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发达国家已经全部进入老龄化时代,哪些举措值得中国借鉴?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場“無聲的革命”, 對人類生活所有方面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足以影響或改變人類的未來。 人口老齡化對所有國家的發展既是機會, 也是挑戰。 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老齡化時代, 發達國家走在最前列, 領跑了全球的老齡化進程。

文|原新, 經濟學博士, 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 南開大學經濟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一、發達國家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

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 發達國家領先完成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轉型,

人口年齡結構也隨之由年輕型向老年型轉變。

1、發達國家已經全部進入老齡化時代。 19世紀中葉歐洲產業革命即將結束時, 1864年法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突破10%, 成為全球最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 西歐、北歐國家緊隨其后相繼步入老齡化社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 人類社會進入相對和平時期, 壽命不斷延長, 在經歷了短暫的戰后“嬰兒潮”之后, 出生率和生育率水平開始快速下降, 到20世紀60-70年代, 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目前, 世界上老齡化水平最高的20個國家, 幾乎全部都是發達國家(表1), 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始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今天, 很多發展中國家, 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國家也相繼步入人口老齡化快車道。 人口老齡化正在改變世界發展的人口基礎, 并挑戰著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表1 2012年和2050年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前20個國家

資料來源:聯合國(2012年), 人口老齡化與發展報告’2012。

2、發達國家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深度老齡化。 在19世紀以前老年人口僅占全球總人口中很小部分, 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是如此。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起步于20世紀初期甚至更早, 1930-1940年間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 20世紀后半葉進入快速老齡化發展階段, 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人口老齡化水平快速升高, 遙遙領先世界平均水平(圖1)。 1950年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水平分別為0.94億和11.6%,

老年人口約占世界老年人口一半, 老齡化水平比世界平均值高3.5個百分點。 2015年, 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規模增加到2.99億, 擴大了2.2倍, 老齡化水平升至23.9%,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 此時的發達國家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已經達到最高值, 未來將以速度遞減的方式繼續增加。 到2050年, 發達國家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4.22億, 老齡化水平達到32.8%, 進入了高度老齡社會。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中方案預測, 本世紀后半葉, 發達國家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穩定期, 2100年老年人數量達4.42億, 老齡化程度達到34.6%。

圖1 發達國家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和老齡化水平

資料來源:聯合國(2015年), 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中方案預測結果)

發達國家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時, 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份額卻在持續下降, 1950年約占1/2, 2015年占到1/3, 2050年只有1/5, 2100年僅為1/7。

發達國家中, 第一, 歐洲是人口老齡化起步最早、進程最快、水平最高、整體性最強的地區, 2015年, 除個別國家外, 歐洲所有國家的老齡化水平均超過20%, 平均水平達到23.9%, 整體步入老齡社會。 2050年, 歐洲老齡化水平將升至34.2%的重度水平。 第二, 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日本, 2015年為33.1%, 世界唯一進入重度老齡社會的國家。 2050年, 將有日本、韓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意大利、波黑、新加坡等國超過40%, 超級人口老齡化國家的隊伍不斷壯大。 第三, 與此同時, 發達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目前已經停止增長, 達到峰值, 本世紀中葉比現在減少15%左右,

歐洲將縮減1/4, 日本將減少1/3, 直接危及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3、發達國家的人口高齡化趨勢將日益明顯。 在老齡化持續深化的同時, 發達國家的高齡化(即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趨勢日益凸顯。 發達國家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50年64歲提高到目前79歲, 本世紀中葉將升至83歲, 高齡化快速推進, 1950年發達國家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規模僅為809萬人, 高齡化水平僅0.99%;2015年, 高齡老人規模和高齡化水平分別增加到5910萬人和4.72%;2050年進一步增至 1.28億和9.93%。 100年間, 高齡老人增加了15倍。 高齡化程度提升10倍。 高齡老人中的失能、失智比例高, 自我料理能力減退, 生活的依賴性強, 是老年人群中真正需要家庭和社會照料的對象, 高齡化水平攀升勢必增大養老服務的壓力。

