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唯一的民選皇帝,最後卻走向千刀萬剮,他到底做錯了什麼?

公天下從夏禹開始變成家天下。 歷史中的皇帝都是世襲制, 或者是“打天下”。 然而總那麼有一個例外, 皇帝還有民選的?那這個人肯定時來運轉, 運氣好。 這個民選皇帝就是王莽。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民選皇帝也不好當啊, 從萬眾擁戴走向千刀萬剮, 不過是從天堂掉落地獄一瞬間的事。 更始軍破長安之戰就讓新帝王莽身敗名裂, 王莽看湧入長安的更始軍, 想起想起眾人勸他做新帝那場面。

漢朝推陳革新, 新政開始, 王莽正春風得意間, 十五年時間, 足夠令天下大亂, 戰火紛亂。 68歲年齡的王莽料不會想到自己竟落得遺臭萬年的下場。

篡位者?王莽不會想到, 在死後兩千多年獲得這個稱號, 是不是哭笑不得。 推我做新漢皇帝, 不是你們嗎?難道不是嗎?

從萬眾擁戴走向千刀萬剮, 其中究竟經歷了什麼?是王莽荒淫暴政?抑或是更始軍玩“打天下”籌碼?其實都是和儒學有關。 王莽是幸運的, 同時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他少年時期盛行儒學“仁”、“禮”等信義。 不幸則是儒學後期走向衰落, 當時的儒學思想失敗不允許王莽存活。

且說王莽為何會萬眾擁戴做新帝?在西元前33年, 漢成帝繼位後, 王莽姑姑王政君順理成章地成為太后, 王氏一族權傾朝野, 飛黃騰達, 好不風光。 反而只有王莽一家時運不濟。 父親與兄長去世, 獨留母親和嫂侄。 但他不怨,

對母嫂上心, 也對叔伯盡心盡力。 正應了儒學“仁”“禮”。 也在29歲封侯, 更是驚人一舉。

雖說儒學初期不受漢宣帝待見, 後來繼位的漢成帝大量提攜儒學人士。 可以說是儒學興盛時代。 漢加反而走到盡頭。 天災人禍頻發, 儒學生們提出的“天人感應”覺醒概念斷送漢家天下。 儒學生們認為找具有聖人標準施行“王道”。 自然選擇王莽, 因為他本身就具備最高儒學修養。 同時王莽為了減少篡位的阻力, 大力鼓吹神學, 像什麼“求賢讓位”“臨危受命”等找到的帶字石頭和符咒打壓漢家宗室。

西元8年, 王莽在萬眾擁戴下登帝位, 代漢建新。 這年, 他53歲。 千刀萬剮呢?禍起儒學後期衰落, 多少堂而皇之藉口, 拋開理想外衣, 還是篡位。 法古改制, 沿襲儒學思想,

不切合國情實際, 不僅激發了國內矛盾, 也引起諸侯國不滿。 積壓的西漢末年矛盾一觸而發。 王莽也就做了十五年新帝被人千刀萬剮, 可悲啊。

本文由課上說歷史原創, 歡迎關注, 帶你一起長知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