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高考调查:74%高考学霸未上过补习班!学霸有话说!

近日有一份澎湃新聞向全國31個省份的60余名學霸考生發去一份獨家制作的問卷請他們回答58道題, 根據學霸們的真實情況做了調查和統計。 前從收回的27份有效問卷中得到:在高中期間沒有參加過補習班和興趣班的考生超過了七成。 在提到“補習班”、“輔導班”、“興趣班”和“競賽”方面的話題時, 學霸們反而對這些觀點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還分享了他們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心得”

一、高考學霸們平時會參加課外培訓班嗎?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 有74.07%的考生高中階段沒有參加過課外補習班, 參加多于兩個僅占14.81%。

而類似的, 有70.37%的人高中也沒有參加過課外興趣班, 選擇參加過一個的, 僅占18.52%。 可見, 學霸們更注重課堂, 在課堂上解決問題。

二、在高中期間是否參加過課外興趣班嗎?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并不熱衷于參加各種“課外班”。 她告訴說自己沒有上過補習班, 只要“上課認真吸收老師講的知識, 下課后再反復回顧, 就已經足夠”。 浙江省理科考生張楚衣也表示幾乎沒有參加過課外輔導班, 無論是父母還是她自己都很信任學校和老師, 上課、學習完全順著學校的節奏走。 就足夠去學習知識了, 貴在自己要學會去思考, 不是盲目的跟從聽課。

這樣看來學霸之所以被稱之為“學霸”, 他們的成績不是依靠補習班、課外輔導得到提升的,

而是把精力盡量放在課堂上, 回歸課本, 在課堂上把握知識, 解決問題。

三、贊成或建議報大量補習班嗎?

結果顯示有66.67%明確表示不贊成參加海量補習班, 甚至認為許多補習班是沒有必要去上的, 這些課程的時間不如自己有效的運用起來。

湖北的學霸考生楊庚宸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就沒有上過任何校外培優班了。 “知識是有體系的, 指望靠培優班構建整個高中階段的知識體系, 這是不現實的。 ”此前, 他也上過物理培優班, 感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刷題上了, 很沒有必要——“我可以自己做題, 跟老師請教啊。 ”

多數學霸也是同樣的觀點, 認為課下的時間也很寶貴, 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把課堂上的遺留問題記錄下來,

留到課下的自習時間去探究、思考, 解決問題, 把自己的學習節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四、超八成學霸考生參加過社團活動

當下的學霸不再只是“讀死書”了, 題目更注重全面性的發展。

問卷中顯示, 超八成受訪考生, 從小學到高中時期參加過社團活動;七成參加過文藝類活動和英語競賽, 約五成參加過體育競賽或全國、省、市、校、區級競賽。 除了學習, 學霸也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時間投入到一些“競賽”和文化活動上。

2017年, 北京考生劉浩宇獲得了北京市物理競賽一等獎;江蘇考生袁夢獲201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一等獎;浙江長興考生胥嘉政高中參加了物理競賽, 拿到全國二等獎, 而高中三年沒有參加過競賽輔導和課外培訓的浙江學霸張楚衣也幾乎將數理化、英語、作文等全國競賽的大獎都收入囊中。

學霸們說雖然在競賽上也會有失敗也會有得獎, 但是他們更注重的是參與比賽的經歷, 這樣的經歷不僅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 也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 讓自己不再單單的框在“高考”上。

2019新高考就是引導學生要更早的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 在每年的高考之前都會有多所高考的“自主招生”考試和一些競賽, 這些競賽和考試, 也是一塊有力的名校“敲門磚”。 所以把經歷主要放在學習上, 一部分經歷放在一些專攻的科目上, 參加一些競賽,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五、高三生該如何學習和復習?

1.把握時間, 提高學習效率

從議論復習直到一模考試, 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很多同學往往認為時間很長, 從松懈自己。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過程, 而一輪復習是最重要的, 最全面的復習高中三年的知識, 所以在第一階段就要強化自己的意識, 要有足夠的耐心, 給自己鼓勵加油。

2.做題求“質”, 用心思考

題海戰術是高三生最容易誤入的“陷阱”, 少量的題目可以達到檢測自己的左右, 做題的意義不再于做了多少題, 而是在于做題的“質量”。 質量指的是在做完題目后, 自己得到是“反饋”, 比如發現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是自己的易錯點?在做完題目后一定要學會分析和思考, 才能達到做題的真正意義。

3.注力課堂, 緊跟老師

進入高三很多同學認為“復習”就是要有更多的自習時間,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師是最直接的、最簡單、最全面的獲取知識的渠道,課堂上的45-50分鐘老師會把知識濃縮在課堂上,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緊跟著老師的思路,在課堂上花費精力,去聽、記、想。把課堂把握好,比自己課下學習和上補習班有時候要重要的多。

4.優勢學科,注力專攻

在2019、2020高考改革后,文理科之分區別不大,一些同學會在一些科目上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數學上有很明顯的優勢,就可以保持“數學優勢”,報名參加一些數學競賽,一些高校的競賽考試。不僅可以保持數學優勢和成績的進步,也可以獲得一些榮譽和獎項,更重要的是這些榮譽、獎項會在一些院校自主招生等等甚至高考中會有很明顯的“加分”

5.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尤其是高三階段的學習內容在知識掌握上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學會思考。“新高考”的實施讓學習的模式有所改變,同學在學校的學習更接近于大學的學習狀態,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本身。所以學習計劃是一定要制定并且實施的。

高中三年的學習就是為了“高考”,那么根據2019新規定,高考學習要“預選專業”,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就要有一個大致是思想框架,想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沒有目標就像失去了方向,有了目標從精神上就能給自己提供一個“不輕易放棄”的理由。

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由天星教育編輯整理,數據來自澎湃新聞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師是最直接的、最簡單、最全面的獲取知識的渠道,課堂上的45-50分鐘老師會把知識濃縮在課堂上,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緊跟著老師的思路,在課堂上花費精力,去聽、記、想。把課堂把握好,比自己課下學習和上補習班有時候要重要的多。

4.優勢學科,注力專攻

在2019、2020高考改革后,文理科之分區別不大,一些同學會在一些科目上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數學上有很明顯的優勢,就可以保持“數學優勢”,報名參加一些數學競賽,一些高校的競賽考試。不僅可以保持數學優勢和成績的進步,也可以獲得一些榮譽和獎項,更重要的是這些榮譽、獎項會在一些院校自主招生等等甚至高考中會有很明顯的“加分”

5.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尤其是高三階段的學習內容在知識掌握上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學會思考。“新高考”的實施讓學習的模式有所改變,同學在學校的學習更接近于大學的學習狀態,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本身。所以學習計劃是一定要制定并且實施的。

高中三年的學習就是為了“高考”,那么根據2019新規定,高考學習要“預選專業”,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就要有一個大致是思想框架,想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沒有目標就像失去了方向,有了目標從精神上就能給自己提供一個“不輕易放棄”的理由。

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由天星教育編輯整理,數據來自澎湃新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