二、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主要舉措

歷史上,發達國家曾經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早的區域,目前又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未來,其老齡化趨勢將更加嚴峻。國際上對老齡化現象和問題的認識及其應經驗對多源自于發達國家。

1、轉變觀念,對老年生活的認識從安享晚年到鼓勵老年參與發展。對老年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對待老年人的行為。早期的養老概念是建立在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負擔認知的基礎上,把老年人作為被動接受各項服務的對象,把解決老年人的生存問題作為首要的和前提性的條件,提出要充實老年人的生活,讓他們在和平、健康和有保障的情況下,身心都充分、自由地安享晚年。當今社會則把老年人視為社會和家庭的財富,大多數的老年人是身體健康的自理者,是愿意為社會和家庭繼續做出奉獻的貢獻者,要強調和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和發展,為老年人提供繼續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2、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是保證老年生活的根本和基礎。發達國家早期的老年保障主要針對失能、殘障、身心障礙等人群,以社會救助為目標;目前養老保障已經擴大到全體老年人,以普惠制和保基本為目標。第一,建立健全養老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這是老年保障和養老服務的三大支柱,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每個公民的基本權益。西方社會最早的社會福利法律源于1883年德國俾斯麥政府頒布的《疾病保險法》,在隨后的半個世紀,英國、美國、瑞典、挪威、丹麥等先發的工業化國家相繼制定了家庭津貼、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國民健康、國民救濟、兒童福利、老年福利等法律;后發的工業化國家后來居上,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出臺年金、老年福利、老年保健、老年贍養等法規,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構成了發達國家社會福利法律體系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以來,長期照料保險和服務也進入了發達國家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的視野。

目前,發達國家養老保障體制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俾斯麥社會保險模式,以就業為基礎,與個人繳費相聯系,養老補貼與職業、收入掛鉤,現有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實行;二是貝弗里奇社會福利模式,國家向每個公民提供基本社會保障,保障資金來源于強制性繳費或者政府轉移支付,領取者獲得相同數額養老金,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各種補充養老計劃,以提高退休生活水平,以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三是個人積累市場模式,養老保險資金來源于雇主和雇員,政府不負擔任何費用,就業者本人實行自我保障、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屬于個人和家庭基本養老金,具有強制性,參保人的養老儲蓄享有政府稅收減免待遇,就業不足和養老儲蓄不足的人,可申領政府養老補貼,以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亞等國為代表。

3、緩解老化,鼓勵生育、吸納移民和延遲退休是緩解人口老齡化進程和程度的有效手段。第一,鼓勵生育。早在20世紀上半葉,西方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經歷普遍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并逐漸認識到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延長是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隨即開始想方設法提升生育率,以求在根本上改善人口年齡結構,增加勞動力資源,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但是這是慢功,需要數代人的時間才能見效。然而,現實情況是手段用盡,收效甚微,只有個別國家的生育率略有回升,靠提升生育率緩和老齡化的功效遙遙無期。第二,吸納移民是成本低廉且能在短期內優化人口年齡結構的捷徑。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主要接受商務型(business)、學習型(education)、技能型(skill)、技術型(technical)的“best”移民,既能通過招攬年輕人口改善本國人口年齡結構,還能選擇素質型人才,提升人口素質。成本低廉,因為移民的基礎教育、技術培訓、甚至大學教育都是在母國接受的,拿來即用。第三,延遲退休,并不影響人口的變動趨勢,只是人為的改變界定老年人的年齡界限,本質上是把部分低齡老年人轉變為現實的勞動力資源,延長個體生命周期中生產性時間段,縮短消費性時間段,增加了人力資源的供給,減輕了老年人口的壓力,體現“壽命更長,工作更長”的理念。當前,多數發達國家正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提高退休年齡。如日本年宣布每3年延長退休1年,到2016年升至65歲;美國提出在2002-2027年間,通過對不同出生隊列的人采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把退休年齡由65 歲延長到67 歲;法國計劃每年延遲退休4個月,到2018年實現62歲退休;德國計劃在2012-2029 年把退休年齡從65 歲升至67 歲;韓國計劃逐步從61歲延長到203365歲;瑞典法定退休年齡為67歲,是世界之最。目前的24個發達國家中,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占67%,67歲占17%,60歲占13%,55歲占3%。

