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高考学霸调查:选专业以兴趣为主,逾半关注新工科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 很多考生都會為選擇專業犯愁, 那么學霸們有這方面的煩惱嗎, 他們又偏向選擇哪些專業呢?

2018年全國高考成績發布后,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全國31個省份的60余名學霸考生發去一份“2018年高考學霸問卷調查”, 共回收27份有效問卷, 涵蓋19個省份的高考文理科學霸考生。

75%的受訪考生有明確的專業目標。

上述調查顯示, 近五成受訪考生在填寫志愿時首要考慮因素是專業排名, 三成受訪考生最為注重的則是學校排名, 其余受訪考生則對學校所處城市和環境最為看重。 近75%的受訪考生有明確的專業目標,

其余考生則在專業選擇時較為猶豫。

此外 , 超過六成的受訪考生傾向于報考經濟學、管理學等。 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專業也頗受考生關注, 超過一半的受訪考生“會考慮及很想報考新工科專業”。

逾六成學霸傾向經管類專業

在專業方面, 西北地區一學霸考生余楚(化名)傾向于經濟管理專業。 “管理財富, 比賺別人分好的財富有意思。 ”余楚認為, 經管類專業“和人打交道”, 爸媽也不希望他當書呆子。 “要多和人接觸, 我好幾個朋友也是這個專業。 ”

澎湃新聞的此次調查顯示, 學霸考生所選的熱門專業主要指向仍為“經濟學”和“管理學”, 在問卷關于“傾向報考哪一類專業”的多選題中, 44.44%的受訪考生選擇了經濟學, 而選擇管理學類的受訪考生數也達到了22.22%。

44.44%的受訪考生選擇了經濟學。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告訴澎湃新聞, 自己已經收到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9月份開學, 她將正式成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新生之一。 “我在初三時, 看了一些經濟金融方面的書, 就開始對金融方面感興趣。 ”周言坦言, 當夢想照進現實,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 自己激動無比。

北方某省文科考生彭雨心(化名)選擇了北大經濟學院, 自稱這個選擇屬于“誤打誤撞”。 “一開始還是蠻從眾的, 因為自己沒有明確的喜好。 ”彭雨心告訴澎湃新聞, 經過咨詢北大招生老師及前輩后, 覺得經濟學“挺對胃口”, 便定了下來。

在她看來, 這門學科是一種思維方式, 用數據、模型、推理、分析來理性解讀客觀世界的運行方式,

透過看似千差萬別的事物的表象揭示本質。 “作為一個‘非典型文科生, 經濟的嚴謹、準確、理性還是跟我挺一致的。 ”彭雨心稱自己“做夠了文綜選擇題”, 更喜歡“能有力地論證、說服”自己的東西。

來自遼寧的文科學霸史天樂順利考進清華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學習經濟管理專業。 史天樂告訴澎湃新聞, 很多同學開玩笑稱“考進光華就是掉進錢眼里了”, 他認為這是社會對于相關專業的“刻板印象”。

對他而言, 家里經濟條件尚可, 不急于掙錢。 “我更想做一些服務社會的事, 做一些實業。 但做實業是要有知識基礎和資金支持的, 光靠打嘴炮是沒用的。 ”史天樂自認為有“經世濟民”的抱負, 愿意“踏踏實實做事”, 而考入清華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用自己的經濟學知識去扶持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 這是我向往的。 ”

希望成為“復合型人才”

與其他明確專業的考生不同, 江西文科考生劉夢選擇入讀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為自己大學生涯的專業留下“懸念”。

新雅書院是2014年清華大學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創新而特設的“住宿制文理學院”, 新生入學時不分專業, 首先接受以數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為基礎的小班通識教育, 一年后自由選擇清華大學各專業方向(臨床醫學等個別專業除外), 或選擇交叉學科發展。

“新雅書院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它順應不分文理的潮流, 讓你去探索、培養自己的興趣, 再來選擇未來要走的方向。 ”劉夢告訴澎湃新聞, 就她的理解,

現在社會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 如果把自己限定在文科之中, 會讓自己未來發展的路徑變窄。 “文科是我未來要走的路, 但在文科學習中, 也要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去拓展角度。 我選清華新雅, 就是選擇挑戰, 逃離安逸軌道和慣性思維。 ”

