源則是那些買孩子的養父養母,是他們養活了這些人販子,讓他們可以從販賣孩子中得利,這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非常可疑的人還是希望群眾去報警,也許你簡簡單單的一個電話就能拯救一個家庭的幸福。同時家長們也要時刻看緊自己的孩子,沉迷在玩手機中的父母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總是認為拐賣的概率很小,自己玩一玩手機一時不看孩子也不礙事。當家長有這種想法就已經非常危險了,所以希望家長們都做好自己身為父母的責任,同時也希望群眾們能夠互相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