4、居家養老,發揮家庭在養老中的重要作用依然是養老方式的主打。現代社會,盡管家庭的養老職能正在淡化,但贍養、照護老人仍然是家庭的一項重要職能。發達國家雖然有比較健全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但是多數發達國家依然普遍重視、積極鼓勵和全力支持居家養老。今天的發達國家,九成以上的老人仍然在居家養老。政府為鼓勵居家養老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政策和投資上扶持居家養老服務產業,減免進入居家養老服務市場企業的稅收、對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消費者給予財政補貼,實施家庭服務業促進計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在地服務”和社區服務,通過住房保障措施鼓勵子女同父母共同居住、多代同堂,發展社區照顧和志愿者服務,對居家老人進行住房適老化改造,提倡自主自助養老,“倒按揭”方式以房養老,等等,舉措五光十色。而對機構養老的發展,則要求既要適度,更要分類指導,針對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老齡社會30人論壇

老齡社會30人論壇由盤古智庫、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創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旨在匯聚各方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成為老齡社會領域的研究、交流和影響力平臺。

論壇成立于2018年4月,秘書處設在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

論壇致力于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高度,從趨勢、特征、文化變遷和公共政策等維度,結合數據和案例,組織老齡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齡化對社會結構、社會形態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響,形成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論壇將以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為載體,借助盤古智庫媒體矩陣,推動老齡社會領域的交流和傳播,擴大論壇影響力。

高齡化水平攀升勢必增大養老服務的壓力。

二、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主要舉措

歷史上,發達國家曾經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早的區域,目前又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未來,其老齡化趨勢將更加嚴峻。國際上對老齡化現象和問題的認識及其應經驗對多源自于發達國家。

1、轉變觀念,對老年生活的認識從安享晚年到鼓勵老年參與發展。對老年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對待老年人的行為。早期的養老概念是建立在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負擔認知的基礎上,把老年人作為被動接受各項服務的對象,把解決老年人的生存問題作為首要的和前提性的條件,提出要充實老年人的生活,讓他們在和平、健康和有保障的情況下,身心都充分、自由地安享晚年。當今社會則把老年人視為社會和家庭的財富,大多數的老年人是身體健康的自理者,是愿意為社會和家庭繼續做出奉獻的貢獻者,要強調和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和發展,為老年人提供繼續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2、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是保證老年生活的根本和基礎。發達國家早期的老年保障主要針對失能、殘障、身心障礙等人群,以社會救助為目標;目前養老保障已經擴大到全體老年人,以普惠制和保基本為目標。第一,建立健全養老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這是老年保障和養老服務的三大支柱,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每個公民的基本權益。西方社會最早的社會福利法律源于1883年德國俾斯麥政府頒布的《疾病保險法》,在隨后的半個世紀,英國、美國、瑞典、挪威、丹麥等先發的工業化國家相繼制定了家庭津貼、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國民健康、國民救濟、兒童福利、老年福利等法律;后發的工業化國家后來居上,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出臺年金、老年福利、老年保健、老年贍養等法規,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構成了發達國家社會福利法律體系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以來,長期照料保險和服務也進入了發達國家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的視野。

