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比採訪更重要的是救人,呼救聲仍在耳邊迴響

本文系2008年5月於地震災區所寫, 未發表。 僅對部分疏漏進行了修改, 括弧部分為本次補充。

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周遠征 北川報導

5月14日, 在通往北川的近30公里路上, 受災群眾正在從重災區湧出來, 而搶險隊伍和志願者們卻向災區進發。 與搶險隊伍不同的是, 大多數志願者只能夠步行前往災區。

陳軍和劉季剛就是其中的一批志願者成員, 他倆都在綿陽打工, 5月14日一早, 他倆相約到安置北川受災者的九洲體育館當志願者。 然而, 現場卻讓他們感到遺憾, 九洲體育館裡早已彙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志願者。

陳軍說:“志願者恐怕比受災群眾還多!”

《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在從安縣步行前往北川路上, 與這些年輕的志願者相遇, 步行約五個小時之後, 5月14日下午趕到了北川縣城附近。 (由於北川唐家山在地震後形成了堰塞湖, 彼時參與救援的部隊主力都已經撤除, 留了一些小分隊和少數志願者)記者進入北川縣城核心區後, 遇見了一些志願者, 有雲南的志願者, 也有四川當地的志願者。

“有人嗎?”廢墟裡志願者的聲音此起彼伏, 在危樓面前志願者們沒有退縮, 發現生命並拯救生命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從下午到晚上, 包括《等深線》記者在內臨時組合的救援隊伍, 一共發現了四個倖存者。 一個需要從斷橋外運送的倖存者, 志願者們大約20多人,

艱難地將他護送過去(該名獲救的人, 系當地人, 其妻子請了一些當地人找到並營救成功)。 發現倖存者讓志願者備感鼓勵, 原定在天黑前離開危險重重的北川縣城, 志願者們決定繼續在找一圈, 看能夠發現更多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 已經50多個小時了, 如果再拖一晚上, 倖存者生還的機會將大大降低。

入夜之後, 北川縣城顯得格外靜寂, 除了在風中有些嘩嘩作響的破窗, 以及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碰撞的聲音。 “ 救救我!”在斷橋附近, 北川總工會附近的街道上似乎是從地底發出的微弱的聲音。 “有人還活著!”記者和志願者尋聲而去, 發現聲音是從兩塊重3~40噸的巨石下麵發出來的。 巨石下面有一個窟窿, 兩隻腳被壓在石頭下面,

而求救的人被倒吊在深約幾米的窟窿裡。

求救的人叫雷小波, 18歲, 是北川縣甘溪人, 他家挨著江油(為了讓受傷的他, 能夠儘量維持他的生命, 讓他少說話, 不斷尋找救援人員前來救援他時, 記者亦蹲在洞口跟他講一些救援正在推進以及其他事情, 讓他儘量平靜)。

5月12日地震發生的時候, 雷小波被地震驚醒匆忙跑出街道就被山上滾落的巨石壓住, 兩塊巨石擠壓在一起, 其中一塊巨石壓住了他的腳, 而他當即昏倒, 倒吊在地震發生形成的窟窿裡。 疼痛讓他昏厥了幾十個小時, 醒來之後的雷小波發現自己倒吊在窟窿裡, 疼痛讓他感覺到特別冷。

記者和志願者趕緊找來可以包裹身體的物品, 吊給了雷小波。 志願者們同時找部隊來營救他,

幾十噸的巨石志願者們沒有辦法。 陝西消防總隊首先趕來, 但是在勘察了地形之後, 卻發現無法移動巨石。 隨後記者和志願者又去指揮部方向尋找可能的隊伍, 反復尋找中, 江蘇消防、武警指揮學院的官兵, 以及一支醫療隊都相繼趕來, 但是都沒有辦法, 醫療隊在現場商量可以截肢。 但是, 醫療隊卻只有簡單的手術設備, 沒有鋸子, 而在漆黑的夜裡, 也無法找到合適的鋸子。

一個個失敗的打算讓志願者感到無比沮喪, 剛才幾個人獲救的喜悅都已經蕩然無存。 記者和志願者一邊安慰著雷小波, 讓雷小波堅強起來, 一邊將水吊著給五十多個小時沒有喝水的雷小波, 記者還將在成都購買的火腿腸剝開吊給雷小波補充(用繩子套住火腿腸,

然後跑到洞口, 用繩子吊下去, 礦泉水也是打開後, 用繩子套住吊下去, 記者爬在洞口做這些事情之時, 志願者一邊看旁邊屋頂是否有東西掉落, 一邊留意著對面山上滾落的石頭, 仔細聽著聲響)。