安徽理科學霸方清源同樣希望自己成為“復合型人才”。 據其介紹, 父親是當地地稅系統的計算機技術人員, 對于當下大熱的工科專業, 父親以自身經歷建議他不要選單純的計算機類專業。 方清源對此頗為贊成, 他也更愿意成為一個多領域互通的交叉型人才。

來自云南的張倩(化名)今年被北大中文系錄取, 但她希望學校的“通識教育”理念能夠讓自己獲得全面發展。 “我欠缺的是用理工科的知識和思維考慮問題, 往往比較感性、容易頭腦發熱,不夠理性。”張倩希望能夠接受通識教育,選修科學類的基礎課程,以此“培養一定的理性思維”。“本科應該以普及通識教育為主,培養全面發展的跨學科多樣化人才,這應該是本科教育的目標,研究生和博士生則偏向于學術研究。”

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專業受關注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共有來自全國高校的612個項目入選,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熱門專業方向在內的19個項目群涵蓋其中。相關專業也頗受考生關注,超過一半的受訪考生“會考慮及很想報考新工科專業”。

貴州理科考生燕鴻偉告訴澎湃新聞,他的目標專業方向是“計算機”,緣于自己從高一開始就對“電子科技”頗感興趣。據其介紹,自己曾拿下貴州省機器人工程競賽省級二等獎、貴州省首屆開源電子設計大賽高中組省級二等獎等獎項。

燕鴻偉的偶像是因病去世的科技工作者南仁東。“他有肺癌但十幾年以來在貴州山區進行科研,很喜歡這種精神,為國家奉獻一份力量,希望以后也成為這樣的人。”燕鴻偉稱。

調查中,33.33%的受訪考生表示對人工智能行業很感興趣,并計劃從事相關行業。

燕鴻偉表示,自己平時對“人工智能”關注較多,未來希望在這一領域有所發展。“現在的‘人工智能’有缺陷,很難像人類一樣真正擁有情感,我希望可以突破這個缺陷。”燕鴻偉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對競賽很感興趣,希望在大學里與優秀同學友好相處,多跟老師做做科研項目。

在劉夢看來,作為目前國家教育建設的一大重點,“新工科”熱是必然,因為社會需求大,好就業、工資高。“更加注重實用性的新工科也會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推高學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因為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云計算,抑或是傳統工科的升級,都不再是某一個專業就可以完成的。”

基于熱愛選擇文史學科

哲學、文學、歷史等純文學科也并未被學霸們過于冷落,超過4成的受調查考生傾向于報考相關專業。

來自廣西的文科學霸周君柔對北大中文系“情有獨鐘”,并順利被錄取。“本來想報哲學,覺得自己會壓著線上北大,后來分數較高,中文系也可以報了。進入大學后也不準備放棄哲學,日后會考慮輔修。”周君柔告訴澎湃新聞。

周君柔的偶像是作家“八月長安”,曾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周君柔走上文科道路及選擇北大中文專業都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選文科首先是因為我文科成績還挺好,看過她的書后又受到影響,她小說中一些重要的人物都是選擇文科。當時也有老師勸過我,說我理科也挺好,但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周君柔稱。

對于未來,周君柔稱“沒有想過成為一名作家”。“不想用作家的身份框住自己,平時想寫點什么就寫點什么。相比于寫書 ,更愿意讀書,以后向往做學術,盡管現在社會上的種種學術亂象,還是愿意保留一份向往。”

張倩告訴澎湃新聞,就讀北大中文系是她從小堅持至今的夢想。“我爹倒是希望我去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但我不感興趣。”張倩稱。

在她看來,“中文系不能適應現在的熱門行業”是一種誤解。“即便是‘人工智能’也不能僅僅靠英語,也需要中文。但中文要比英語復雜的多,應用語言學人才對人工智能開發而言同樣緊缺。”張倩認為中文系畢業并非只能從事記者、文藝評論、老師等職業,該專業能夠適應各行各業。“中文專業能夠訓練我的思維、思辨能力,不管以后從事什么職業,都會有很大幫助。”

