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弄潮儿:筒子楼往事,上世纪中国城镇居民真实居住环境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一個時代的影像》專題, 通過攝影師的鏡頭, 管窺曾經的中國社會風貌。 40年滄桑, 如今許多景物只能從照片中回憶, 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城鄉景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攝影:呂光偉 編輯:陳若冰

從八十年代走過來的城鎮居民一定對“筒子樓”不陌生, 曾有無數人在這樣的筒子樓里出生、長大到結婚。 一棟樓里, 可能上班是面對面的同事, 下班是門對門的鄰居;一到吃飯時間, 樓道里就油鹽飛濺、人聲鼎沸;鄰居間家長里短、夾雜著嬉笑怒罵, 這樣的場景和生活方式都成了一代人永遠的記憶。

筒子樓, 即走廊式板樓, 一條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單間。 因為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 狀如筒子, 故名“筒子樓”。 筒子樓多建于1950-90年代, 最初是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樓或單身宿舍, 后來變成許多已婚家庭一家老小合住的居民樓, 筒子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企事業單位住房分配制度緊張的產物。

筒子樓往往年代久遠, 飽經歲月滄桑, 外觀和內部設施非常破舊。 圖片是位于河南洛陽市一家單位的筒子樓, 樓門口貼著房產科的告示, 上面說房間里的吊扇由于使用多年老化, 已經接連掉下來5個, 提醒房間內住戶注意。

筒子樓的設計初衷是造價低廉, 相同面積里能容納更多的人, 主要用作辦公樓或單身宿舍,

建筑一般為3-6層, 中間或兩端設有樓梯, 沒有電梯, 橫截面為狹長的條形。 樓內的房間緊密排列在樓道兩邊, 一般為20平方米以下的一居室結構, 沒有獨立的廁所、浴室、盥洗室或廚房。

因此, 筒子樓改成居民樓后, 樓道就成了住戶紛紛擠占的公共用地, 不少家庭直接把廚具灶具安置在走廊內, 從最初的蜂窩煤爐灶, 到后來出現的液化罐爐灶。 每到飯點, 噼里啪啦的熗鍋聲此起彼伏, 油煙混合著菜香彌漫整個樓內, 走廊的墻壁也被漸漸染成煙黑色, 樓道里本來就只有幾盞不亮的微弱燈泡, 時間一久, 也變得越來越灰暗。

有些筒子樓是單獨辟出一間房作為公共廚房, 遇到飯點扎堆時刻, 幾家還要排個隊輪著做飯。

有些講究一點的筒子樓, 爐灶是統一采購的液化氣爐, 常用的廚具灶具可以鎖在柜子里, 不用擔心被盜丟失。

筒子樓內的水房, 衛生間都是公共的, 每天從早到晚, 交替進行著鍋碗瓢盆交響曲。 樓內的住戶, 幾乎家家都要備一個水缸水桶之類的盛水容器, 那年頭停水停電也是常有的事情。

筒子樓內設施老化, 住戶最煩心的事情是水房和衛生間的下水常常堵塞, 里面污水橫流, 每次進出都是一趟心驚膽顫之旅。 有時候, 污水還會漫出流到住戶家里, 從樓上淌到樓下, 讓居民們叫苦不迭。 倘若遇到衛生間堵塞, 那味道和感覺更是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成為深深烙在筒子樓住戶心中的陰影。

樓道內堆放著居民各種各樣的雜物,

擠占著本來就不寬暢的公共空間。

推車出門, 好比走在春運時的列車硬座車廂, 需要不停地左移右挪、時時提防腳下, 才能避免磕磕碰碰。

住在筒子樓里的人, 很難有隱私可言, 一間間房直對著樓道, 一開門房間里就一攬無余, 為此不少家庭只好裝個門簾, 門簾的上的繡花圖案和干凈程度, 也體現了主人一家對生活的態度。 筒子樓也不隔音, 房間里稍微大點的聲響, 鄰居便能聽一清二楚, 但凡遇到男歡女愛、爭吵打架, 便會成為筒子樓里居民一段時間的八卦話題。

