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他是康熙的恩师,为除鳌拜立下大功,却因一件小事被革职,让人忍俊不禁

常言道:“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 必有一得”。 哪怕一個人的前半生過的再瀟灑, 再謹慎, 都有可能會因為一件事而跌入谷底。

康熙年間有一位知識分子叫做熊賜履, 他出身于書香門第, 父親也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 可惜的是, 他的父親在一次混亂中離開了人世, 只剩下年僅8歲的他和母親相依為命。

熊賜履的母親也精通一些詩文歷書, 并一直艱苦奮斗培養熊賜履。 而熊賜履也十分爭氣, 在改朝換代之后, 毅然地順應時代的潮流, 投靠了新的王朝。 在新的王朝建立的科舉制度下, 熊賜履考上了進士,

任職于翰林院。

不久, 康熙登基, 熊賜履被叫去給康熙講解四書五經, 可見熊賜履當時的學識與在翰林院的地位。 雖說熊賜履早早地就投奔了新的王朝, 但是可不能說熊賜履無情無義, 沒有原則。 對于他, 我們更多的理解應該是懂得順應潮流的變化, 隨機應變。

在康熙旗下, 熊賜履有著自己的政治主見, 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所學, 影響君主的三觀與政治策略, 從而造福百姓與國家。

在當時, 還有一個十分具有影響力的權臣鰲拜。 鰲拜也經常出現在各大影視中, 他囂張跋扈, 不聽政令, 權大勢大的形象存在于大家的腦海。 在一次進言當中, 熊賜履得罪了鰲拜這個強大的集團。

好在康熙帝是一直袒護著自己的恩師的, 并且鰲拜的所作所為康熙也看在眼里,

因此, 經過一陣子的明爭暗斗, 鰲拜集團敗了。 熊賜履為康熙除去了這一大禍害, 立下了大功, 康熙十分高興。

如此看來, 熊賜履既是康熙的恩師, 還將清朝的大功臣, 此人生后必定享盡榮華富貴, 高枕無憂。 其實不然, 后來的熊賜履居然因為一件小事犯了錯誤被革了職。

康熙十四年, 熊賜履進入內閣任職, 與當時同在內閣的索額圖相互制約, 這是康熙的意思。 本索額圖的各方勢力與實力都要弱于熊賜履, 可最終他卻將熊賜履趕出了當時的政治舞臺。

內閣的職責就是在皇上閱讀奏折之前提前預批, 進行票擬, 綜合后由皇上定奪。 可這有一天, 熊賜履不小心弄錯了一個票擬, 每天有這么多奏章,

錯了倒也能理解, 實乃小事一樁, 可熊賜履不愿承認自己的錯誤, 居然進行栽贓嫁禍, 將這個小錯誤嫁禍給索額圖。

兩人本就是相互制約, 相互斗爭。 索額圖并不接受這個嫁禍, 決心還自己的清白。 這事就被鬧大了, 鬧到了刑部, 查清之后, 熊賜履便被革了職, 一世英名就這樣被破壞。

莫非這是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嚴苛要求, 不允許自己犯一丁點兒的錯?讓后人看來真是忍俊不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