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教育是对孩子负责任,但是父母强制教育却是不可行的

不知為什么,“教育”這個詞聽起來總是有點強制或強迫的意味。 這使不少人誤認為:幼兒教育就是把我們所認為的孩子接受的東西,強制性的加在孩子身上,而可以無視孩子本身的興趣與意愿。

孩子剛出生時,是無法用自己的意志,來表達他們的好惡的。 但母親細心一點便可發現,孩子的舉一動,無不在暗示他們喜歡什么東西,厭惡排斥什么東西。

細心觀察孩子的好惡,根據他的興趣所在給予他所要求的刺激,這是每個媽媽的職責。 強迫孩子接受他不感興趣的東西,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反面的作用。

我們平時所說的因才施教,也正是這種道理。

比如,孩子的說話,任何父母也不會認為是自己教了才會的。 事實上,這已經做了不言教的教育了。 在幼兒時期,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母親的一舉一動,包括語言、動作、修養,會很敏感地傳給孩子,形成孩子的能力與性格。 換言之,母親日常的生活方式,就是對孩子的身教。 教給孩子某種事物,固然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方式。 母親平時的一舉一動,對幼兒的影響更大。

日本千葉大學助教多湖輝,目前正在研究各界名人的幼兒時期。 他說,沒有比不用強制壓迫,而給予正確動機的教育,更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

也就是說,只有以母親為主的身邊所有的人,給予孩子深切的理解和用心,才是幼教的開始。

這句話說得很精彩。 對天才兒童來說,書不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而是在他們伸手可及之處的東西。 他們從父母口中聽到的不是強制性的“你得做個了不起的人!”,而是暗示性的“以你來說,定會成為偉大的人。 ”

特此聲明:此文章為作者的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圖片來自網絡, 僅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