八十年代初社會上還沒有“商品房”這個概念, 也沒有房地產開發這檔子事。 改革開放以前, 我國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 當時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停留在等、靠、要,

等國家建房, 靠組織分房, 要單位給房。 絕大部分城鎮居民的住房是租憑單位或房屋管理部門的房子, 僅少數居民擁有自己的房子。 人口多、住房面積小、三代同居一室是當時住房條件的真實寫照。

有限的住房條件, 因此筒子樓的一間房就被賦予了多種職能, 它身兼臥室、客廳、廚房和餐廳于一體, 一家人的幾乎所有的活動, 都在這方寸之地解決。

一張鋪上報紙的板凳就成了飯桌, 不過, 還得有一個人只能端著飯碗坐在床頭吃。

許多孩子就是這樣看著電視上的動畫片, 走過了童年, 慢慢長大。

有的父母會在有限的空間里, 給孩子打造一個簡易練功場地。

一家三口在房間內合影, 孩子長大了, 只能在父母床前再支個小床。

筒子樓里居住條件盡管艱苦,擁擠不堪,但也充滿了快樂。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們,一棟樓如果有幾個孩子,那簡直要炸翻天,他們經常串東家走西家,誰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去誰家,叫都叫不回。

鄰里之間也會相互串門,沒事家長里短的閑話一會。遇到誰家有事需要幫忙,真的是遠親不如近鄰,那種同甘共苦、互相幫助的精神,每個住過筒子樓的人,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樓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誰家做點什么好吃的,經常會給鄰居家分享。筒子樓的環境談不上美好,卻有著一股濃濃的市井氣息。90年代末,“福利分房”時代宣告終結,中國房改進入實質性階段的一年,中國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進入到21世紀,隨著商品房的不斷發展,中國房地產產業的不斷完善,住房面積和環境也大大改善。

但城市高企的房價讓絕大多數消費者喘不過氣來,不少家庭傾其所有都未必能在城市里置業安家,背上十數年乃至二十幾年房貸的家庭更是數不勝數。家庭巨大的的經濟壓力、城市冰冷的鋼筋水泥、獨門獨戶帶來的人際關系冷漠,也使得不少人雖然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幸福感卻沒有相應提高。

作者簡介:

呂光偉,1964年生,河南洛陽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2003年,作品《筒子樓》入選《中國人本》大型記實攝影展,并被廣東美術館收藏。

只能在父母床前再支個小床。

筒子樓里居住條件盡管艱苦,擁擠不堪,但也充滿了快樂。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們,一棟樓如果有幾個孩子,那簡直要炸翻天,他們經常串東家走西家,誰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去誰家,叫都叫不回。

鄰里之間也會相互串門,沒事家長里短的閑話一會。遇到誰家有事需要幫忙,真的是遠親不如近鄰,那種同甘共苦、互相幫助的精神,每個住過筒子樓的人,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樓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誰家做點什么好吃的,經常會給鄰居家分享。筒子樓的環境談不上美好,卻有著一股濃濃的市井氣息。90年代末,“福利分房”時代宣告終結,中國房改進入實質性階段的一年,中國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進入到21世紀,隨著商品房的不斷發展,中國房地產產業的不斷完善,住房面積和環境也大大改善。

但城市高企的房價讓絕大多數消費者喘不過氣來,不少家庭傾其所有都未必能在城市里置業安家,背上十數年乃至二十幾年房貸的家庭更是數不勝數。家庭巨大的的經濟壓力、城市冰冷的鋼筋水泥、獨門獨戶帶來的人際關系冷漠,也使得不少人雖然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幸福感卻沒有相應提高。

作者簡介:

呂光偉,1964年生,河南洛陽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2003年,作品《筒子樓》入選《中國人本》大型記實攝影展,并被廣東美術館收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