然而, 多支救援隊伍都嘗試無果後, 隨著時間流逝, 雷小波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記者和志願者決定還是要找指揮部派人來營救雷小波。 於是將巨石附近砸爛的車燈打開之後, 記者和志願者決定連夜去找指揮部派人下來搶救生命。

雷小波聽到記者和志願者要離開, 不停地說:“我好冷, 好怕!”記者和志願者心如刀絞, 只能安慰他:“我們去找人救你, 你要堅強。 ”前往指揮部的路上, 有些不願離開的記者被志願者們連拖帶拽地帶上了山。

而在返回的過程中,記者和志願者們碰到任何人,都告訴他們,一定在經過巨石的時候給雷小波打個招呼。深夜裡,經過艱難的跋涉,找到了位於北川中學的前線指揮部之後,指揮部的人員正在彙報傷亡情況(彙報人員的聲音已經嘶啞,一個個數字也讓人無比震驚)。

指揮部一位負責人告訴志願者們,搶救只能夠先易後難,雷小波會盡力救,但是沒有大型設備根本無法施救(當天深夜,工程兵部隊開始了道路搶修,加速打通通往北川縣城的生命通道,沒有大型設備的北川縣城,拯救生命是無比艱難,很多士兵連基本裝備都沒有,記者也將手電筒送給了戰士。

指揮部位于北川中學,參與救援的眾多部隊正在北川中學救援學生,遇難學生的屍體堆在了學校操場附近。而在救援過程中,聲音也越來越微弱,好不容易將埋在下面的學生挖出來了,卻已經失去了呼吸,地理位置較高的北川中學卻讓心沉到了穀底)。聽到這樣的消息,迫切想讓指揮部能夠派出人員救援的志願者們,心掉到了穀底。天亮了再去施救,雷小波微弱的生命還能夠挺到那個時候嗎?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所有人卻都無法去拯救!

直到記者完稿時,幾個參戰部隊和指揮部都沒有將十八歲的雷小波獲救的消息傳來!(稿件完成於5月16日未發表,記者由於要與即將趕到成都的新加坡救援隊會合,與陳軍等志願者約定希望他們能夠讓救援隊伍繼續拯救雷小波後,於5月16日下午趕到了成都雙流機場,與趕來救援的新加坡國際救援隊會合,前往另一個重災區德陽紅白鎮。

2018年5月12日下午,記者回到了北川老縣城,由於2008年9月24日泥石流等原因,已經不知道何處是當時雷小波所在地,只能夠遠遠將一束菊花放在路邊。謹以此文和寄託哀思的菊花,祭奠那些遇難者,也甚懷念彼時一起參與救援的志願者兄弟們。)

附:

記者手記:呼救的聲音許久都在耳邊迴響

周遠征/文

5月12日那天,重慶很平靜。中午時分,我與新華社朋友吃完飯後返回。經過西政時,突然看到西南政法大學附近的居民樓突然湧出來很多人,這發生了什麼啊,難道有爆炸或者氣體洩漏?

2008年5月12日地震時,重慶震感也較為強烈。大家都從樓裡出來,往空曠地和高處走,大家都在撥打親人的電話,大量的電話讓通訊網路難以承載。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混亂後,大家開始搜索到底是哪裡發生了地震,“汶川”這個詞第一次出現。隨後,重慶梁平等地也傳來消息,有重大人員傷亡。消息混亂的情況下,到底是到重慶梁平還是直接到汶川,就成為了難題。隨後,傳來的資訊還顯示成渝鐵路等交通中斷了。

5月13日一大早,由於鐵路出現問題,我選擇了搭乘大巴車前往成都。現在已經回憶不清楚,但是到底經過了多少時間才抵達成都。成都到了之後,看到的情景並不是特別混亂,只是空地和廣場上的人特別多,帳篷也搭起來了,救護車和消防車等也呼嘯而過。

當天,我與武警四川總隊和十三軍一位副軍長都進行了聯繫,從部隊獲悉的情況看,被忽視的北川情況或許更為嚴峻,選擇去北川再伺機去安縣成為了當時的選擇。我們報社其餘同事則去了都江堰和汶川等地。

5月14日早上,搭乘一個媒體朋友的包車前往綿陽。一路上,已經可以看到有民房被震裂的情況,伴隨著各種救援車輛的車流,心情也越來越沉重。趕到收留災民的綿陽九洲體育館之後,遇到了運送北川災民的大巴車。北川災民的口中瞭解到的情況與當時在路上與綿陽當地一位元人士瞭解的情況基本吻合,北川全城被毀!匆匆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停留後,從綿陽趕往北川。

