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司馬懿掌權之後錯留一人,致使晉朝僅存百年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的時候還沒有絕對把控全域的實力, 當時曹真之子曹爽身邊的謀士桓范讓曹真前往許都, 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對抗司馬懿, 司馬懿名不正言不順, 必敗!但是曹真懦弱膽小, 偏偏不聽桓範的建議, 相信司馬懿會善待自己, 自己不要權也能當一個大富翁, 於是桓範罵出了一句“肥奴!曹子丹好人, 生卿五六頭肉, 今桓範隨卿滅門也。 ”

曹爽畢竟年輕, 在權術謀略方面根本無法跟司馬懿相比, 加上司馬懿隱忍的功夫已達極致, 極其會偽裝自己的內心, 以致於在發動政變以前, 大多數人認為司馬懿還是大魏的功臣、忠臣。

司馬懿對曹爽說只要投降, 只剝奪他的兵權, 往日的仇恨一筆勾銷, 這時候曹爽還認為司馬懿是一位和善的老者。 當然了, 最後的解決可想而知, 司馬懿老奸巨猾, 是不會給司馬家族留下一點隱患的, 曹爽到洛陽後就被滅掉三族。

而對於曹爽身邊的謀士桓范, 司馬懿沒有下手, 礙于名聲, 便讓他官復原職。 不過, 司馬懿是絕對不會對對手手軟的, 等政變風波已過, 便以桓范罵司馬家造反為藉口, 殺掉了桓範, 滅了其三族。 然後桓范的小兒子桓楷則僥倖逃脫, 司馬懿一向斬草除根, 但對於桓楷則沒有追究, 桓楷便隱姓埋名的生活了起來。

晉王朝建立時期, 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叫桓溫, 就是桓楷的兒子, 桓范的孫子, 在晉朝時期先出任荊州刺史, 掌握長江上游的實權人物, 後來成為了東晉時候權臣, 權力大了以後, 桓溫罷黜了皇帝。 後來去世以後, 他的兒子桓玄繼續掌握權力, 不同于桓溫的性格, 桓玄直接要求皇帝給自己封王。 當了一段時間楚王之後, 桓玄不滿足了, 便逼迫晉安帝禪讓皇位給自己, 至此建立了桓楚政權。

雖然桓楚政權出現短暫, 但也正是他的建立標誌著司馬晉朝即將落幕。 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怎麼也想不到, 自己曾經錯漏的一個人居然顛覆了自己的子孫後代, 天理昭昭, 自己也走了曹魏的老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