目前,發達國家養老保障體制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俾斯麥社會保險模式,以就業為基礎,與個人繳費相聯系,養老補貼與職業、收入掛鉤,現有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實行;二是貝弗里奇社會福利模式,國家向每個公民提供基本社會保障,保障資金來源于強制性繳費或者政府轉移支付,領取者獲得相同數額養老金,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各種補充養老計劃,以提高退休生活水平,以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三是個人積累市場模式,養老保險資金來源于雇主和雇員,政府不負擔任何費用,就業者本人實行自我保障、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屬于個人和家庭基本養老金,具有強制性,參保人的養老儲蓄享有政府稅收減免待遇,就業不足和養老儲蓄不足的人,可申領政府養老補貼,以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亞等國為代表。

3、緩解老化,鼓勵生育、吸納移民和延遲退休是緩解人口老齡化進程和程度的有效手段。第一,鼓勵生育。早在20世紀上半葉,西方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經歷普遍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并逐漸認識到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延長是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隨即開始想方設法提升生育率,以求在根本上改善人口年齡結構,增加勞動力資源,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但是這是慢功,需要數代人的時間才能見效。然而,現實情況是手段用盡,收效甚微,只有個別國家的生育率略有回升,靠提升生育率緩和老齡化的功效遙遙無期。第二,吸納移民是成本低廉且能在短期內優化人口年齡結構的捷徑。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主要接受商務型(business)、學習型(education)、技能型(skill)、技術型(technical)的“best”移民,既能通過招攬年輕人口改善本國人口年齡結構,還能選擇素質型人才,提升人口素質。成本低廉,因為移民的基礎教育、技術培訓、甚至大學教育都是在母國接受的,拿來即用。第三,延遲退休,并不影響人口的變動趨勢,只是人為的改變界定老年人的年齡界限,本質上是把部分低齡老年人轉變為現實的勞動力資源,延長個體生命周期中生產性時間段,縮短消費性時間段,增加了人力資源的供給,減輕了老年人口的壓力,體現“壽命更長,工作更長”的理念。當前,多數發達國家正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提高退休年齡。如日本年宣布每3年延長退休1年,到2016年升至65歲;美國提出在2002-2027年間,通過對不同出生隊列的人采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把退休年齡由65 歲延長到67 歲;法國計劃每年延遲退休4個月,到2018年實現62歲退休;德國計劃在2012-2029 年把退休年齡從65 歲升至67 歲;韓國計劃逐步從61歲延長到203365歲;瑞典法定退休年齡為67歲,是世界之最。目前的24個發達國家中,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占67%,67歲占17%,60歲占13%,55歲占3%。

4、居家養老,發揮家庭在養老中的重要作用依然是養老方式的主打。現代社會,盡管家庭的養老職能正在淡化,但贍養、照護老人仍然是家庭的一項重要職能。發達國家雖然有比較健全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但是多數發達國家依然普遍重視、積極鼓勵和全力支持居家養老。今天的發達國家,九成以上的老人仍然在居家養老。政府為鼓勵居家養老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政策和投資上扶持居家養老服務產業,減免進入居家養老服務市場企業的稅收、對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消費者給予財政補貼,實施家庭服務業促進計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在地服務”和社區服務,通過住房保障措施鼓勵子女同父母共同居住、多代同堂,發展社區照顧和志愿者服務,對居家老人進行住房適老化改造,提倡自主自助養老,“倒按揭”方式以房養老,等等,舉措五光十色。而對機構養老的發展,則要求既要適度,更要分類指導,針對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老齡社會30人論壇

老齡社會30人論壇由盤古智庫、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創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旨在匯聚各方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成為老齡社會領域的研究、交流和影響力平臺。

論壇成立于2018年4月,秘書處設在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

論壇致力于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高度,從趨勢、特征、文化變遷和公共政策等維度,結合數據和案例,組織老齡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齡化對社會結構、社會形態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響,形成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論壇將以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為載體,借助盤古智庫媒體矩陣,推動老齡社會領域的交流和傳播,擴大論壇影響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