然而,安縣境內,已經忘記是在什麼地方有了交通管制,車已經不能夠再往前走。我當時有一套部隊作訓服,這在後來的行進和進入一些區域也有了一些便利。但是,沒有交通工具,同時也不願意以搭車的方式干擾救援車輛行進,我決定步行前往。烈日下,大概經過了五六個小時的行進,5月14日下午抵達了北川老縣城外。

進入北川老縣城後,到處可見震裂和倒塌的房屋,路上不時有遇難者屍體,一些房屋還在燃燒。山上還不時有滾石下來。然而,一路上經過的各種地震情形後,已經沒有了害怕,因此和志願者就開始參與到尋找和幫助救援。《死去的北川活著的北川》中,對於當時的北川救援有比較詳細報導。死亡早已不會讓北川城中參與救援的我們害怕,但是要救一個人卻太難太難。深夜的北川縣城裡,有著各種聲音。志願者和搜救小分隊搜尋呼喚的聲音,山上滾石落下的撞擊聲,以及風嘩嘩的掛著破碎的玻璃刺耳聲,以及微弱的呼救聲。

深夜不知道是什麼時間,記者與志願者從山下返回到北川中學救援現場。北川中學現場正在緊張施救,但是往往發現了生命跡象,又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夠艱難的打開生命通道,救援部隊往往興奮地發現了有生命跡象的學生後忘記疲勞拼命挖掘,最後卻往往只能夠抱出來已經沒有呼吸的學生。這樣的情形,讓每個人都感到窒息和難受。而在等待生命和救援奇跡的過程中,似乎所有的餘震也感覺不到。北川中學裡的老樓,宿舍樓這些並沒有像新的教學樓這樣倒塌。我坐在一棟樓旁空地上稍事停歇時,附近是眾多學生的遺體,看著不遠處的救援現場,感覺太過無力之外期望奇跡能夠發生。我在北川中學停留的時間裡,武警部隊、海軍醫院、華西建築集團的人都有接觸,但是並沒有看到後來據說背了200多具學生屍體的“標哥”。

得悉16日下午新加坡救援隊將會搭乘大力神飛機前來四川災區救援,記者從北川返回了成都,並於16日中午與新加坡駐成都領事,以及一些新加坡媒體匯合後,一同進入了雙流機場停機坪。兩架大力神飛機和新航專機陸續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新加坡國際救援隊曾經參加了印尼海嘯、中國臺灣地震救援等行動,曾救出了許多災民。新加坡方面在地震第一時間就與中國聯繫,希望參與到救援。新加坡救援隊在停機坪進行了前進部署後,55人、3輛救援專用車輛,4條搜救犬組成的新加坡國際救援隊前往災區。隨行媒體中,我是唯一參與此次行進的中國記者。

德陽什邡市是受災極為嚴重的區域,紅白鎮初步的災情統計中就顯示紅白鎮有900多人遇難。前進的道路極為艱難,不時需要清除路障並進行簡單的道路修理,新加坡救援隊用大力神飛機搭乘的工程車輛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救援隊伍得以前行。5月17日早上6點,救援隊伍終於抵達了紅白鎮。清晨的紅白鎮,淒慘的景象如同北川一樣。紅街沒有,白街也沒有了,紅白信用社樓下的紅白祭品行看上去卻沒有絲毫的損傷。

早上,已經趕到此地救援的空降十五軍部隊,以及新加坡救援隊繼續展開搜救。然而,關鍵的72小時失去之後,各方的努力,都很難找到倖存者。每當遺體從廢墟中挖出來,新加坡救援隊都會集體向逝者默哀,“全力去尋找遇難者,給他們足夠的尊嚴。”

離開紅白鎮之後,我又返回成都和重慶,進行了系列受傷災民轉運治療的採訪。十年來,一直不願意重返北川,十年後才把老電腦裡存著的照片打開。那時的一幕幕許多已經忘記了,有些卻記憶深刻。埋在廢墟下呼救的聲音,許久都仿佛在耳邊揮之不去,十年來胸口的疤痕也一直有些發癢提醒著那時的一切。十年後的201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過,我回到了北川,也將祭奠的黃菊花和淚水抛灑在十年前經過的地方

十年前我在北川中學救援現場時,時斷時無的信號中,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我說:“我在成都,很安全,你們也要注意!”十年後的5月12日晚上,新北川縣城裡,沒有悲傷,只有看上去歡樂的人們繼續著生活。

(編輯:郝成;校對:彭玉鳳)