除此之外,張倩對歷史也頗感興趣。“我想學先秦文學,但文學不能脫離時代來單獨考察,因此打算進入大學后學習中文和歷史雙學位。”張倩說。

(實習生 程是頡 何葉 李惠穎 張雯 呂凡 彭小青 王通 吳婕 李子晨 古力米旦 對本文亦有貢獻)

往往比較感性、容易頭腦發熱,不夠理性。”張倩希望能夠接受通識教育,選修科學類的基礎課程,以此“培養一定的理性思維”。“本科應該以普及通識教育為主,培養全面發展的跨學科多樣化人才,這應該是本科教育的目標,研究生和博士生則偏向于學術研究。”

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專業受關注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共有來自全國高校的612個項目入選,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熱門專業方向在內的19個項目群涵蓋其中。相關專業也頗受考生關注,超過一半的受訪考生“會考慮及很想報考新工科專業”。

貴州理科考生燕鴻偉告訴澎湃新聞,他的目標專業方向是“計算機”,緣于自己從高一開始就對“電子科技”頗感興趣。據其介紹,自己曾拿下貴州省機器人工程競賽省級二等獎、貴州省首屆開源電子設計大賽高中組省級二等獎等獎項。

燕鴻偉的偶像是因病去世的科技工作者南仁東。“他有肺癌但十幾年以來在貴州山區進行科研,很喜歡這種精神,為國家奉獻一份力量,希望以后也成為這樣的人。”燕鴻偉稱。

調查中,33.33%的受訪考生表示對人工智能行業很感興趣,并計劃從事相關行業。

燕鴻偉表示,自己平時對“人工智能”關注較多,未來希望在這一領域有所發展。“現在的‘人工智能’有缺陷,很難像人類一樣真正擁有情感,我希望可以突破這個缺陷。”燕鴻偉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對競賽很感興趣,希望在大學里與優秀同學友好相處,多跟老師做做科研項目。

在劉夢看來,作為目前國家教育建設的一大重點,“新工科”熱是必然,因為社會需求大,好就業、工資高。“更加注重實用性的新工科也會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推高學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因為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云計算,抑或是傳統工科的升級,都不再是某一個專業就可以完成的。”

基于熱愛選擇文史學科

哲學、文學、歷史等純文學科也并未被學霸們過于冷落,超過4成的受調查考生傾向于報考相關專業。

來自廣西的文科學霸周君柔對北大中文系“情有獨鐘”,并順利被錄取。“本來想報哲學,覺得自己會壓著線上北大,后來分數較高,中文系也可以報了。進入大學后也不準備放棄哲學,日后會考慮輔修。”周君柔告訴澎湃新聞。

周君柔的偶像是作家“八月長安”,曾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周君柔走上文科道路及選擇北大中文專業都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選文科首先是因為我文科成績還挺好,看過她的書后又受到影響,她小說中一些重要的人物都是選擇文科。當時也有老師勸過我,說我理科也挺好,但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周君柔稱。

對于未來,周君柔稱“沒有想過成為一名作家”。“不想用作家的身份框住自己,平時想寫點什么就寫點什么。相比于寫書 ,更愿意讀書,以后向往做學術,盡管現在社會上的種種學術亂象,還是愿意保留一份向往。”

張倩告訴澎湃新聞,就讀北大中文系是她從小堅持至今的夢想。“我爹倒是希望我去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但我不感興趣。”張倩稱。

在她看來,“中文系不能適應現在的熱門行業”是一種誤解。“即便是‘人工智能’也不能僅僅靠英語,也需要中文。但中文要比英語復雜的多,應用語言學人才對人工智能開發而言同樣緊缺。”張倩認為中文系畢業并非只能從事記者、文藝評論、老師等職業,該專業能夠適應各行各業。“中文專業能夠訓練我的思維、思辨能力,不管以后從事什么職業,都會有很大幫助。”

除此之外,張倩對歷史也頗感興趣。“我想學先秦文學,但文學不能脫離時代來單獨考察,因此打算進入大學后學習中文和歷史雙學位。”張倩說。

(實習生 程是頡 何葉 李惠穎 張雯 呂凡 彭小青 王通 吳婕 李子晨 古力米旦 對本文亦有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