【等深線】

等深線】(ID:depthpaper)是依託《中國經營報》推出的原創深度報導新媒體產品,關注泛財經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及其新聞事件背後的邏輯與真相。我們力圖通過詳實的調查、周密的採訪和深入的討論,勾勒新聞事件和焦點議題的全貌,與您一起“深度下潛,理解真相”。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而在返回的過程中,記者和志願者們碰到任何人,都告訴他們,一定在經過巨石的時候給雷小波打個招呼。深夜裡,經過艱難的跋涉,找到了位於北川中學的前線指揮部之後,指揮部的人員正在彙報傷亡情況(彙報人員的聲音已經嘶啞,一個個數字也讓人無比震驚)。

指揮部一位負責人告訴志願者們,搶救只能夠先易後難,雷小波會盡力救,但是沒有大型設備根本無法施救(當天深夜,工程兵部隊開始了道路搶修,加速打通通往北川縣城的生命通道,沒有大型設備的北川縣城,拯救生命是無比艱難,很多士兵連基本裝備都沒有,記者也將手電筒送給了戰士。

指揮部位于北川中學,參與救援的眾多部隊正在北川中學救援學生,遇難學生的屍體堆在了學校操場附近。而在救援過程中,聲音也越來越微弱,好不容易將埋在下面的學生挖出來了,卻已經失去了呼吸,地理位置較高的北川中學卻讓心沉到了穀底)。聽到這樣的消息,迫切想讓指揮部能夠派出人員救援的志願者們,心掉到了穀底。天亮了再去施救,雷小波微弱的生命還能夠挺到那個時候嗎?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所有人卻都無法去拯救!

直到記者完稿時,幾個參戰部隊和指揮部都沒有將十八歲的雷小波獲救的消息傳來!(稿件完成於5月16日未發表,記者由於要與即將趕到成都的新加坡救援隊會合,與陳軍等志願者約定希望他們能夠讓救援隊伍繼續拯救雷小波後,於5月16日下午趕到了成都雙流機場,與趕來救援的新加坡國際救援隊會合,前往另一個重災區德陽紅白鎮。

2018年5月12日下午,記者回到了北川老縣城,由於2008年9月24日泥石流等原因,已經不知道何處是當時雷小波所在地,只能夠遠遠將一束菊花放在路邊。謹以此文和寄託哀思的菊花,祭奠那些遇難者,也甚懷念彼時一起參與救援的志願者兄弟們。)

附:

記者手記:呼救的聲音許久都在耳邊迴響

周遠征/文

5月12日那天,重慶很平靜。中午時分,我與新華社朋友吃完飯後返回。經過西政時,突然看到西南政法大學附近的居民樓突然湧出來很多人,這發生了什麼啊,難道有爆炸或者氣體洩漏?

2008年5月12日地震時,重慶震感也較為強烈。大家都從樓裡出來,往空曠地和高處走,大家都在撥打親人的電話,大量的電話讓通訊網路難以承載。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混亂後,大家開始搜索到底是哪裡發生了地震,“汶川”這個詞第一次出現。隨後,重慶梁平等地也傳來消息,有重大人員傷亡。消息混亂的情況下,到底是到重慶梁平還是直接到汶川,就成為了難題。隨後,傳來的資訊還顯示成渝鐵路等交通中斷了。

5月13日一大早,由於鐵路出現問題,我選擇了搭乘大巴車前往成都。現在已經回憶不清楚,但是到底經過了多少時間才抵達成都。成都到了之後,看到的情景並不是特別混亂,只是空地和廣場上的人特別多,帳篷也搭起來了,救護車和消防車等也呼嘯而過。

當天,我與武警四川總隊和十三軍一位副軍長都進行了聯繫,從部隊獲悉的情況看,被忽視的北川情況或許更為嚴峻,選擇去北川再伺機去安縣成為了當時的選擇。我們報社其餘同事則去了都江堰和汶川等地。

5月14日早上,搭乘一個媒體朋友的包車前往綿陽。一路上,已經可以看到有民房被震裂的情況,伴隨著各種救援車輛的車流,心情也越來越沉重。趕到收留災民的綿陽九洲體育館之後,遇到了運送北川災民的大巴車。北川災民的口中瞭解到的情況與當時在路上與綿陽當地一位元人士瞭解的情況基本吻合,北川全城被毀!匆匆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停留後,從綿陽趕往北川。

然而,安縣境內,已經忘記是在什麼地方有了交通管制,車已經不能夠再往前走。我當時有一套部隊作訓服,這在後來的行進和進入一些區域也有了一些便利。但是,沒有交通工具,同時也不願意以搭車的方式干擾救援車輛行進,我決定步行前往。烈日下,大概經過了五六個小時的行進,5月14日下午抵達了北川老縣城外。

進入北川老縣城後,到處可見震裂和倒塌的房屋,路上不時有遇難者屍體,一些房屋還在燃燒。山上還不時有滾石下來。然而,一路上經過的各種地震情形後,已經沒有了害怕,因此和志願者就開始參與到尋找和幫助救援。《死去的北川活著的北川》中,對於當時的北川救援有比較詳細報導。死亡早已不會讓北川城中參與救援的我們害怕,但是要救一個人卻太難太難。深夜的北川縣城裡,有著各種聲音。志願者和搜救小分隊搜尋呼喚的聲音,山上滾石落下的撞擊聲,以及風嘩嘩的掛著破碎的玻璃刺耳聲,以及微弱的呼救聲。

深夜不知道是什麼時間,記者與志願者從山下返回到北川中學救援現場。北川中學現場正在緊張施救,但是往往發現了生命跡象,又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夠艱難的打開生命通道,救援部隊往往興奮地發現了有生命跡象的學生後忘記疲勞拼命挖掘,最後卻往往只能夠抱出來已經沒有呼吸的學生。這樣的情形,讓每個人都感到窒息和難受。而在等待生命和救援奇跡的過程中,似乎所有的餘震也感覺不到。北川中學裡的老樓,宿舍樓這些並沒有像新的教學樓這樣倒塌。我坐在一棟樓旁空地上稍事停歇時,附近是眾多學生的遺體,看著不遠處的救援現場,感覺太過無力之外期望奇跡能夠發生。我在北川中學停留的時間裡,武警部隊、海軍醫院、華西建築集團的人都有接觸,但是並沒有看到後來據說背了200多具學生屍體的“標哥”。

得悉16日下午新加坡救援隊將會搭乘大力神飛機前來四川災區救援,記者從北川返回了成都,並於16日中午與新加坡駐成都領事,以及一些新加坡媒體匯合後,一同進入了雙流機場停機坪。兩架大力神飛機和新航專機陸續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新加坡國際救援隊曾經參加了印尼海嘯、中國臺灣地震救援等行動,曾救出了許多災民。新加坡方面在地震第一時間就與中國聯繫,希望參與到救援。新加坡救援隊在停機坪進行了前進部署後,55人、3輛救援專用車輛,4條搜救犬組成的新加坡國際救援隊前往災區。隨行媒體中,我是唯一參與此次行進的中國記者。

德陽什邡市是受災極為嚴重的區域,紅白鎮初步的災情統計中就顯示紅白鎮有900多人遇難。前進的道路極為艱難,不時需要清除路障並進行簡單的道路修理,新加坡救援隊用大力神飛機搭乘的工程車輛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救援隊伍得以前行。5月17日早上6點,救援隊伍終於抵達了紅白鎮。清晨的紅白鎮,淒慘的景象如同北川一樣。紅街沒有,白街也沒有了,紅白信用社樓下的紅白祭品行看上去卻沒有絲毫的損傷。

早上,已經趕到此地救援的空降十五軍部隊,以及新加坡救援隊繼續展開搜救。然而,關鍵的72小時失去之後,各方的努力,都很難找到倖存者。每當遺體從廢墟中挖出來,新加坡救援隊都會集體向逝者默哀,“全力去尋找遇難者,給他們足夠的尊嚴。”

離開紅白鎮之後,我又返回成都和重慶,進行了系列受傷災民轉運治療的採訪。十年來,一直不願意重返北川,十年後才把老電腦裡存著的照片打開。那時的一幕幕許多已經忘記了,有些卻記憶深刻。埋在廢墟下呼救的聲音,許久都仿佛在耳邊揮之不去,十年來胸口的疤痕也一直有些發癢提醒著那時的一切。十年後的201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過,我回到了北川,也將祭奠的黃菊花和淚水抛灑在十年前經過的地方

十年前我在北川中學救援現場時,時斷時無的信號中,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我說:“我在成都,很安全,你們也要注意!”十年後的5月12日晚上,新北川縣城裡,沒有悲傷,只有看上去歡樂的人們繼續著生活。

(編輯:郝成;校對:彭玉鳳)

【等深線】

等深線】(ID:depthpaper)是依託《中國經營報》推出的原創深度報導新媒體產品,關注泛財經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及其新聞事件背後的邏輯與真相。我們力圖通過詳實的調查、周密的採訪和深入的討論,勾勒新聞事件和焦點議題的全貌,與您一起“深度下潛,理解真相”。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